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深圳站):感受40年冰雪征程

深圳新闻网2024年11月1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罗雅丽)一艘艘南渡北归的功勋船舶,一件件来自极地的珍贵样品,一页页映照科考队员勇敢坚毅的泛黄日记……让公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极地科考的辉煌成就和冰雪征程。10月31日,火爆的“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深圳站)”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启为期一个月巡展,出席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开幕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参观了展览。

展览内容首次系统梳理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成就,全景展示综合考察保障能力、科学考察成果、极地国际治理和国际合作、极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地科普文化等。展品数量多、精品多,包括各类极地考察保障设施、科研装备、珍贵标本、历史见证物等,辅以大量图片、视频资料,首次面向公众集中展出,并设置沉浸区,提供全景体验中国极地考察。

走进展厅,中心展区以冰原作为展台,依次陈列考察船、考察站和极地考察立体观监测系统大比例尺模型,极地特色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

功勋船“向阳红10”号,中国自主建造的大型远洋综合科学考察船,1984年执行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然而,“向阳红10”号船并非破冰船,在当时装备和物资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科考队员们顶住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了首次“探险式”远征。

“雪龙”号,中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1994年首航南极;“雪龙2”号,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参展2019中国海博会并从深圳始发首航南极。这是中国极地科考迈入“双龙探极”的里程碑事件。

伴随一大批科考利器“神兵”辈出,极地海洋学、冰川学、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多学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展品中,晶莹剔透的冰芯取自南极昆仑站冰盖/冰川,可用于古气候环境重建及变化机制研究,被誉为“无字的环境密码档案”。颜色各异的南极陨石,蕴藏着亿万年前宇宙的奥秘,自1998年首次在南极内陆发现陨石聚集区以来,我国陨石拥有量已跃居世界第三。

从1984年11月中国首支南极考察队首赴南极洲建站及科考,迄今已组织开展40次南极考察、13次北冰洋考察、20次北极黄河站年度考察以及多个年度的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考察;再到建立南极长城、中山、昆仑、泰山、秦岭站,在北极建立黄河站和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我国已形成“两船七站一基地”的极地考察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