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货币经济学的预测与实践领域中本聪值得高度尊敬

图片

PANews 11月2日消息,据数字法币研究社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在《货币论》撰写的自序中表示,如果中央银行可以无底线,货币发行可以无上限,那么货币很可能被其他一般等价物所取代——比如当前市值震荡上行的数字资产和稳定币。真的会这样吗?作为长期在中央银行从事研究工作的我,直觉上浮现的想法是,主要发达经济体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从中央银行家手中挽救中央银行”。尽管这一思路绝非当前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因为我认为 CBDC 毫无改变货币增量的制度含义,但是,是否存在一种既能克服各类数字资产的冲击,又能实现稳定币效应,还能保持主权货币存在性(解决欧元的货币统一但财政分散问题)的数字货币?

特定资产(比如数字资产)的日益昂贵,使得其也走向自己的反面,缺乏作为一般等价物所必须具备的流动性(即被收藏,而非流通,这是贵金属退出货币的宿命)。

在货币经济学的预测与实践领域,值得高度尊敬的有两个人——刚刚去世的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Mundell)和至今不知为何方神圣的中本聪。前者一生坚持汇兑是冗余的交易成本观念,经历了单一货币区理论在欧元区的实践,但没有也很难实现美元化(dollarization)的乌托邦。后者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比特币(bitcoin)演变为极其昂贵的数字资产,当前,全世界每年为挖掘最后200 万个币所耗费的能源足够上亿人使用一年以上。按照边际成本定价法,比特币越接近资产则距离广泛流通的货币越遥远。那么,数字时代的世界货币(或世界货币体系)可能会长成什么样?

当前,数字资产正在走金本位的老路,稳定币构想也无非是“软版本”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的现实提法,我们的想法也并不见得比 1945 年的怀特计划更高明。仅仅因为在数字时代,陈年老酒贴上了新标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