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里的科学丨跨湖桥遗址:浙江人征服海洋,从一条独木舟启航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图片

深蓝的海洋,阻隔了通途,涌动着神秘和未知,古人们运用舟楫之利,迈向更广袤的世界。一叶扁舟,承载着希望与梦想。

8000年前,跨湖桥人挥动石斧,砍倒一棵马尾松,经过火烧、砍削,刳木成舟,劈波斩浪。独木舟载着智慧的古人,泛舟江河湖泊。他们,成为海洋拓荒的“弄潮儿”。

一条独木舟,包含着古人出海的美好愿景和行动力,也埋下了浙江海洋文化的基因。此后,海上丝绸之路兴起,宁波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三大主要港口之一,如今的宁波港更是货物总吞吐量世界第一的大港。

浙江人征服海洋的故事,或许就从这条独木舟开始。

图片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内,独木舟住进了玻璃房

6.5米深的湘湖水底

一次跨越8000年的相遇

作为2001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杭州市萧山区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以8000年历史成为浙江省内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遗存之一。2002年11月,又因一条独木舟的发现,跨湖桥遗址的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华第一舟”和造船作坊现世,引起世界考古界的轰动。2004年12月,“跨湖桥文化”被命名,把浙江的史前文化往前推了一千年。

从遗址发现的那天开始,跨湖桥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就是重要议题。

为一条独木舟建一座博物馆,可以作为对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的总结——2009年秋,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2020年9月,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完成基本陈列提升改造并重新对外开放。

8000年的秘密,都藏于这座博物馆之中。

初秋时节,湘湖秋意渐浓,工作日的公园更显静谧。进入跨湖桥遗址公园核心区,形似独木舟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犹如一艘古朴小船,静静航行在青山绿水之间。

“跨湖桥的先民懂得进行水稻种植和加工了吗?居住在山水之间的他们,如何捕获野生动物?又掌握了哪些烹饪方法?”博物馆讲解员王鑫带着记者寻找答案。

一张富有韧性的桑木边材制作的弓,表面涂上生漆,出土时外表呈现红色,弓柎完整,可与遗址出士的石、骨、木质矢镞配合使用。勇猛的跨湖桥先民,曾张臂挽弓,用它狩猎捕食。一只外底有一些烟火痕迹的绳纹小陶釜,出土时,器内盛有一捆植物茎枝,这是中国最早的“草药罐”,先民或曾用它煎过汤药。

从大厅拾级而下,跨湖桥遗址原址保护展示厅里,“中华第一舟”就在最初停泊的地方安放。王鑫提醒记者,独木舟的顶上就是悠悠湘湖之水,垂直距离6.5米。

图片

跨越8000而来的独木舟

一条刳木而成的独木舟

开启乘风破浪的探险

其貌不扬的独木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用一句话总结,是古人头脑风暴后的科技创新。

8000年前,跨湖桥先民刳木为舟,创造性地用上了火焦法,将一棵马尾松加工成了独木舟。它的船体不大,现存残长5.6米,最宽处也只有52厘米。

王鑫说,不少看到它的参观者会忍不住发问——如此单薄窄小的独木舟,能否挡得住江海风浪?

独木舟被发现时,并非孤零地废弃或沉没于此,而是有垫石、横木支放,两侧由木桩固定在原地,船体周边还发现刚刚剖开的木材、刳挖独木舟的锛柄以及石锛残件,地面有火烧面痕迹和木屑残存,应该是一个与独木舟有关的木作加工现场。在离独木舟几米远的地方,还发现了一块席状编织物,纹理精细、编织工整。

眼前的场景,足以勾起无限想象:聪慧的跨湖桥先民,将独木舟连接拼成边架艇,让海上航行变得更加安全;他们还用上了编织的风帆、木作的船桨,借助风力和体力,驾驭舟船,划向远方。

从2002年独木舟出土后,20多年时间,对它的研究、保护就未停止。如今,独木舟已“住”进恒温恒湿的玻璃房。王鑫着重介绍了它的“新家”,选用了低反光、高通透性、抗弯等优点的低反射玻璃,一切仿佛亲近得触手可及。而玻璃房内,还架有多台设备,确保湿度控制在75%左右,温度约23℃,让这位“长者”得以“延年益寿”。

从跨湖桥先民到当下,人类就是通过智慧与科技,一步步从历史深处走来,又走向更遥远的未来。

图片

讲解员为记者介绍跨湖桥遗址相关情况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

八千年潮起潮落中的科技力量

浙江文化富有创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现在历史的源头。浙江先民以不同凡响的作为,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创造和进步的印记。

一条独木舟,曾载着跨湖桥人劈波斩浪,成为河口平原拓荒的“弄潮儿”、海洋文明的开拓者。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馆长吴健,做客本期“浙江文化里的科学”,谈一谈8000年潮起潮落。

问:跨湖桥文化对浙江史前文化研究有何意义?

答:跨湖桥文化是距今8300年到7200年前,以钱塘江和杭州湾为中心分布区,以上游山地为依托,向河谷平原拓展,面向海洋的考古学文化,在浙江分布广泛。

跨湖桥文化的命名,把浙江的史前文化由河姆渡往前推了一千年,打通了钱塘江流域各个史前遗址的文化联系,也符合人类总体发展规律——由山地洞穴往河谷平原发展。

如今,沿钱塘江水系上溯,在钱塘江上游的金衢地区,很多与跨湖桥有关的遗址都被发现了。尤其2004年“跨湖桥文化”命名以来,经过20年考古发掘,相关遗址遍及杭州、绍兴、金华、衢州、台州、宁波等6个地市,目前发现跨湖桥文化分布遗址共有16处。

问:“中华第一舟”有何科技含量?

答:这条独木舟被发现于2002年,经过碳十四年代测定,确认它距今约8000年,对于人类的文明史、世界的造船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比于筏或简单的漂浮工具,由整棵树木刳刨而成的独木舟是技术的进步,通过挖空后具有更大浮力,再加上水密性,更便于运输物品。

“刳木为舟”这一成语,客观反映了跨湖桥先民制作独木舟的基本情况。

首先要选择一根合适的大树砍下,在不需要刳挖的部分涂上湿泥,用火烧烤未涂湿泥的部分,以此来让树干变得疏松,然后用石斧或石锛刳凿出一个长槽。独木舟遗迹发现的石锛以及舟身多处焦炭痕迹,就是“刳木为舟”和“火焦法”并用的证据。而被砍下的大树也物尽其用,剩下的木料被做成了桨。

值得一提的是,跨湖桥人不仅会造舟,还会修补。

此前在独木舟底部发现了一个直径约20厘米的孔洞,被一块砍削好的木块用胶黏剂补上。通过科技检测得出结论,使用的胶黏剂就是一种天然大漆——中国漆。

可以合理推断,跨湖桥人把大漆涂在弓的表面,也用来修补损坏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偶然的发现,让他们成为世界上最早掌握和使用漆器的第一拨人。

图片

实验考古复原舟

问:刳木成舟的跨湖桥先民有何精神启示?

答:跨湖桥先民不仅是人类从山地走向河口平原的勇者,更是正视人和自然关系的智者。

来去山海间的跨湖桥先民,更是有力地证明了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浙江精神源远流长。

海水退潮时,他们进到古湘湖杭州湾一带是为勇;海水重新淹没这里时,他们选择退却是为智,是真正的有勇有谋,凝固着中华文明在长江流域的智慧曦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