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肤未来,能靠美白卷赢护肤品鏖战吗?

图片

图片

撰文|大可

编辑|杨勇

来源 | 氢消费出品
ID | HQingXiaoFei

美妆界又传出了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

胡润研究院与英富曼百文会展联手发布了《2024 CBE·胡润中国美妆新势力品牌TOP50》和《2024 CBE·胡润中国美妆青年企业家》榜单。这是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美妆行业榜单。

尽管美妆圈已经对榜单疲惫,但胡润的眼光却总是有些令人值得探究之处,也会给行业带来新启示。这次评选中,环亚集团表现尤为突出,其科学美白专研品牌肌肤未来SKYNFUTURE成功上榜《2024 CBE·胡润中国美妆新势力品牌TOP50》,同时,环亚集团的营销总裁兼肌肤未来创始人胡根华也荣获了《2024 CBE·胡润中国美妆青年企业家》的荣誉。这让肌肤未来再度受到投资界关注。

这匹“黑马”是如何在卷生卷死的护肤美妆赛道屹立不倒的?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图片

靠美白大单品出圈

解码肌肤未来的崛起,离不开其对于一种核心成分的掌握——377。

在当今社会,美白一直是化妆品市场中一个高需求的品类,赛道竞争异常激烈。出生于1992年的富二代胡根华,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在2019年创办了肌肤未来品牌,所有产品聚焦“美白”这一核心需求,致力于在“科学美白”之路无限探索、无限进化,做真正符合亚洲人的美白解决方案。

在美白成分中,377作为业界公认的有效美白成分,是不少品牌的“护城河”。品牌成立之初,肌肤未来就走起了高科技研发之路,与中科院纳米实验室达成合作,推进美白产品研发。其后,肌肤未来SKYNFUTURE瞄准377美白成分(苯乙基间苯二酚)的广阔蓝海,选择与全球顶尖原料供应商德之馨创办联合实验室,于当年推出了首款爆品377美白精华,成为国内研究推广377成分的“领头羊”。

2021年,国家药监局对377成分的使用进行了严格监管,规定只有宣称具有美白效果的特殊化妆品才能添加这一成分。这一政策变化使得市场上能够合法使用377成分的产品数量大幅减少,但同时也为肌肤未来这样的新势力提供了机会。

数据显示,肌肤未来SKYNFUTURE在2022年重磅推出以“377脱色弹”为核心技术的377美白霜,成为市场爆品,截至2022年5月到2024年3月期间,累计每天销售量超20000瓶,可以说做到了实打实的“大单品”。

作为一款成熟的产品,肌肤未来的崛起,离不开在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布局。作为一个成长于兴趣电商爆发期的品牌,肌肤未来充分利用了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流量红利,通过内容创作和社群营销,有效吸引了大量目标消费者的关注。2023年,肌肤未来在传统电商平台如天猫、京东、拼多多上均取得了显著的增长。

特别是在抖音平台上,品牌通过打造专业的直播团队,实现了内容与销售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品牌的曝光率和转化率。据统计,2023年,肌肤未来在抖音平台连续三个月荣登国货美妆榜前三,618期间更是突破到整体美妆行业销售榜前十,实现了超爆发式增长。

其中,377面霜更是长期位列抖音亮白面霜爆款榜TOP3。与此同时,得益于母公司环亚科技的积淀,肌肤未来在线下也称得上不容小觑,品牌针对线下门店的需求,推出了定制化的产品组合,如“美白全家桶”,帮助门店解决“缺一款能打的好产品”的痛点。根据其数据披露显示,截至2023年底,肌肤未来已经覆盖了全国26个省份的CS渠道,并成功进驻了许多知名连锁系统,品牌销售额实现了超过300%的增长,部分区域甚至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完成了全年销售目标。

可以预见的是,握紧377的肌肤未来,单品牌展示出稳健的增长力。但它能拖动环亚科技这艘背后的大船吗?

图片

背靠大树好乘凉?

