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城市更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随着中国城市化进入新阶段,光鲜都市背后,楼宇设施老旧、社区管理低效等问题逐渐显露。
城市更新,不仅是砖瓦的重建、街巷的再造,它更像是一场细腻的手术,精准地剔除着社会的顽疾。
老城区如何焕发新活力?城中村如何成为“城中景”?10月下旬,围绕这些话题,华南城市研究会在广州举办了一场关于“城市更新”的讨论会。
据了解,华南城市研究会成立于2008年,由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谈锦钊等牵头创办,聚焦城乡规划、产业发展、民生建设等领域,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城市更新,不止于“村”
“城市更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国际性难题。”世联行集团首席技术官黎振伟从20世纪90年代初便参与到城市建设中,他在参加讨论时说道:城市发展有新必有旧,不能只建新、不顾旧。
建新是一时之举,改旧、更新则是城市长期的使命。城中村、老旧小区和老旧高层建筑的修缮管理,是城市更新亟须攻克的难题。
城中村,为什么要改?在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董兴宝看来,城中村隐患颇多。“由于缺乏规划,且建筑年代久远,城中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匮乏等问题。”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些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在黎振伟看来,当前的城市化增量红利正在递减,要激活旧村、旧社区的存量价值,就要靠城市更新。
“城”诞生于“村”。留住文化风貌,焕新环境设施,是城市更新的价值起点。
“广州有许多城中村改造的成功案例,如猎德村、杨箕村、黄埔沙步村、TIT 产业园、永庆坊等。”黎振伟回忆,除了改建等基础工作,有序的运营管理、成熟的社区商业、活态的文化表现,才是这些区域改造成功的关键。
讨论中,一个观点引起了共鸣:城中村需要改造,由城中村改造而来的高楼大厦,也在变老。
相较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扩容,一批建成时间较长、人口聚集较多、枢纽功能较强的区域,改造修缮的进程却相对缓慢。
“就算是广州CBD(即天河中央商务区)的中轴线上,许多的楼宇和社区的建成时间,也已超过了30年。”魏济民是华瑞兴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来穗创业的二十多年里,他和团队长期为建筑地产、“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提供法律服务,也见证了广州CBD的变迁。
“六运小区建成31年,曾经的华南第一高楼中信广场竣工也已27年……”魏济民说,城市更新不只是城中村的课题,更是老旧小区、老旧高楼的必答题。
据相关调查显示,广州CBD累计建设时间已超过30年,楼龄超20年的居民小区、单体楼、商住楼宇超过200个,普遍存在建筑外立面损坏、基础设施陈旧和物业管理混乱等问题,对城市形象构建、人居环境改善和社会治理提效带来了巨大挑战。
改造,难在哪里?
城中村改造与城市更新,看似千头万绪,可到底难在哪里,堵点何在?讨论会上,“权利”“利益”“文化”“管理”等关键词,被与会者们反复提及。
利益难平衡。华阳国际设计集团规划院执行院长曾斌认为,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涉及居民、政府、发展商等多方利益,如何找到一个平衡度,需要精准把握。
“相关的改造,一方面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土地价值,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物业成本,在交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增加了城市负荷。”曾斌说,城中村的整体改造并非越多越好。
文化难传承。“对居民而言,文化就是他们的生活习惯,传承就意味着延续他们的生活方式。”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刘光华认为,改造,首先要尊重居民意愿。
针对当下的城中村改造问题,他的担心在于,城中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记忆,改造过程中如果不注重文化元素的保留,如传统建筑、民俗文化等,这些文化遗产可能会逐渐消失。
同时,刘光华也注意到,相较于地产高速发展时期的红利分配规则,如今市场逻辑已经转变,由此造成的涉改居民心理落差,需要如何纾解,亦是一个难题。
管理难理顺。“和拆建相比,如何管理好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更加迫在眉睫。”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管雯君,是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专家库的专家,她认为,当前城中村普遍存在水电收费贵、消防隐患多、租赁不规范等问题,如不理顺管理机制,居民的权益就难以保障。
“这些区域居住着大量离家务工的年轻人,他们为城市发展作出了贡献,理应考虑到他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对此,管雯君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她认为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引进城市更新技术服务团队、社区(城中村)运营团队,一方面可以盘活闲置资产,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社区的高效治理。
资金难落实。“谁受益,谁就要出资。”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温洋认为,和以往的拆旧建新不同,未来村民业主集资改造,将成为落实城市更新资金来源的可行方式。
对此,温洋建议,可以探索一种既可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又可保护业主使用权益的资金解决方案:以业主或村集体产权作为扺押向银行贷款进行改造,改造后业主通过定期还款的形式赎回产权,或是在房子上市交易时,由新产权人一次性补足10%面积的费用获得完整产权。
“目前,浙江、深圳等地都出台了业主自主集资旧改的政策,并有不少成功案例。”温洋希望,各地可以尽快出台自主集资旧改的政策,根据城中村、老旧小区和旧工业园区的不同特点,摸索出一条条因地制宜的城市更新之路。
合法原则下,尊重市场规律和主体权益
城中村有其价值。
“城中村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不要视城中村为毒瘤。”曾斌说,虽然城中村存在环境脏乱差、景观形象不佳等问题,但它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低成本的居住空间,为构筑健康的城市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谈及广州城中村改造时,曾斌再次强调了他的看法:大拆大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城中村改造应以微更新为主,拆除重建为辅。
他相信,通过以环境提升、安全提升、保障提升和文化保护为核心的社区微改造之后,一个个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将不断涌现。
随着城市更新进入新阶段,“合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更新的合法性,不仅要体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上,还要重视主体的合法性权益。”广州市仲裁委仲裁员、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吴大义认为,无论是事前、事中、事后,都需要重点关注涉改群体的合法权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保障他们的程序性权利。
讨论会现场,与会者们认为“将发展的选择权,还给业主(村民)”是推动城市更新的关键。
吴大义表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政府、村集体、业主(村民)、发展商等要加强沟通,照顾各方关切,如果不充分了解民意,城市更新的结果往往与其初衷大相径庭。
如何保护居民权益?从提升资产价值的视角,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马敏真以体育西社区改造为例,给出了建议:一些核心地段的老旧小区,一层和二层往往存在空置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在征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可以引入经验丰富的运营机构,将其改造为底商用途,不仅能增加业主收入,还能培育社区的商业活力。
而在黎振伟看来,当前开展城市更新,需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当人们理性思考‘新’与‘旧’的价值时,其实地产市场的消费逻辑已经悄然转变了。”
他担心,如果延续以往的城市更新策略,不仅难以保障当事主体的权益,还可能对企业与政府的财务状况带来不利的影响。
采写:南都记者 朱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