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桂林艺术节播种戏曲文化春天
——访第28届梅花奖获得者程丞
“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10月30日晚,第28届梅花奖获得者程丞与搭档梅院军带来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程丞欣喜地说,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桂林演出,特意选了黄梅戏最经典美好的唱段献给桂林、献给观众,希望能引起在场观众和网友们的共鸣。
程丞说,从她踏进桂林这一片山水开始,就有很强烈的桂林艺术节沉浸感,无论是大街小巷的宣传海报,还是网络媒体的轰炸,都很强势地把戏剧文化的基因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就连她一个外地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浓浓的氛围。
今年的桂林艺术节涵盖了戏剧、音乐、美术三大板块,还邀请了大师作艺术节讲座,与市民朋友、学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这是很好的一个播种工作。”在程丞看来,让传统戏曲走进现代观众的心中是一项长期工程,桂林艺术节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她期待桂林艺术节一届届办下去,让戏曲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近。
除了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桂林的自然风光也令程丞印象深刻,“在家的时候我就特别向往象鼻山,所以一到桂林我就去那里采风,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程丞说,来到桂林后,她发现桂林的美景无处不在,很多地方随手一拍,就是一幅非常美、有意境的中国水墨画。(记者张婷婷)
02 浓墨重彩唱响戏剧之旋律——访第30届梅花奖获得者伍思亭
“看到各个剧种的老师们,我感到非常高兴。大家一起同台展演、交流学习,让我不禁想到当年的西南剧展。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时候,各个演剧队徒步而来,云集桂林,形成了一团火,在黑暗的时刻为老百姓点亮心灯。”第30届梅花奖获得者伍思亭激动地说,80年前,先辈们以戏剧作为武器,把剧场当成战场,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80年后的今天,全国各地艺术工作者相聚在桂林,唱响戏剧之旋律,为桂林老百姓送上丰盛的文艺大餐与精神食粮。
10月30日晚,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伍思亭带来桂剧《马前泼水》选段,她扮相俊俏、身段清丽、音色圆润,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将崔巧凤这一角色演活了。当晚,还有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云南的滇剧、江西的赣剧……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在伍思亭看来,中国戏剧一家亲,当前,一代代戏剧人都在努力地为戏剧的发展与传承付出不懈的努力。她由衷地希望,中国戏剧在新时代里越来越好,受到更多观众朋友的喜爱与关注,祝愿桂林艺术节越办越好。(记者张婷婷)
03 桂林有戏更有情 期待有机会再来——访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梅院军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如此,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景美,期待以后还有机会来桂林。”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梅院军说,今年的桂林艺术节,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汇聚了全国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和表演艺术家,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还给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切磋提升的平台。
梅院军说,中国剧协是引领和团结全国戏曲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带领广大艺术工作者走过很多的山山水水,通过这种“文化+旅游”的方式,让全国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大艺术工作者与各地观众实现“双向奔赴”。
桂林有戏更有情。此次来桂林参加艺术节令梅院军印象深刻,“无论是台前幕后的接待人员,还是各个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大家都非常热情,而且各方面的照顾也非常周到。”梅院军说,作为演员,他也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起到带头作用,演好自己的角色,用精彩的表演回馈桂林、回馈观众。(记者张婷婷)
04 “好山水与好戏,碰撞出别样的精彩”
——访第26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亚萍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讲述了白素贞与许仙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是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题材,深受百姓欢迎,许多剧种对此都有精彩的艺术呈现。