当今竞争激烈的美妆市场中,一个品牌能否脱颖而出,有时不仅仅依赖其自身的产品力,也往往取决于其背后的资源和支持。肌肤未来的崛起,也离不开其母公司在研发和渠道上的加持。

公开资料显示,环亚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美容化妆品企业。环亚科技的创始人胡兴国及其妻子吴知情分别担任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总经理职务。根据招股书披露,胡根华与其父母胡兴国、吴知情合计控制公司98.36%的股份表决权,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公司旗下拥有美肤宝(MEIFUBAO)、法兰琳卡(FRANIC)、滋源(SEEYOUNG)、肌肤未来(SKYNFUTURE)等15个品牌,涵盖了护肤、洗护发、身体护理、精油等多个领域,是品类覆盖最广、品牌最多的本土美妆集团之一。环亚科技的创始人胡兴国在1991年就开始涉足美容美发职业培训领域,随后在1999年创办了美肤宝品牌,正式进入化妆品研发和品牌经营。此后,环亚科技逐步扩展品牌矩阵,包括滋源、法兰琳卡、幽雅、康柏雅、妙芙谜、姜研之本等,形成了多元化的产品线。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年,环亚科技的四大核心品牌——美肤宝、法兰琳卡、滋源和肌肤未来的表现各异。其中,滋源、美肤宝、法兰琳卡的品牌营收分别同比下滑了3.79%、7.45%和17.59%,而肌肤未来的营收则同比增长了117.8%。

2023年上半年,肌肤未来的营收达到2.696亿元,同比增长了287.85%,已经跃居环亚科技第二大营收品牌,仅次于滋源的3.32亿元。显然,在环亚科技四大品牌中,肌肤未来的营收增速十分明显,可以说这个品牌几乎代表着环亚科技未来的“第二增长曲线”。

多面开花,称得上是环亚科技的特色。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环亚科技在国内护肤品市场所占份额为0.80%,在本土企业中排第7位;以3.20%的市占率位列个护行业第7名;在防晒市场的市占率为3.60%,排名第7。具体来看,美肤宝是国货防晒销量第一品牌,滋源则是中国第一的无硅油头皮护理品牌,同时也是全球前三的天然植萃无硅油头皮护理品牌。

与此同时,虽然环亚科技的传统优势在于其庞大的线下经销商体系,但在近年来随着电商的崛起,环亚科技也在大力拥抱线上新渠道,与其他同类传统护肤品企业相比,线上化非常顺利,形成了“直营+经销+代销”以及“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渠道格局。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2022年上半年,线上销售在环亚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的占比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分别为40.99%、39.09%和44.03%,截至2023年上半年,环亚科技线上销售已经占主营业务的49%,接近一半。

但环亚的发展并不能称得上“一帆风顺”。

2022年12月31日,环亚科技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向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发起冲击。2023年2月1日,深交所对环亚科技的上市申请进行了审核问询,并提出了35个问题,涉及创业板定位、销售模式、客户和供应商、毛利率和销售成本、特殊股权结构、违法违规和行政处罚、环保核查、资金流水等众多方面。

然而,环亚科技的IPO之路并不顺利。2023年3月27日,因发行人及保荐人更新财务资料,环亚科技主动申请中止了IPO。此后,环亚科技先后于6月、8月和9月三次更新招股书,继续向创业板上市发起冲刺。但最终,2023年11月20日,环亚科技及其保荐人中信证券向深交所提交了申请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根据相关规定,深交所于2023年11月23日决定终止对环亚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至此,环亚科技冲刺创业板IPO之路宣布告一段落。

IPO的失败,直指其财务数据的问题和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

从财务数据来看,环亚科技的业绩并不稳定。2020年—2023年上半年,环亚科技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9.88亿元、21.57亿元、20.95亿元和11.3亿元,年度营业收入一直徘徊在20亿元左右,其中2021年、2022年分别同比变动8.5%、-2.87%。上述同期,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41亿元、1.87亿元、2.28亿元、1.05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分别同比变动-22.4%、21.9%,净利润波动较为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976.87万元、1670.84万元、2458.09万元及1163.84万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0.44%、8.16%、9.59%及9.96%。此外,环亚科技还存在使用实控人个人卡体外代发奖金及补贴、承担费用,通过关联方代收客户贷款或供应商返利形成资金占用,将出纳个人卡用于公司支付业务,通过员工账户代收货款等多个财务内控不规范情形与问题,这些金额涉及上千万元。

