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聚美好丨中山公园重现苏东坡品荔枝场景

HUIZHOU

惠聚美好·发现惠州之美

图片





惠州中山公园重现苏东坡品荔枝场景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北宋苏东坡寓居惠州时写下的《食荔支》(“支”通“枝”),妇孺皆知,流传千古,但他当年是在哪里品的荔枝、有感而发的呢?


近日,在惠州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东坡品荔历史场景已经复原,让苏东坡千古名句实现了古今连接。同时,当年在此地栽种荔枝的惠州太守陈尧佐所建的野吏亭也得以复原,展示着久远厚重的惠州府城文化。


图片

东坡食荔枝千古名句。


惠州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曾是“惠州第一公园”,经升级改造后,于今年春节前夕重新开园。它吸引着众多游客到此打卡,探寻惠州“城脉原点”。同时,惠州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不断完善历史场景,其中,东坡饮酒品荔便是重要一景。


史料记载,北宋咸平年间,陈尧佐从潮州通判位置上移典惠州(时为祯州),于其居所太守东堂前手植荔枝一株,人称“将军树”。后来,陈尧佐执宰朝政,逝世后谥“文惠”,惠人思其德政,于太守东堂立像奉祀,故堂名“文惠”,亦称“丞相祠堂”。


宋绍圣三年(1096)四月,惠州知州詹范邀请苏东坡到太守东堂饮酒品荔。苏东坡赏啖之余,诗兴大发,即席吟哦,写下《食荔支》。苏东坡在诗引中写道,“惠州太守东堂,祠故相陈文惠公。堂下有公手植荔支一株,郡人谓之将军树。今岁大熟,赏啖之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纵猿取之。”《食荔支》有两首,其一为“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讲述“将军荔”生长情况和采摘荔枝时的快乐场景。其二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将食荔枝的感悟提升至人生志趣,胸怀格局之宽广无人能及。得益于苏东坡的生花妙笔,岭南荔枝特别是惠州荔枝,名满天下。


东坡饮酒品荔历史场景根据惠州府衙遗址方位选择,基本上在原址重现当年东坡饮酒品荔、吟诵诗歌的情景。场景设置了东坡饮酒品荔雕塑,东坡席地而坐,一手端酒碗,一手高持荔枝,陶醉在岭南风物的美味中。雕塑一旁树立了刻有《食荔支》诗句的书卷装置,雕塑背后则新植一棵惠州本地荔枝,亭亭如盖,营造幽静的意境。


图片

惠州中山公园复原建筑野吏亭。


东坡饮酒品荔历史场景旁,一座亭台式仿宋建筑也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是野吏亭复原建筑,历史上是惠州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所在地梌山的著名建筑。


当年陈尧佐任职惠州期间,自称“野吏”,建野吏亭于梌山东北隅,登亭凭眺,以寄怆怀。陈尧佐任宰相,“时至接宾翘馆,论及奇胜,必以惠州野吏亭为称”,并作诗云:“罗浮山下郡,楼阁枕沧溟。谁得闲中意,清风野吏亭。”可见,陈尧佐对野吏亭情有独钟。


宋至和元年(1054),惠州太守黄仲通修葺野吏亭,将陈尧佐所赋五言诗三首并他所作之序、五言诗一首勒石,为“惠州野吏亭诗”碑,亦称“黄碑”。


稍后,北宋绍圣三年(1096),惠州太守方子容重修野吏亭,邀请苏东坡作《野吏亭记》。相传苏东坡榜书亭名,后人称为“苏榜”,与“黄碑”齐名,清代惠州诗人江逢辰有诗云“黄碑苏榜动流连”。民国张友仁在《惠州西湖志》称,野吏亭“石刻颇多,黄碑为西湖金石最古者”。


南宋庆元二年(1196),惠州重建西新桥,惠州通判许骞撰写《惠州重修西新桥记》,并勒于黄仲通“惠州野吏亭诗”碑阴,史称“一碑两记”。


根据张友仁《惠州西湖志》载,野吏亭南宋末尚存,在元明清三代或翻新或重建,其中明代一度迁至元妙观,清乾隆年间惠州知府顾声雷复建于梌山东南高阜,并补刻苏东坡《野吏亭记》及其本人所题跋文。1936年,李煦寰、李崇纲、李天爵、黄植南等惠州人士再度重建野吏亭,不过,该亭最终毁于抗日战争的硝烟战火。


“黄碑”在野吏亭被毁后流落西湖孤山、点翠洲等地,后收藏于惠州博物馆,供观众观赏怀古。顾声雷“东坡先生野吏亭记”碑则长埋地下多年,直至近年惠州府衙遗址考古挖掘开展时才重见天日。


野吏亭复原建筑,矗立于梌山东北隅,亭中竖立复制“黄碑”,两面分刻“惠州野吏亭诗”和“惠州重修西新桥记”,一碑两记奇观重现。


图片

惠州中山公园野吏亭“黄碑”归来。


据了解,惠州中山公园(惠州府城遗址公园)后续还将恢复太守东堂等历史建筑,深度擦亮府城文化品牌,将该公园塑造成带动惠州古城文旅融合发展的活力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会客厅。



作者:侯县军



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