“这次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邀请了云南滇剧到桂林来演出。”第26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亚萍在结束滇剧《白蛇传》选段“断桥”后说,这次专场演出特别有意思,三个剧种共同演绎《白蛇传》,各有其美,美不胜收。
云南的滇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有三大类的声腔。10月30日晚,云南省滇剧院带来的《白蛇传》选段“断桥”,是滇剧三大声腔之一的丝弦腔。
陈亚萍说,滇剧《白蛇传》选段“断桥”,是滇剧中比较有特色的一出,特别是它的声腔很有地域特色。在云南,不少滇剧爱好者都会唱这一段。所以,这次云南省滇剧院精心准备,把《白蛇传》选段“断桥”这出戏的唱段带到桂林,传播给桂林的观众们,希望更多的桂林观众通过看戏,熟悉和了解云南滇剧。
在谈及对桂林的印象时,陈亚萍说,她曾经跟随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来桂林演出过。这次受邀来到桂林演出,她觉得意义特别大,直言“这对于传播云南的剧种,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谈到专场演出“山水有戏”这一主题时,陈亚萍连声赞叹:“我觉得特别好!”她说,对于“山水有戏”,她的理解是:山水,一方面是体现桂林山水甲天下,另一方面则是每一位梅花奖演员来到桂林,在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时,也把各个剧种的山水之情带到了桂林;有戏,一方面是桂林正在举行桂林艺术节,处处有戏,另一方面是专场演出的舞台上,12朵“梅花”精彩绽放,好戏连连。她说,总而言之,这次艺术盛会,让“好山水与好戏碰撞出别样的精彩”。(记者秦丽云)
05 让戏曲走进老百姓生活
——访第8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俐
“《白蛇传》是我们经常演的剧目,是戏剧中的经典之经典,我们特意挑了‘游湖’这一选段,浪漫喜庆,符合桂林艺术节的氛围。”第8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俐说,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相当的艺术魅力,希望更多人走近戏曲、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陈俐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可消遣可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如今各级各部门对戏曲越来越重视,大家也越来越有民族自信了。但是,我们还要付出更多努力,让戏曲走进更多年轻人生活,使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我这次来真切地感受到桂林对人文、对文化建设也很重视,桂林人民的文化素养非常好。尤其是下飞机后,一路上都能感受到桂林艺术节的氛围,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陈俐说,桂林艺术节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透过这扇窗,老百姓可以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记者张婷婷)
06 “希望以后能多来参加这样的文艺盛会”
——访第29届梅花奖获得者哈丹
10月30日晚,在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中,第29届梅花奖获得者哈丹在壮剧《牵云崖》中,以“一人分饰两角”的高难度演绎,将心高气傲的姐姐俏来和秀外慧中的妹妹达莲姐妹俩的爱恨情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广西本土戏剧传奇多彩的艺术魅力。
演出结束后,哈丹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当晚表演的壮剧《牵云崖》选段,主要讲述姐姐俏来如何在一念之差之中,使自己的妹妹达莲落下山崖的故事。那么这个一念之差如何体现?哈丹说,主要是用表演、唱腔、动作和形体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出来。而之所以想把这段表演带到桂林来,主要是因为这一段的表演比较细腻,服饰比较特别,唱腔的高低起伏较大,希望观众们能够以此感受到壮剧的魅力。
在谈及传统戏剧如何创新这一话题时,哈丹说,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都喜欢看情节紧凑、故事鲜明的故事。根据年轻观众们的喜好,壮剧文艺工作者通过服饰、唱腔和表演等,不断地提升演绎水平。在服装方面,考虑到壮族的服饰颜色较暗,所以在颜色提亮和轮廓上加以夸张来改进;在唱腔上,结合了一些民歌、山歌,甚至是结合了美声等;在表演上,在不断学习兄弟话剧团的表演程式之外,他们还学习话剧等剧种的表演。而所有的努力,只为让表演能更深刻、更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
谈及对此次专场演出的感受,哈丹直言,特别有意义,并“希望以后能够多来参加这样的文艺盛会,让大家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此提高文艺水平”。(记者秦丽云)
07 “祝愿桂林艺术节越办越好”
——访第28届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
