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姚明在担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7年后,于2024年辞去职务,郭振明接任。
2.在姚明任期内,中国男篮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正赛,CBA联赛一地鸡毛,青训建设几乎走入死局。
3.然而,姚明在推动校园篮球、篮协管办分离、CBA商业化等方面做出了努力,值得肯定。
4.与王安石变法失败类似,中国篮球的问题并非完全由姚明承担,需要客观评价。
5.无论如何,姚明作为改革者已尽力,未来中国篮球仍需继续努力。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10月31日,第十届中国篮球协会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姚明辞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职务的申请,选举郭振明为新一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2017年2月,姚明当选中国篮协主席;2022年12月,姚明连任中国篮协主席;2024年,姚明辞去中国篮协主席。
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在2017年时,不管是作为中国男篮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也许没有之一),还是作为超过20亿元的资本团队核心人物,姚明愿意主动舍弃掉大部分的个人利益,毅然接过篮协主席这份清汤寡水的工作,其中的拳拳报国之心,当然是不容抹杀的。
7年在任时间,姚明着力推动的校园篮球、篮协管办分离、CBA商业化等工作,几乎都是吃力不讨好、且成效具有滞后性的,其中的牺牲精神,当然也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正是姚明在任的7年里,中国男篮历史性地连续两届无缘奥运会正赛,CBA联赛一地鸡毛,青训建设几乎走入死局……
所有的这一切,很容易导致对姚明这7年工作成果评价的两极分化——有人认为他功在千秋,只是中国篮球沉疴难治,为之奈何;也有人认为他行事鲁莽,只会照搬美国经验,完全忽略了中国国情……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讲个故事吧。
大家都知道,宋代曾经出了一个著名的改革者,叫做王安石。
当时的宋朝,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危机——其中包括生产资料过度集中在既得利益集团、全国各种官僚机构膨胀导致的财政危机、以及不断强大的外敌给予的军事压力。
王安石在蓄养自己声望二十年之后,一朝登堂主持和推动变法改革,但在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变法还是失败了。
原因大概有这么几个:
一是王安石的改革注定要触动绝大多数既得利益阶层,而这些既得利益者又缺乏做大蛋糕的动力,所以政策很难推动和落实。
二是王安石缺乏地方基层施政经验,以至于推出的许多措施本意是好的,但却不能适应具体国情,以至于被下面的腐败分子钻了空子,反而祸国殃民。
三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是之前范仲淹已经实施过的,只不过重新包装之后又拿了出来。
四是王安石的个人品德和报国之心虽然无可指摘,但他原本是个政治素人,缺乏政治盟友,也缺乏自己的政治团队,以至于无人可用,只能任人唯亲,或者捏着鼻子用一些品德素质有缺陷的人,最终反噬了自己的口碑。
客观来说,王安石的变法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五路伐夏”战役当中,本来占尽优势的宋军因为傲慢轻敌,一个失误最终让大胜变为大败——这场军事上的失败也彻底将王安石变法定了调,口碑反转,十年努力付诸东流。
历史当然会给王安石一个客观的评价,他是伟大的改革者,也是伟大的爱国者。
但怎么说呢,当短期目标都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我们却一直在谈论长期目标,只因为“功在千秋”,会不会有些太好高骛远?
有魄力和有能力,从来都不是等号。
更何况,大宋今天输大辽,明天输西夏,后面再输给金国,东亚第一强国的位置就丢啦。
当然,你要说问题都出在王安石身上肯定也不对,毕竟大宋以前就很弱,输大辽都输得都麻木了,只不过大家对王安石的期待太高,觉得他一定能够成为大宋的救世主,现在反差又太大,肯定一时难以接受。
现在变法失败了,把王安石推出来让大家骂一骂,所有人都满意,王安石自己也能接受。
至于问题在谁身上嘛……嘿嘿。
只是说个历史故事而已,博诸君一笑,大可不必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