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根光纤的“自述”

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慧慧 贾 泓  王玉莹 才贡加

“我是一根玻璃丝,人们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实现了光信号在我体内的传输,为此大家给我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光导纤维,简称光纤。贴上‘青海造’的标签后,我将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10月18日,走进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车间,看着一卷又一卷成品光纤,记者仿若听到了一根根光纤的“自述”。

图片
“冰”与“火”的碰撞。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陆广涛 摄

作为西部首屈一指的集光纤预制棒和光纤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已是青海中利入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的第9个年头。时过境迁,具体有多少根光纤从这里开始了自己的“闪光”之旅,企业党支部书记、人力资源行政部经理王清明早已记不清。但说起生产每根光纤背后的力量和企业发展的故事,王清明最常提及的便是“营商环境”。

图片
检查光纤预制棒。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陆广涛 摄

“无论是经济运行良好时,还是在行业陷入周期性低谷时,省、市、开发区、园区各部门对我们的关注程度和支持力度只增不减,时刻体现着‘金牌店小二’的服务。这么多年,市场环境在变化,但不变的是优质营商环境和良好服务态度带给我们的暖心与信心。”王清明说。

园区相关负责人主动带领金融机构到企业调研对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企业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和优惠政策,目前一部分惠企项目扶持资金已到账;搭建人才引进和招聘平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王清明一一列举。

图片
光纤盘。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陆广涛 摄

这其中最让王清明感动的,是今年8月底125名员工的“集体搬家”。

青海中利入驻东川工业园区时间相对较早,以前,工作人员的宿舍楼是从废旧厂区改造而来的,楼体本身时间已久,配套设施也已老旧。

今年,得益于园区在创业园C区实施的基础设施更新改造提升项目陆续建成,针对人才公寓的合理使用方面,园区经过综合考量,优先考虑了急需改善住宿环境且人员相对较多的企业,并在相关费用方面给予优惠。

图片
崭新的宿舍楼。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陆广涛 摄

“当时听到有这个机会的时候,我们很快做了决定,租用两层,共70间公寓,满足有住宿需求的员工。”王清明粗略算了一笔经济账,员工搬入装修一新的公寓后,企业预计一年可节省水、电、气等费用4000余元。

不仅经济实用,园区在改造过程中也尽可能考虑周全。园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对创业园C区进行改造时,在保障水、电、气、暖等需求的基础上,配套建有公寓、食堂、篮球场、充电桩等设施,努力为入驻企业和员工营造舒心、放心的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

图片
透明的光纤预制棒。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陆广涛 摄

大家一起搬进崭新的宿舍,工作热情也日渐高涨。“配套齐全,住在这里,有了家的感觉。”入驻两个月后,员工李沛林的寥寥几语,道出了良好住宿条件带来的归属感。王清明动情地说:“这要感谢园区在任何时候都想企业所想,解企业所难,为大伙儿办了一件实事。”

有了这份归属感,职工安心工作,各条生产线井然有序、愈加稳定。

从芯棒沉积、芯棒烧结到外包沉积、外包烧结,再到光纤拉丝、筛选和检测……靶棒生长成为光纤预制棒,再“瘦身”为细如毫发的光纤,全流程生产线的“考验”和“打磨”,所见之处,尽是“冰”与“火”的碰撞。

“生产光纤的过程就像是做‘拉丝糖’。”企业研发部经理吕华珍这样比喻,随着电梯门缓缓开启,拉丝车间的灼灼热浪扑面而来。只见透明的光纤预制棒悬于拉丝塔顶端,经过高温炙烤均匀融化,最终流泻成“丝”。当火光穿过透明的预制棒,在那份晃眼的明亮中,也映照出青海中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冰火”碰撞。

何出此言?

2013年、2015年,青海中利启动两期年产400吨光纤预制棒及1300万芯公里光纤制造项目,项目建设周期短、投产快,备受业界关注。然而,2017年10月启动的三期年产600吨光纤预制棒智能制造项目却颇为坎坷。

“历时7年,‘插曲’不断。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变化,设备进口遭遇困难;建设期间又遇疫情……但园区一直在帮助我们推进项目建设,竭尽所能协调解决困难,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王清明对过往历历在目,可喜的是,三期项目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有望明年投产。

未来可期!

正如光纤拉丝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牵引力,一路走来,服务优、人心齐给了青海中利在困境中谋发展的信心与力量。

“如今,我们还有了‘创新工作室’。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有了抓生产、促创新的阵地。”吕华珍说,园区为我们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大家更要拧成一股绳,确保每一根光纤都能达到既定规格和质量标准,坚持不懈加强自主创新与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编辑:乔明周;

稿件来源:青海观察客户端 声明:以上内容除注明来源稿件外,均为青海日报原创稿件,版权为青海日报所属媒体平台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