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医铸就江西中医药文化繁华盛景









江西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医药界占有重要地位。自汉魏以来,江西诞生了众多中医名家,编撰有目可查的医籍近千部。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蒋力生曾写道:“江西医学的发展,无论是脉舌诊法,还是临床内外妇儿、针灸骨伤各科技术,抑或教育师承,均有许多创造性的成果,如同百花苑中的奇葩异卉,竞相绽放。”唐代伤科蔺道人、宋代妇科陈自明、元代舌诊杜本、明代医林状元龚廷贤、清代名医喻昌以及近代的姚国美和当代热敏灸技术创始人陈日新等,他们无不为中医药事业发光发热,共同缔造了江西中医药文化的繁华盛景。



“中国骨伤科祖师”蔺道人

撰写我国最早的中医骨伤科学专著






中医骨伤科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人体运动系统损伤和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的一门学科。江西骨伤科学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骨科小夹板的使用,二是外科术后的恢复方法有着许多创新之处。江西骨伤科学的代表人物便是蔺道人。

唐代的蔺道人精于外科治伤,对于理伤接骨手法步骤有精细研究,还创制了不少伤科所用丸散膏丹,如大活血丹、小红丸、乳香散等,都有很好的疗效,至今仍为一些骨伤之家秘传。

蔺道人的《理伤续断秘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骨伤科专著,所载方药沿用至今。这本书虽然不过万言,却记录了极其丰富的骨折、脱臼的诊断,整复手法,手术治疗原则和方法以及近50个内服外用的方剂和100多味药物的炮制要求等内容,是研究中国外科学特别是骨伤科学、麻醉学发展史的重要文献。



“妇科翘楚”陈自明

让妇科成为专门科学和门类






自宋开始,人们对妇产科的重要性认识加深,相关著作不断增多。应该说,妇产科真正从大内科中分离出来是在宋代,江西妇产科研究和临床技术也是在宋代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南宋时期的陈自明正是江西妇产科著名医家。

图片

陈自明像

陈自明,南宋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出身中医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名医。他自幼学医,对妇产科及外科尤为擅长,鉴于宋代以前的妇产科专书“纲领散漫而无统,节目简略而未备”,学者无从深入研究、全面了解的弊端,他博采众书之长,撰成《妇人大全良方》。

《妇人大全良方》对宋代以前的妇产科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和总结,使之成为一个专门科学和门类。书中还记载了很多难产的情况和科学的处理方法,有的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舌诊专家杜本

写就舌诊学开山之作






望诊是中医诊察的首要途径,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望形态、望色泽、望舌等初步了解和掌握病人的阴阳、寒热、虚实状况和病情轻重。其中,舌诊是通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定居于清江(今江西樟树)的宋人杜本对舌诊尤有研究,著有《敖氏伤寒金镜录》。全书共载舌图36幅,介绍了36种病理舌象,基本反映了外感疾病的舌苔变化情况。图下有文字说明,既论述了舌苔、舌质的主病及其病理机制,又结合脉证以确定治则,阐明治法方药,并对疾病的轻重缓急、预后转归作出判断。

作为舌诊学的开山之作,《敖氏伤寒金镜录》不仅奠定了舌诊学的基础,还在方法创新及临床实用等方面有独到贡献,在我国舌诊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林状元龚廷贤

开创小儿推拿治疗法






江西中医内科自宋代开始大为发展,至明清而全面繁荣昌盛,诊疗思想上注重辨证论治,坚持以病为纲、以证为目,根据不同的证候区别用药,从而涌现出一大批名医,龚廷贤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医家。

龚廷贤,明代江西金溪人,出身世医之家,随父学医。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他因治愈鲁王张妃的臌胀而被赞为“天下医之魁首”,并获赠“医林状元”匾额。他一生行医60多年,著述十分丰富,是先秦至明代我国著述最多的医学家之一。

龚廷贤所写的《小儿推拿秘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儿科推拿专著。他开创了利用推拿治疗小儿疾病的新篇章,丰富了儿科治疗的方法。他在《万病回春》中创制了温清散治疗崩漏,创制了加减四物汤治疗妇科各种疾病;他首先提出了“麻疹”这一病名;他最早提出利用砷剂治疗杨梅疮;他还提出了用熏脐法以养生固本……由此可见,龚廷贤在内外妇儿针灸养生等中医学各科都有建树,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清代名医喻昌

规范病症书写要求






江西中医内科诊疗的发展,无论是在外感热病,还是在内伤杂病方面,均有良好表现。清代名医喻昌就是内科诊疗的代表,他与张璐、吴谦并称为“清初三大名医”。

喻昌,清代江西新建人,精悟医理,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颇有研究。其所著《医门法律》是中医学史上系统研究误诊学的专著。自古医书多载成功之经验,而罕见误诊误治之教训,喻昌不仅申明四诊及《黄帝内经》《伤寒论》治病之法则,而且深入分析临床各种难病的疑似,思患预防,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

图片

喻昌著作

喻昌撰写的《寓意草》是中医学著名医案笔记,记载了他治疗内科杂病或伤寒等疑难杂症的60余则案例。该书首列《先议病后用药》《与门人定议病式》两篇医论,强调“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的原则,并订立议病格式,规范病症书写要求,内容详尽,是中医学史上医案书写的典范,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医泰斗姚国美

创办江西中医专门学校






说起老南昌的中医世家,“姚家”一定榜上有名。“请了姚国美,死了也无悔。”这是曾经“老南昌”对中医泰斗姚国美的赞誉。

姚国美,江西南昌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擅长内、妇、儿科,精于诊察、遣药,往往医到病除。1929年,姚国美与全省中医界人士联名上书,抗议立法废止中医,为挽救中医学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改变中医人才培养落后的状况,姚国美与姚穉山等于1932年创办了江西中医专门学校(现江西中医药大学前身)。姚国美担任教务主任,主持校务工作,同时兼教中医病理、诊断、治疗学。



热敏灸技术创始人陈日新

以科技为中医传统灸法赋能






热敏灸是采用艾热悬灸热敏穴位,激发热敏得气,打通热敏经脉,从而显著提高艾灸疗效的一项新灸法。陈日新科研团队用实验数据证实,热敏灸对过敏性疾病、脊柱关节肌肉痛症、功能性胃肠病症、肿瘤及其他重大疾病康复等有显著疗效。这项技术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陈日新,江西南昌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热敏灸技术创始人。在3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科研工作中,他发现了热敏穴位和“灸之要,气至而有效”的新规律,使艾灸得气的理论和技术得到了突破和创新,疗效显著提高。此前,陈日新团队还将热敏灸技术运用到了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有效减轻了患者胸闷症状,起到温阳益气、宣化寒湿的作用。

在创立热敏灸技术的基础上,陈日新还勇于跨界,耗时9年研发热敏灸机器人。今年,经过多次迭代的第五代热敏灸机器人已在省内外多家中医院上岗,实现长时程不疲劳、精准化标准化施灸。“针对患者的病症,医生可以在热敏灸机器人上设定相应的灸疗部位和时长。每位医生最多可以同时操作6台热敏灸机器人,大大节省人力成本。”陈日新介绍道。热敏灸机器人还可以记录施灸数据并进行分析,形成灸疗大数据,便于医生优化灸疗方案。



来源:江西晨报
罗昊 郭媛媛 记者 杨鸣
责编:冯智志
校对:朱翔
复审:刘伊
审签:杨鸣

监制:梁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