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班级微信群为哪般?

近日,广东某小学的一则通知引起关注:学校决定统一解散班级微信群,转而通过钉钉群及定期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让众多家长感到意外。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正逐步采取措施,取消各类家校联络群。

如果观察一位家长的微信界面,不难发现,置顶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工作群,却一定有孩子的班级群。从QQ到微信,家校联络群的使用频率几乎与即时聊天工具的普及同步发展。

特别是近些年微信的普及,极大地拉近了家校之间的距离,让家长随时随地可以知晓孩子班级的动态,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最新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线上布置作业、发布工作通知,避免了很多线下意外状况,一定程度上方便了教学和管理。

也正因此,该学校突然决定解散群聊的做法,一时间让许多家长措手不及、难以适应。

学校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微信群沟通会出现信息庞杂没有重点、交流随意分散、个人信息混杂等情况,还可能会影响老师、家长的正常生活节奏,存在信息传达不准确、聊天记录可能被误转或不当保存等问题发生。

解散班级微信群是“为了沟通质量和效率,减轻家校负担”。

校方认为,此举有助于给家长和教师减负。班级微信群近几年被赋予的功能越来越多,用着方便的同时,也确实给家长带来了一些烦恼。它的即时性常常导致其对家长与教师个人时间、注意力的肆意侵占;它的便捷性也导致了个人信息安全的漏洞。长此以往,班级微信群逐渐被家长和教师所嫌弃。

一方面,微信并非专业的办公软件,进入微信群聊、发布消息几乎没有门槛,有时无需认证,这给了不法分子混入群聊冒充教师进行诈骗的可乘之机。

另一方面,微信也承担着很多人的生活娱乐功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有可能无意将无关信息误发到班级群,导致群内管理混乱、个人隐私泄露。

有时,家长会逐一对教师发布的通知回复“收到”,使关键消息很快被掩埋在信息流里,并不利于沟通交流。

对于家长而言,家校协同育人不应该是无意义的“增负”,家校共育既不体现在每一条回复老师的“收到”上,也不体现在每天人浮于事的“打卡交差”上。繁重的任务与过载的信息让家校合作的形式逐渐大于了内容,消磨了家长的热情,削减了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而言,班级微信群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工作、生活边界的模糊。教师不得不随时在线回复家长们的各种疑问,甚至是逐渐成了24小时待命。长此以往,不仅教师个人休息时间被侵占,而且在正常工作时间也难以集中注意力教学,非常消耗教师的心力和工作热情。

笔者认为,想要给家长、教师双方减负,关键在于加快转变观念,削减不必要的线上任务,避免各项教育活动陷入“打卡留痕”的怪圈。

诸如拍照打卡、线上练习等作业,无法由学生亲自完成,实质上都成了“家长作业”。如果只是关闭了微信群,而将这些工作转移到其他平台,其实还是换汤不换药,治标不治本。

“班级微信群”所带来的繁重任务实际上是家校合作道路上的一段弯路。把很多过去需要由学生独立完成的任务“包办”了。所以,很多地市如今已经明令规定,“教师不得在班级群或APP布置‘打卡’式作业”“不得公开点名批评”。

除了解散班级微信群,学校和教师还要有“放手”意识。例如,在布置作业这件事情上,很多老师会在微信群里布置作业,再由家长转告给孩子,从而避免作业的疏漏。而在过去,学生每天都要格外认真地记下当天的作业,如果记错了、记少了,都要自己承担后果,这个“吃一堑,长一智”的过程,无意间就培养起了“对自己负责”的意识。

班级微信群带来的便利性有时也会导致对学生的过分管控,比如节假日期间,一些学校要求家长每天在班级群提交学生当日的作业,让学生、家长、教师三方几乎都没有喘息的时机,这样过度的监督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自主管理能力。解散班级微信群的做法,或许短期内会引发讨论,实际上是在释放一个为教师减负的信号,旨在还给广大教师一个更为清朗、轻松的工作环境,让教师把主要精力回归到教书育人上。

给学生营造一个更加完善、舒适的成长环境才是家校协同育人的初衷。任何技术、平台、交流渠道都应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当家长或教师任何一方觉得班级微信群成为负担时,便是它需要被取代之时。

【来源:山东教育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