10月30日晚,在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中,第28届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得者曾小敏,国家一级演员朱红星带来粤剧《白蛇传·情》选段“钟情”。
“非常开心和各个剧种的梅花奖演员一起参加这次专场演出。”曾小敏说,广大戏剧工作者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她希望通过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的每一次精彩演出,将戏曲艺术的美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大家在欣赏优秀的作品当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
“我相信不同剧种艺术的呈现,一定有不一样的魅力。”曾小敏说,此次广东粤剧院为桂林的观众带来粤剧《白蛇传·情》选段“钟情”,是期待与桂林的观众有更多的交流,让观众们能感受到粤剧的美。
曾小敏说,在她的印象当中,桂林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大概是在十年前,她曾带着广东粤剧院的青年团来到桂林,在漓江体验了竹筏游,还品尝到了一些特色美食,这些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及对参加此次专场演出的感受,曾小敏言语中满怀期待。她说,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艺术盛会举行,期待未来得到更多如此宝贵的交流机会,同时,她也祝愿“桂林艺术节越办越好,好戏连台”。(记者秦丽云)
08 “来桂林参加艺术节,收获满满”
——访第19届梅花奖获得者梁素梅
广西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地区,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其唱腔融入了广西壮族山歌元素,形成了本土化的民族特色。10月30日晚,在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中,第19届梅花奖获得者梁素梅、优秀青年演员李金峰带来粤剧《帝女花》选段。
梁素梅说,《帝女花》是粤剧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明末崇祯十七年,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当晚演出的《帝女花》选段,是众多观众非常熟悉的一个选段。之所以选择这个剧目及选段,就是为了把大家熟悉的、喜爱的曲目献给大家,以便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更好的共鸣。
“这次来桂林参加桂林艺术节,并与其他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收获非常大。”梁素梅说,虽然她获得梅花奖已20多年了,但是与梅花奖得主同台表演的机会并不多。这一次来到桂林参加艺术节参加专场演出,不同剧种不同演员的演绎,带来了非常多的精彩,对于自己未来艺术造诣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对于桂林艺术节提出的“山水+戏剧”的理念,梁素梅说,山水是桂林的特色,加上艺术节,就产生了“绿色+艺术”的含义和效果,“非常棒”。
因工作缘故,梁素梅来桂林已多次,但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游玩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她说,很想有机会来桂林好好地游玩一下,感受这里的自然之美和厚重的人文之气息。(记者秦丽云)
桂林艺术节播种戏曲文化春天
——访第28届梅花奖获得者程丞
“从此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10月30日晚,第28届梅花奖获得者程丞与搭档梅院军带来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掌声。程丞欣喜地说,这是她第一次来到桂林演出,特意选了黄梅戏最经典美好的唱段献给桂林、献给观众,希望能引起在场观众和网友们的共鸣。
程丞说,从她踏进桂林这一片山水开始,就有很强烈的桂林艺术节沉浸感,无论是大街小巷的宣传海报,还是网络媒体的轰炸,都很强势地把戏剧文化的基因植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就连她一个外地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浓浓的氛围。
今年的桂林艺术节涵盖了戏剧、音乐、美术三大板块,还邀请了大师作艺术节讲座,与市民朋友、学校学生进行面对面互动交流。“这是很好的一个播种工作。”在程丞看来,让传统戏曲走进现代观众的心中是一项长期工程,桂林艺术节给出了很好的示范,她期待桂林艺术节一届届办下去,让戏曲离人民群众越来越近。
除了浓厚的人文艺术氛围,桂林的自然风光也令程丞印象深刻,“在家的时候我就特别向往象鼻山,所以一到桂林我就去那里采风,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程丞说,来到桂林后,她发现桂林的美景无处不在,很多地方随手一拍,就是一幅非常美、有意境的中国水墨画。(记者张婷婷)
——访第30届梅花奖获得者伍思亭
“看到各个剧种的老师们,我感到非常高兴。大家一起同台展演、交流学习,让我不禁想到当年的西南剧展。在那个艰难困苦的时候,各个演剧队徒步而来,云集桂林,形成了一团火,在黑暗的时刻为老百姓点亮心灯。”第30届梅花奖获得者伍思亭激动地说,80年前,先辈们以戏剧作为武器,把剧场当成战场,永远值得我们去铭记。80年后的今天,全国各地艺术工作者相聚在桂林,唱响戏剧之旋律,为桂林老百姓送上丰盛的文艺大餐与精神食粮。