与此同时,新锐品牌的推广和线上渠道的拓展,也意味着营销费用的增长。2020年—2023年上半年,环亚科技品牌宣传费分别为2.37亿元、3.19亿元、3.19亿元和2.47亿元。与此同时,环亚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734.57万元、6489.27万元、6605.52万元和3,351.32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88%、3.01%、3.15%和2.97%,研发费用占比在行业基准线3%左右徘徊。2020年到2023年上半年,包括上海家化、丸美股份、贝泰妮、水羊股份等在内的7家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3%、3.87%、4.24%和3.71%。尽管环亚科技的研发费用率略有增长,但与行业领先企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图片

内忧+外患,增长要回归理智

在护肤美妆赛道,新的“造富神话”还在上演,但中国护肤美妆市场的IPO之路已经悄然收紧。

今年以来,全球美妆头部集团IPO消息不断,西班牙香水美妆巨头PUIG、欧洲美妆零售巨头道格拉斯(Douglas)、皮肤科学美容巨头Galderma高德美陆续上市成功,为企业发展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家集团体量都不小,例如PUIG集团上市首日,市值超过139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1097亿元,创下今年欧洲最大规模的IPO交易记录,也是西班牙近十年来的最大IPO。

美妆品牌丝塔芙的母公司、专业皮肤科学研究公司Galderma高德美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日开盘价为每股61瑞士法郎,市值高达145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183.78亿),这也是2017年以来瑞士最大的IPO案例。

道格拉斯(Douglas)则是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今年的第二个IPO,上市当天市值约28亿欧元(约合221亿人民币)。这三家成功IPO的美妆企业配售规模大、估值高,其中有两家超过了千亿市值,在IPO成功之后,很有机会冲进全球美妆企业前十榜单。

相较之下,国内美妆IPO近两年则冷清得多。2024年至今,成功上市的美妆企业仅有芭薇股份和中草香料,且皆在北交所上市。相比之下,终止IPO进程的企业数量更多,2023年7月到2024年7月共有拉拉米、湃肽生物、中智股份等10家企业陆续终止了IPO,覆盖品牌商、原料商、代运营商、包材、人力资源等各个方向,其中代运营商数量最多,有4家。

目前国内化妆品行业的头部上市企业,基本是在2017年到2022年之间跑出来的,这段时期也被称为化妆品行业的“上市黄金期”,国内头部美妆企业珀莱雅、丸美、逸仙电商、拉芳、华熙生物、贝泰妮、上美、巨子生物等品牌公司接连上市。尽管目前美妆IPO难度升级,但想要真正孵化出全球级别的美妆大集团,IPO是必经之路。许多美妆企业也清楚这一点,例如毛戈平公司从2016年12月首次递交招股书算起,到现在它的IPO之路已经持续了7年多时间。今年1月,毛戈平公司主动撤回上交所主板上市,然而3个月后,毛戈平再度递表港交所申请主板IPO,可见其对IPO的“执念”。

为贯彻落实新“国九条”,中国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规则》等多项规则,通过适度提高主板和创业板企业的财务指标、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等,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例如沪深交易所对主板的“三套考卷”进行了全面上调,以大多数主板IPO企业选择的第一套标准为例,将最近三年累计净利润的下限由1.5亿元调至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指标从6000万元提升至1亿元,最近3年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指标从1亿元提升至2亿元,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指标从10亿元提升至15亿元。

总的来看,一个关键信号释出——IPO只会越来越难。对于渴望上市的肌肤未来而言,这也许是一个需要打“持久战”的信号。

与此同时,产品表现和消费者反馈,也可能会是绊倒肌肤未来的麻烦。

在小红书上,肌肤未来被吐槽产品包装设计“另藏玄机”。“这脑洞大开啊,不开不知道另藏玄机,不要被外表迷惑,慎重下单。”“不看不知道,下面是空的”“不打开不知道里面有这么少”。 

图片

小红书

与此同时,肌肤未来产品的质量问题也持续被消费者质疑。在“黑猫投诉”,肌肤未来共有84条投诉,其中大多投诉过敏问题。很多消费者表示在使用产品时“脸上过敏起疙瘩又痒又痛”“一点美白效果也没有”“智商税”。

图片

黑猫投诉

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在被从美白等功效产品中“祛魅”,消费正回归理性和长线效应。这场鏖战中最激烈的号角才刚刚吹响,手握377等美白王牌的肌肤未来,尚有一战之力。但要知道,无论是此前崛起又没落的完美日记等新消费品牌,还是现在苦战资本市场的薇诺娜等品牌,都能为肌肤未来带来足够的启示——持续重研发与讲好中国故事才是国产品牌突围的关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