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上出道即“顶流”的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当下北京最难买到的文创冰箱贴还有一款——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这款冰箱贴悄然上市后,因“断货”蹿红至今。作为市文物局局属的一家专业博物馆,古建馆因冰箱贴赚足关注的同时,也感受着“成名的代价”。
10月31日,古建馆馆长薛俭终于抽出空来接受采访,他坦诚地说:“我自己也没有藻井冰箱贴。不过,我相信随着产量和库存增长,限购的措施一定会取消,更多人可以随时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目前,该馆正在启动新一轮“造星计划”,明年要为馆里的最大网红打卡点“一亩三分地”海选专业文创开发团队。
“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藻井冰箱贴的原型是古建馆馆藏文物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冰箱贴分5层,每一层都可以分开。底层专门设计了夜光效果。”薛俭说,这处藻井最早是隆福寺的建筑构件,也是古建馆的镇馆之宝,历来就有“最美藻井”之誉,也被网友称为“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网友在社交平台展示天宫藻井冰箱贴
4月,冰箱贴借着“天下第一仓”先农坛神仓建筑群开放的热度上架,并未受到过多关注。7月,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叠加暑假观众高峰,古建馆的日均客流量屡创新高,以天宫藻井冰箱贴为代表的文创销量随之上涨。10月中旬,藻井冰箱贴一度售罄,到了当月19日恢复供货时,人们的热情仿佛一下子被引爆了,随之出现了一早就到古建馆排长队抢购的现象。
“可能是因为曾经断货,一定程度上助燃了观众的好奇心。再加上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冰箱贴的照片,一下子就开始排队购买,而且队越排越长。”薛俭说,“排队的人来得也越来越早,甚至提前到了清晨5点。工作人员每天一早都要到门口维持秩序。”
成名后的烦恼不止这些。目前,古建馆和北京育才学校共用一个大门,早上购买冰箱贴的队伍排得很长,给师生进校造成了堵点,甚至有家长因此投诉博物馆。薛俭直率地说:“看到大家喜欢我们的文创肯定高兴,但面对长队也很无奈。”
天宫藻井冰箱贴为何难买?
为了解决矛盾,几经研讨,古建馆决定将线下排队转为“网约”——提前3天在网上放号,每天限量400个,“抢”到资格的观众可以在预约日开放时间段随时到馆购买冰箱贴,避免早上扎堆排队。
10月23日一早,古建馆官微发出“网约”公告。“当天上午10点放号,几乎两秒,400个线上名额全被抢光了。”薛俭说,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期,线下排队的问题大幅缓解,线上预约依然火爆。
10月31日9时许,记者在该馆文创商店门口看到,几乎每一位取到货的观众都会兴冲冲地当场开箱。“线上预约也有窍门,我是提前上好闹铃,填好个人信息,就等10点拼手速下单。”市民吴女士一边欣赏自己的冰箱贴,一边和其他人分享经验。
薛俭特意做过调研,通过这种方式预约成功的观众大部分是年轻人。“目前采取的措施对老年观众不太友好,这也是权宜之计。”他特意解释,冰箱贴制作复杂,采用传统的珐琅描色工艺搭配玻璃漆上色,厂商3条生产线的每日最大生产量只有400个,“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目前正处于打样试制阶段,预计11月中下旬能够满足更多观众的购买需求。”
古建馆还在不断优化服务,适应超出预期的热度。“我们增加了文创空间的销售人手,还专门设立了售后服务热线,收集观众意见建议,处理投诉问题。”薛俭真诚地说,售后工作人员几乎24小时都在接电话,甚至有年轻小姑娘因少数观众不理解急哭了,“我们很感谢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也特别理解大家买不到冰箱贴的焦急心情,希望少数未买到产品的观众能给予工作人员理解和尊重。”
“一亩三分地”IP在路上
单品销售额达400万元,天宫藻井冰箱贴一跃升为“顶流”,也带火了其他文创产品,古建馆文创空间销售额逐月提升,点燃了观众为传统文化消费的热情。“神仓冰箱贴、蟠龙藻井冰箱贴最近也很畅销,日销售量也是几百件,也会出现小规模的断货。”薛俭坦言,这些文创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此次“成名”后,古建馆也在寻求文创开发运营模式的创新,为更多明星文物邀请“经纪人”。
“目前我们采取文创授权合作的模式,由文化创意公司设计开发、投资生产、销售运营,馆方授权文化IP(知识产权),管理文创空间。”薛俭说,该馆正准备发掘先农坛的历史文化,为素有“一亩三分地”之称的耤田研发文创产品。明年起,耤田的种植和活化利用不再申请财政资金支持,将采取IP授权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公开征集文创公司,开发农耕文化主题文创产品。“今后,观众来体验农耕活动时,可以把收割的谷物作为纪念品,进行二次创意加工。我们也希望吸收更多设计团队的创意点子。”
将来,随着先农坛非文物建筑的腾退,古建馆的开放区域会进一步扩大。薛俭有个设想:“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文创孵化基地,引入更多文创公司,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通过文创开发和推广,让展线延伸到展厅之外,更好地满足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
来源:北京日报记者 李祺瑶 刘冕 钱绯璠;实习生 王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