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坚守传承,上海文艺戏剧“74级”代表昨晚聚首

昨晚,上海文艺戏剧“74级”的代表人物——沪剧名家茅善玉,越剧名家赵志刚、许杰,淮剧名家施燕萍,评弹名家秦建国、倪迎春,影视演员吴玉芳,主持人陈燕华、张民权等亮相兰心大剧院,在解放日报第81届文化讲坛上回忆50年艺术生涯的酸甜苦辣,探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

讲坛上,艺术家们深情回忆了当年的学艺生涯。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张民权说:“学馆是我的艺术梦开始的地方,五十年不曾忘记。当时的歌剧班要先学京剧,我们就跟京剧院的老师练毯子功、翻跟斗,大家都非常认真。这种对艺术的执着,让我们在之后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受益匪浅。”

五十年前的1974年,上海沪剧、越剧、淮剧、歌(舞)剧、儿艺、评弹、木偶等7个文艺院团陆续招生,共开办了8个学馆。这些剧团的前辈大家、业务骨干深入上海各区及远郊乡村,层层选拔,从成千上万名中小学生中遴选出300余人,录取为学馆学员。

从学馆毕业的“74级”学员,经历了几十年来文艺发展的风风雨雨。茅善玉回忆:“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大潮的兴起和改革大潮的袭来,戏剧界进入了一个艰难的时期,演出逐渐减少,收入也随之减少。我们就组织大家到苏州、吴江等地巡演。”好在“每个行当总有几个‘死心眼’”,秦建国接着介绍,“坚守下来的人,就是可贵的种子。‘74级’评弹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坚持了下来,他们还培养了许多学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图片

至今,“74级”仍然在艺术的道路上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许杰退休之后便投身戏剧进校园项目,常常到小学、幼儿园教学。他说:“11岁进学馆,我也是这样跟着老师,慢慢成为越剧演员。越剧需要接班人,我退休了,正好还有时间做这份工作。”赵志刚也策划了“黄金50——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赵志刚从艺50周年系列活动”,计划将自己演过的戏传承给年轻演员,其中还包括新创作的全明星版“星·杂剧”《伪装者》,该剧将于下个月在东方艺术中心首演,融合10个传统戏曲剧种,7位“梅花奖”获得者参与演出。他表示:“前辈一直在创新,我们也没有理由保守。当年越剧就是流行文化,现在我们也应该让戏曲创新突破,再流行起来。”

图片

谈到艺术传承,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张军也透露了一个好消息:时隔十年后,今年上海市戏曲学校的淮剧专业开始招生,明年沪剧专业与越剧专业也有望开始招生。

图片

活动末尾,上海文艺戏剧“74级”代表一起上台,用诗朗诵表达心声:“人民需要文艺,文艺为了人民。五十年初心不改,我们仍在路上。祝愿未来,一路繁花,姹紫嫣红开遍!”(新民晚报记者 吴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