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姑娘的“剑侠”梦:浙江女孩邹琦传承家业铸造龙泉宝剑

图片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

图/受访者提供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唐代郭震《宝剑篇》一诗,盛赞龙泉宝剑的形制和品格,让人不难想象到龙泉宝剑的千锤百炼和坚韧锋利。

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龙泉剑,传承至今超过2500多年。在长期的发展中,龙泉宝剑在产品的质量上形成了坚韧锋利、刚柔相济、寒光逼人、纹饰巧致四大传统特色。匠人的炉火不灭,铁锤敲打不休。穿越历史的长河,如今在“叮当”声中奋力敲砸的,有一位来自浙江龙泉的“95后”姑娘邹琦。

邹琦生于“宝剑世家”,是邹家铸剑技艺的第四代传人。自古以来,铸剑便是男性主导的行业。因此,很多人认为“女铸剑师”是噱头、是作秀,邹琦偏要证明“做铸剑师,我是认真的”。她学纹饰,学锻打,抡得起铁锤,也有耐心精巧雕琢,以“剑文化生生不息,铸剑技艺代代相传”为己任。

图片

铸剑技艺第四代传人

邹琦从小在剑坊长大,往上数三代人都对宝剑极为熟悉。回忆起童年生活,她的耳畔仿佛还萦绕着“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她记得铁锈味和煤炭味,火炉旁蒸腾的热气,还有父亲工作时脸上豆大的汗珠。

邹琦出生于“宝剑世家”,她的爷爷邹芝璋熟悉铸剑技艺,独创了龙泉剑的立体凸花工艺并沿用至今。父亲邹建明从爷爷手中接过家传本事,掌门剑坊40余年。邹建明致力于将古法雕刻与龙泉宝剑锻制技艺融合创新,擅长手工包铜凸花錾刻、古法吹焊等传统技艺,被认定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俗谚云:“人生有三苦,打铁、撑船、磨豆腐。”从事宝剑行业多年,邹建明深知铸剑是个辛苦活儿,他心疼女儿,不舍得她干这一行。邹琦便同寻常孩子一样,一路读书考学,毕业后找了份朝九晚五的工作,远离了“刀光剑影”。

直到2020年,正值直播行业发展热潮,在父亲的要求下,邹琦回家帮忙做直播,介绍宝剑文化历史、制作工艺等等,希冀为家里的宝剑增加一些销路。最开始,邹琦白天上班,晚上直播。由于不熟悉宝剑相关知识,她每次开播只能硬着头皮上阵,“我还记得第一次直播的时候,紧张得脸通红,话都说不顺。”

邹琦自小性格要强,她开始广泛阅读宝剑相关的书籍,了解自家剑坊的独特工艺。深感于龙泉宝剑厚重的文化底蕴,邹琦逐渐热爱上铸剑的行当。四个月后,邹琦辞去了工作,全身心投入宝剑行业。

“一方面是出于热爱,另一方面在于责任。”越认识到宝剑文化之美,邹琦越感到身上的担子之重。“我们家只有两个女儿,我作为大女儿有责任去传承铸剑技艺,老祖宗传了这么多年的手艺,总不能在我这一代断档了。”

图片

铸剑最重要的是坚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进入行业开始学艺之后,邹琦方才懂得这句诗的真意:一把精美绝伦的宝剑,是铸剑师的辛苦汗水浇灌而成。

邹琦介绍,从原材料到一把宝剑成品,其间有大大小小数百种工艺,当前行业精简归纳成28道工序,包括炼、锻、铲、锉到刻花、嵌铜、冷锻、淬火、磨光等等。

成为铸剑师的路上,邹琦认为真正的困难不多,要义都在“坚持”二字上。“打铁看着是一个很简单的活,挥一下锤子谁都可以,但是百下、千下,经年累月地挥下去呢?又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邹琦说,将一把钢条捶打成一把剑,是一个枯燥又繁难的过程,铸剑师的成长之路也是如此。

在铸剑行业内,“打铁”又被称为“赶火”,意思是需要赶在铁条烧红软化的时候一鼓作气塑出剑型,第一锤落下开始便不能停,直到大功告成为止。这一过程往往持续数个小时,对体力消耗极大。女性铸剑师的体力先天劣势,邹琦少不得咬牙坚持,往往一通“叮叮咣咣”下来,手臂酸麻肿胀。

“凡事都是练出来的,抡锤多了,胳膊的劲真的在涨。”如今,邹琦已可单手抡起5斤多的锤子,她自嘲是练成“麒麟臂”了。

辛苦之外,更添伤痕。打铁时火星溅到身上,或是磨砺剑锋时手被割破,都成了家常便饭。邹琦不把这些小伤放在心上,“做手艺的人,受伤才是正常的。”让她有些难过的是,学艺之后,她整日一套粗蓝布工装,同美甲、美瞳和化妆无缘了。邹琦笑着说:“没有哪个女孩不爱美,但想把手艺学好,总难免要放弃些东西。”

图片

让宝剑进入大众视野

自古以来,铸剑便是男性主导的行业。虽然邹琦出身铸剑世家,但还是逃不过旁人的非议与闲言。很多人只要见到“女铸剑师”的名号,便脱口而出“作秀”二字。邹琦对此不气也不恼,“花木兰还替父从军呢,我只要按自己的方向努力就行了。”

邹琦称,在龙泉有几位技艺高超的女铸剑师。女性在力量上当然较男性逊色,但在宝剑装饰技艺上,女性的细腻和柔和更胜男性。龙泉剑的“纹饰巧致”古今闻名,女铸剑师自有一番天地可为。

“男性铸剑追求沉稳,配色多用银灰等色,而我更偏爱大红、大绿这些跳脱的颜色,纹饰选配也不拘一格,多融入武侠元素。”邹琦说。

如今,邹琦在父亲的协助下已成功锻打出四五把宝剑。她最难忘的是第一把剑“凤凰涅槃”。“男性多爱龙纹,凤凰是我特地带入的女性视角,而凤凰涅槃正对应着当时我从舒适圈辞职进入宝剑行业的心境。”

为了获取设计灵感,邹琦翻阅古籍,寻访各处的博物馆,从古代图腾、纹饰中取其精华,融入宝剑制作。例如,邹琦曾从杨贵妃的香囊样式中获得启发,设计出一把唐刀。

在传统铸剑技法之外,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的注意,邹琦花心思琢磨出一系列宝剑文创产品,她以“云龙剑”为原型,设计出可爱的“Q版宝剑”,通过项链、冰箱贴、钥匙扣等各式产品吸引年轻客群。邹琦称,以往宝剑的客户群体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但近些年喜爱宝剑的年轻人持续增多,如邹琦设计的“凤凰涅槃”便是由一位女高中生买走。

在冷兵器日渐失去实用性的今日,铸剑技艺的传承更多在于宝剑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邹琦希望宝剑不只存在于博物馆或收藏架上,而是能真正走入大众视野中,让更多人领略宝剑之美。

铸剑是个冷门并且苦脏累的行业,学艺又是极漫长的过程,因此如今鲜有年轻人投身其中。邹琦想用自己的例子,带动更多年轻人看见宝剑、热爱宝剑,让宝剑文化焕发新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