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家二宝降生了,在哺育他的时候时常回忆起大宝初生时母乳喂养的懵懂经历,那个时候真是走了很多弯路。
为了避免很多新妈妈们重蹈覆辙,今天跟大家分享「产后开奶」这一重要知识点。
不是说 “肌肤接触,尽早开奶”吗?
6年前大宝呱呱坠地,家里瞬间成了“下奶热线”的现场直播,亲朋好友、医护团队到各路通乳大师轮番上阵,问得最多的就是:“奶来了没?”婆婆妈妈还亲自上阵,挤一挤确认“战果”,没看到奶,就断言“还没下奶”。
于是大宝每2-3小时就得靠奶粉续命。可是我自己心里忍不住犯嘀咕:咱们教材上不是说要“肌肤接触,尽早开奶”吗?古时候没奶粉,那小娃娃头几天是咋活下来的?
我只好一边查阅母乳喂养的资料,一边在奶瓶前不断尝试亲喂。奈何我乳头内陷,大宝难以衔乳,饿得吱哇乱叫,根本不愿意尝试,而奶瓶“吨”饱了之后就呼呼大睡,拓展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后的第2-3天开始,我的胸越来越胀痛,像俩小热气球,血管清晰可见,硬邦邦,一碰就疼,上手挤还是没奶来,亲戚们还是那句“没下奶”,有些还加上一句“堵奶”了。
我内心OS:瞧你们这话说的,不自相矛盾吗?这满满的涨感,不是奶是啥?
至于“下奶”的真相,在翻阅了无数宝典后,我这才恍然大悟:“下奶”不过是大家伙儿对乳汁分泌的一个温馨昵称,其实奶早就在那儿候着了,它静静地蓄积,在每一次宝宝尝试与妈妈坚持的亲密接触中,蓄势待发,只待那一刻的喷薄而出。
为什么说,奶早就在那候着了?
在目前母乳喂养相关的书籍中,人为地将泌乳分为了5个阶段(实际上没有明确界限):泌乳准备期、泌乳I期、泌乳II期、泌乳III期、复旧期。
1. 泌乳I期
早在孕16周开始,乳腺细胞已经具备了合成乳汁的能力,但孕期高水平的孕激素抑制了泌乳素的作用,所以乳汁量很少,大部分宝妈们并不知道,仅有少数会发现乳头上有少许液体或是液体干燥后的结痂,这就是泌乳I期了。
泌乳I期持续到产后1~2天,此时泌乳量不大,乳房也不充盈,所以很多宝妈依旧没有察觉。这也是为什么前两天难以挤出奶,挤不出奶不代表就没有奶。
那这么一点点奶,宝宝够吃吗?不饿吗?
其实是够吃的,这时候宝宝们的胃也很小,少少的奶正好适应于小小的胃。
(宝宝出生后1天、3天、1周和1个月的胃容量)
2. 泌乳II期
产后随着胎盘的娩出触发了泌乳II期,胎盘娩出后,孕激素水平大幅度下降,泌乳素大量释放并且持续高水平,乳汁就从少到多了,这时分泌的是脂肪含量比较高颜色偏黄的“黄金初乳”。
大部分专家认为这一时期是在分娩后的36-96小时,但12~128小时都有可能。
妈妈们会有涨满感,如果此时新生儿宝宝在乳房上吸吮吞咽,妈妈找到了舒适的哺乳方式,良好的母乳亲喂关系自此开始了。这个时期是民间所谓的“下奶”,能清晰的用肉眼看到乳汁大量分泌。
而我们家大宝那会儿不愿意亲喂,乳汁没有办法充分移出,于是我的涨满疼痛感非常明显,其实是早有奶却不自知。
3. 泌乳III期
从产后10~14天开始(亦有认为开始于产后5~9天),持续整个哺乳期,就是泌乳III期,母乳的分泌量逐渐适应宝宝的需求,即吸得多产得多,分泌量渐渐稳定下来了,分泌的是乳白色的成熟乳。
不同母亲之间的泌乳量差异非常大,研究表明,产后1~6个月母乳分泌量为453~1397ml不等。
简而言之,自孕中期起,乳汁便悄然蕴藏于乳房之内,静待时机。分娩之后,随着宝贝的温柔吸吮,乳汁如泉涌般自然流出,并逐渐增多,精准地迎合了宝宝日益增长的需求。
怎么实现“肌肤接触,尽早开奶”?
这就要提到“寻乳反射”这个伟大的婴儿“出厂”自带技能了。
宝宝诞生之初,只要生命体征平稳,就应该立即与妈妈进行肌肤接触。将宝宝放到妈妈裸露的胸口,他们会以最自然的方式——爬行,去寻找生命的源泉——乳头。
当他们找到了乳头,会本能地长大嘴巴,深深地包裹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从而顺利开启母乳亲喂之旅。
那宝宝们是怎么精准定位到妈妈的乳头呢?
1. 用眼睛看(视觉探索)
新生宝宝的视力处于发育初期,最佳视距约20-35cm,这恰好是妈妈哺乳时与宝宝的距离,而在色彩的感知方面他们对于黑白两色更为敏锐,孕期妈妈们受激素水平影响乳头乳晕颜色加深,跟周围皮肤形成对比,成为了宝宝们的“导航标”,指引他们一步步靠近。
2. 用鼻子闻(嗅觉定位)
妈妈乳晕上的蒙哥马利腺体会分泌液体,散发出气味来吸引宝宝寻找乳头,这股特殊的“香味”对宝宝而言就是食物的信号,引导他们向着乳头迈进。
3. 用脚来挪(踏步反射)
新生儿宝宝在双脚接触物体时,会产生一种本能的踏步动作,一连串的步伐交替运动让他们可以蹬着妈妈的肚子,逐渐靠近乳房。
4. 张嘴去含(觅食反射)
当宝宝的脸颊和下巴被触碰时,他们会张大嘴巴、左右转头去寻找并试图含住那个触碰的来源。
在妈妈肚子上挪动身体找奶的过程中,宝宝的脸颊和下巴会触碰到妈妈的身体,接近乳房后,就会触碰到乳头这个目标了,然后宝宝就自然而然地张大嘴巴去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