10月30日晚,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伍思亭带来桂剧《马前泼水》选段,她扮相俊俏、身段清丽、音色圆润,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独特的艺术风格,成功将崔巧凤这一角色演活了。当晚,还有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云南的滇剧、江西的赣剧……好戏连台,精彩不断。
在伍思亭看来,中国戏剧一家亲,当前,一代代戏剧人都在努力地为戏剧的发展与传承付出不懈的努力。她由衷地希望,中国戏剧在新时代里越来越好,受到更多观众朋友的喜爱与关注,祝愿桂林艺术节越办越好。(记者张婷婷)
——访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梅院军
“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确实如此,这里山美水美人美景美,期待以后还有机会来桂林。”第31届梅花奖获得者梅院军说,今年的桂林艺术节,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汇聚了全国戏剧界的领军人物和表演艺术家,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还给广大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切磋提升的平台。
梅院军说,中国剧协是引领和团结全国戏曲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带领广大艺术工作者走过很多的山山水水,通过这种“文化+旅游”的方式,让全国观众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大艺术工作者与各地观众实现“双向奔赴”。
桂林有戏更有情。此次来桂林参加艺术节令梅院军印象深刻,“无论是台前幕后的接待人员,还是各个领域的文艺工作者,大家都非常热情,而且各方面的照顾也非常周到。”梅院军说,作为演员,他也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起到带头作用,演好自己的角色,用精彩的表演回馈桂林、回馈观众。(记者张婷婷)
“好山水与好戏,碰撞出别样的精彩”
——访第26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亚萍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讲述了白素贞与许仙凄美浪漫的爱情故事,是戏曲舞台上长演不衰的经典题材,深受百姓欢迎,许多剧种对此都有精彩的艺术呈现。
“这次非常高兴,也非常感谢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邀请了云南滇剧到桂林来演出。”第26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亚萍在结束滇剧《白蛇传》选段“断桥”后说,这次专场演出特别有意思,三个剧种共同演绎《白蛇传》,各有其美,美不胜收。
云南的滇剧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有三大类的声腔。10月30日晚,云南省滇剧院带来的《白蛇传》选段“断桥”,是滇剧三大声腔之一的丝弦腔。
陈亚萍说,滇剧《白蛇传》选段“断桥”,是滇剧中比较有特色的一出,特别是它的声腔很有地域特色。在云南,不少滇剧爱好者都会唱这一段。所以,这次云南省滇剧院精心准备,把《白蛇传》选段“断桥”这出戏的唱段带到桂林,传播给桂林的观众们,希望更多的桂林观众通过看戏,熟悉和了解云南滇剧。
在谈及对桂林的印象时,陈亚萍说,她曾经跟随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来桂林演出过。这次受邀来到桂林演出,她觉得意义特别大,直言“这对于传播云南的剧种,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谈到专场演出“山水有戏”这一主题时,陈亚萍连声赞叹:“我觉得特别好!”她说,对于“山水有戏”,她的理解是:山水,一方面是体现桂林山水甲天下,另一方面则是每一位梅花奖演员来到桂林,在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时,也把各个剧种的山水之情带到了桂林;有戏,一方面是桂林正在举行桂林艺术节,处处有戏,另一方面是专场演出的舞台上,12朵“梅花”精彩绽放,好戏连连。她说,总而言之,这次艺术盛会,让“好山水与好戏碰撞出别样的精彩”。(记者秦丽云)
让戏曲走进老百姓生活
——访第8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俐
“《白蛇传》是我们经常演的剧目,是戏剧中的经典之经典,我们特意挑了‘游湖’这一选段,浪漫喜庆,符合桂林艺术节的氛围。”第8届梅花奖获得者陈俐说,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相当的艺术魅力,希望更多人走近戏曲、了解戏曲、爱上戏曲。
陈俐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人可消遣可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中国戏曲作为民族艺术,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来源之一,“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如今各级各部门对戏曲越来越重视,大家也越来越有民族自信了。但是,我们还要付出更多努力,让戏曲走进更多年轻人生活,使其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但我这次来真切地感受到桂林对人文、对文化建设也很重视,桂林人民的文化素养非常好。尤其是下飞机后,一路上都能感受到桂林艺术节的氛围,感受到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气息。”陈俐说,桂林艺术节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透过这扇窗,老百姓可以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记者张婷婷)
