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城博会 | 从案例到范例,“人民城市”共美好

图片

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全龄友好……一展纵览上海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今年世界城市日在沪重要活动之一,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昨天开幕,展期至11月2日。

本届城博会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新质赋能人民城市”为主题,按照“2+5+N”的架构形式策展,包括人民城市建设成果市级和区级2个展区、5个专题展区、N场现场活动,多领域建设成果集结亮相,向观众生动展示“申活”百态和气象万千。

收纳温情,更多声音被聆听采纳

一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里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借助世界城市日的平台,上海迈开从“案例”到“范例”的新步伐。本次展会特设“人民城市建设成果展”,分为城市焕新、宜居安居、绿色低碳、智慧赋能4个板块,具有典型性。

这里有发展的蝶变。围绕重大工程建设,浦江、临港、张江等重大实验室及高新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框架”基本完成。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升级,东方枢纽上海东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小洋山北作业区等重大项目,机场联络线、沪苏湖高铁(上海段)等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国际海空枢纽能级进一步巩固。

这里有绿意的绽放。“环上”公园如明珠般璀璨跃动,“环内”绿地似绿毯般嵌入城市,为市民游客探寻野趣提供多样化选择。根据新一轮环上公园建设计划,届时,50座环上公园如珍珠一般,共同描绘“城周十里、林风斜阳”的美好生活蓝图。

这里有诗意的栖居。上海不断完善“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住房租赁体系,加大优质安居房源的供给力度,以安居宜居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

这里也有文化的佳酿。愚园路城市更新以后,这条百年马路持续焕新,既有面子与里子兼顾的硬件升级,也有市井烟火与时尚潮流相融的商业升级,更有产业发展与城市形态共进的软件升级。2021年起,愚园路进入新三年城市更新期,继续把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使命进行到底。

值得一提的是,愚园路极具特色的“故事商店”被搬到城博会现场。走进这里的居民、路人是生活家,也是观察家,卡片上写着心情故事,也写下愿景、期待和建议。而这里的功能,也从之前的信息单向传播,演进成为一个各种信息能够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精确传递的中间交互站。街道将之视作主动征集人民建议的载体,变为建设人民城市的“美丽音符”,让更多声音被聆听、被采纳。

发展模式,因时而异也因地而异

从精心打造的特色街区,到持续完善的城市生活圈,是上海增进社会福祉的不懈努力,倾心绘就的民生图景。城博会的区级实践展、专题展区进一步阐明:发展模式,因时而异,也因地而异。

一年前,浦东张江水泥厂改造项目“张江之尚”启动,这是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的重点项目,国内外12位建筑大师共同参与,水泥厂的工业建筑转型为艺术、文化、科创结合的产业园区。如今上海的各条地铁、隧道、东方明珠、浦江大桥、长江口综合治理、浦东国际机场、外高桥港口、洋山港东海大桥等项目,都有水泥厂的贡献。这场蜕变中,每一个细节都反复考量,尽最大可能保留保护,为“万米仓”“筒仓”“窑尾”等工业建筑赋予新生。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总计28栋建筑,预计2027年初竣工。届时,“张江之尚”将致力于打造以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主导的复合型产业园区。

轨道交通,对于大部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来说,已是首选通勤工具。寓便捷于行,上海地铁正在推进自动扶梯、车站厕所、无障碍设施的更新改造。同时,随着线路上新,列车也有不少亮点。城博会现场展示了机场联络线车模,白色车身,车窗部分为黑色,配蓝色腰线,车头采用流线型设计。据介绍,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60公里,列车组分4节编组和8节编组两种类型,分别可容纳定员748人和1604人。

低碳建设,是上海一直以来的绿色追求。“中共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彰显可持续发展动力,区域面积约1.247平方公里,包含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纪念馆新馆、新天地南里和北里、太平桥公园等典型地标。以能源低碳化、低碳建筑建设、低碳交通系统建设等为抓手,为城市建成区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思路。

本届城博会由联合国人居署、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协办,上海市绿色建筑协会承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上海市副市长陈宇剑、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肖贵玉出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上海主场暨2024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

  作者:史博臻

文:本报记者 史博臻图:上海徐汇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