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历史故事的舞台再现:《人间正道是沧桑》济南演出背后的故事

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制作出品,东艺制造·红色巡演季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于10月29日在千呼万唤中赴泉城济南山东省会大剧院演出,王劲松、杨彦、于东江等一众实力派演员与南京市话剧团携手,共同呈现了一场超过3个小时的戏剧演出,作品以其深刻的主题、精湛的表演和宏大的舞台呈现,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高度赞誉。王劲松、杨彦、于东江也接受了新黄河记者的专访,讲述他们此次赴济演出的感受。

图片

在豆瓣网,电视剧版的《人间正道是沧桑》常年稳定在9.2分的高分。2021年,原著作家江奇涛独家授权,国家一级编剧姚远执笔编剧,著名导演胡宗琪任总导演的话剧版《人间正道是沧桑》首演后备受好评。这次改编,把40多集的电视剧浓缩成3个多小时的话剧,不仅成功地将一部备受瞩目的现象级电视剧转化为舞台剧形式,也在舞台上为观众重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从北伐革命到南昌起义,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将广州起义、南昌起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井冈山反“围剿”、万里长征、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皖南事变、重庆谈判以及三大战役、湖南和平解放等多个革命与战争场景通过人物的命运串联起来。

图片王劲松饰演瞿恩

凭借360度无死角的精湛演技,近年来王劲松赢得了越来越多关注与喝彩。王劲松以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主演的身份参与全国巡演,登上了暌违已久的话剧舞台。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其实他原本就是南京市话剧团的一名话剧演员。在上半场尾声,由王劲松饰演的共产党员瞿恩英勇就义,象征革命英雄鲜血的红色光芒浸染了舞台,面对此情此景,不少观众流下泪水。剧中还有不少直戳泪点的片段,比如瞿恩的妻子与寄养在杨家的儿子费明见面,虽然台词只有寥寥数句,却字字动情;还有杨立青与昔日老班长范希亮重聚冰释前嫌,杨立青在延安与瞿霞重逢等场景都令人动容。

图片王劲松

对于重返话剧舞台,王劲松直言:“没有什么不习惯的。电视剧也好话剧也好,在表演上是不能区分开的。这两种艺术根源相同,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能演好电视剧,就也可以演好话剧。话剧和电视剧之所以会给人不同的观感:电视剧允许人们反复观看,它和观众之间的交流是间接的,观众作为收看者,和表演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我们把40多集的电视剧浓缩成3个多小时的话剧,其最大魅力恰恰在于缩短了这种距离,剧场在其中作为一种载体,给了演员和观众更直接的沟通维度。”

图片(右二)杨彦饰演杨立仁

图片杨彦

此次演出,剧中杨家长子、国民党军官杨立仁一角由南京市话剧团副团长杨彦饰演。提起此次赴济演出,杨彦十分兴奋,他表示:“4年来,我们从一开始一点点建立跟角色的关系,到走遍了全国几十座城市巡演,见到那么多的观众反馈,其实我们自身与这个剧和剧中饰演的演员,已经产生了深深的根脉一般的联系。这次来到济南演出是今年的首站,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激动,面对舞台和这部作品,我们依然保有那份初心。”

杨彦还表示此次济南之行,让他回忆起小时候语文课本中的一篇篇文章:“我是江苏人,其实离济南、离山东非常近。小时候就在语文课本上学过《趵突泉》《济南的冬天》,昨天下火车的时间比较早,天气有一丝凉意,我们同行人的第一句话就是感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我们还专门去了老舍先生的纪念馆‘追星’,感受济南的文学艺术气息。”

图片(左一)于东江饰演董建昌

于东江是南京市话剧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他祖籍是山东烟台。于东江激动地回忆,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回”山东演出,早在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举办期间,他担任男一号的话剧《枫树林》就是在齐鲁大地上摘得中国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

图片于东江

尽管已经退休多年,他还是应南京市话剧团的要求参与话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演出,饰演国民革命的元老级人物、深谋远虑的董建昌。提起此次演出,他笑着表示:“我年纪大了,记忆力下降,因为角色有大量的对白,我整天就是沉浸在背词的状态中,脑子时时刻刻就是在背词,只要一有空,眼前就会跳出人物的台词,早上眼睛一睁,就把全剧的词儿背一遍,晚上睡觉前再来一遍。散步的时候也在背台词,尽管压力很大,还是希望能以最好的状态呈现这个作品。”

摄影:王锋 记者:邢媛 编辑:邢媛 校对: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