“希望以后能多来参加这样的文艺盛会”
——访第29届梅花奖获得者哈丹
10月30日晚,在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中,第29届梅花奖获得者哈丹在壮剧《牵云崖》中,以“一人分饰两角”的高难度演绎,将心高气傲的姐姐俏来和秀外慧中的妹妹达莲姐妹俩的爱恨情愁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示了广西本土戏剧传奇多彩的艺术魅力。
演出结束后,哈丹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当晚表演的壮剧《牵云崖》选段,主要讲述姐姐俏来如何在一念之差之中,使自己的妹妹达莲落下山崖的故事。那么这个一念之差如何体现?哈丹说,主要是用表演、唱腔、动作和形体把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体现出来。而之所以想把这段表演带到桂林来,主要是因为这一段的表演比较细腻,服饰比较特别,唱腔的高低起伏较大,希望观众们能够以此感受到壮剧的魅力。
在谈及传统戏剧如何创新这一话题时,哈丹说,现在很多年轻的朋友都喜欢看情节紧凑、故事鲜明的故事。根据年轻观众们的喜好,壮剧文艺工作者通过服饰、唱腔和表演等,不断地提升演绎水平。在服装方面,考虑到壮族的服饰颜色较暗,所以在颜色提亮和轮廓上加以夸张来改进;在唱腔上,结合了一些民歌、山歌,甚至是结合了美声等;在表演上,在不断学习兄弟话剧团的表演程式之外,他们还学习话剧等剧种的表演。而所有的努力,只为让表演能更深刻、更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
谈及对此次专场演出的感受,哈丹直言,特别有意义,并“希望以后能够多来参加这样的文艺盛会,让大家有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以此提高文艺水平”。(记者秦丽云)
“祝愿桂林艺术节越办越好”
——访第28届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
10月30日晚,在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中,第28届梅花奖、文华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得者曾小敏,国家一级演员朱红星带来粤剧《白蛇传·情》选段“钟情”。
“非常开心和各个剧种的梅花奖演员一起参加这次专场演出。”曾小敏说,广大戏剧工作者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她希望通过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的每一次精彩演出,将戏曲艺术的美传递给每一位观众,让大家在欣赏优秀的作品当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深厚的底蕴。
“我相信不同剧种艺术的呈现,一定有不一样的魅力。”曾小敏说,此次广东粤剧院为桂林的观众带来粤剧《白蛇传·情》选段“钟情”,是期待与桂林的观众有更多的交流,让观众们能感受到粤剧的美。
曾小敏说,在她的印象当中,桂林不仅有好山好水,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大概是在十年前,她曾带着广东粤剧院的青年团来到桂林,在漓江体验了竹筏游,还品尝到了一些特色美食,这些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谈及对参加此次专场演出的感受,曾小敏言语中满怀期待。她说,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艺术盛会举行,期待未来得到更多如此宝贵的交流机会,同时,她也祝愿“桂林艺术节越办越好,好戏连台”。(记者秦丽云)
“来桂林参加艺术节,收获满满”
——访第19届梅花奖获得者梁素梅
广西粤剧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地区,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其唱腔融入了广西壮族山歌元素,形成了本土化的民族特色。10月30日晚,在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中,第19届梅花奖获得者梁素梅、优秀青年演员李金峰带来粤剧《帝女花》选段。
梁素梅说,《帝女花》是粤剧的经典之作,讲述了明末崇祯十七年,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当晚演出的《帝女花》选段,是众多观众非常熟悉的一个选段。之所以选择这个剧目及选段,就是为了把大家熟悉的、喜爱的曲目献给大家,以便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产生更好的共鸣。
“这次来桂林参加桂林艺术节,并与其他梅花奖得主同台献艺,收获非常大。”梁素梅说,虽然她获得梅花奖已20多年了,但是与梅花奖得主同台表演的机会并不多。这一次来到桂林参加艺术节参加专场演出,不同剧种不同演员的演绎,带来了非常多的精彩,对于自己未来艺术造诣的提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对于桂林艺术节提出的“山水+戏剧”的理念,梁素梅说,山水是桂林的特色,加上艺术节,就产生了“绿色+艺术”的含义和效果,“非常棒”。
因工作缘故,梁素梅来桂林已多次,但是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游玩的地方并不是很多。她说,很想有机会来桂林好好地游玩一下,感受这里的自然之美和厚重的人文之气息。(记者秦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