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杨城郭是扬州人生只爱扬州住

图片


当金秋的阳光洒在扬州大地上,江豚在三江营探头戏水,东方白鹳在高邮舒展翅膀,赛艇在七河八岛划出金波,孩童在城市的街角公园嬉笑奔跑……


更观江河揽青绿,当“绿杨城郭是扬州”定格新的瞬间,“人生只爱扬州住”也有了新的时代注解。


图片


从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到全国首批“净塑城市”、2023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球城市生态修复模范市,近年来,扬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让古运河重生”等重要指示,生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塑造高品质空间格局,绿色发展不断提速,绿色版图持续扩大,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生态宜居时代新篇章正在书写。








护绿增蓝,扬州生态画卷更加美好


提到一座城市的高铁站,你会想到什么关键词?是现代、嘈杂还是繁忙?在扬州,你可以用“花园”来形容高铁扬州东站。


这座高铁站坐落在被誉为城市“生态中心”的生态科技新城,东邻三河六岸公园,西靠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连淮扬镇铁路自北向南沿七河八岛进入扬州主城,涓涓运河水和呼啸的高铁交织出一曲古今合奏的乐章,生态绿和速度银共绘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新画卷。


一座花园里的高铁站,展现了扬州在高速发展面前坚持生态底色的担当和决心。一个个数字,如同精准的标尺,让每一分努力清晰可见,每一个成果触手可及——


擦亮蓝天。我市PM2.5浓度从2013年的70微克每立方米降至2023年的34微克每立方米;2022年以来,累计完成2961项大气治理重点项目,完成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减排量6952吨、5402吨,均提前超额完成省定减排目标。


守护碧水。2022年以来,完成329项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整治291个长江入河排污口、3590个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率分别达100%、66.3%;长江干流扬州段水质状况从总体良好到总体为优,京杭大运河扬州段水质状况基本为优,古运河扬州市区段水质状况从重度污染到良好;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污水治理率从2022年的44.3%增至2024年的70.9%。


共护家园。2013年,我市自然湿地保护率仅34.8%,2022年已经达到71.5%;林木覆盖率从2013年的22.79%增至2023年的24.07%;长江扬州段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持续向好……


绿水丰涟漪,青山多绣绮。


日前,在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的2024年优秀环境公共关系示范案例征集活动中,扬州东方白鹳保护实例入选。10月23日上午,在哥伦比亚卡利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国网扬州供电公司“候鸟生命线”公益项目志愿者朱杰,以视频发言的方式,向世界讲述了扬州围绕东方白鹳展开的由远及近直至心灵相通的共生故事,这也是扬州保护东方白鹳的故事第三次亮相联合国舞台。


东方白鹳只是“代表”。一度濒临灭绝的长江江豚,已经成了长江扬州段的“常客”;红脚苦恶鸟、白胸翡翠等珍稀鸟类在古城上空自由翱翔……大自然的“精灵”们成为扬州生态环境不断变好的见证者,它们以“家丁兴旺”为扬州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点赞。


图片





深化改革,重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日前召开的江都“向‘绿’而行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近年来,江都劝阻和否决规划选址不科学、不满足“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等各类“不环保”项目30余个。


对“不环保”项目说“不”的背后,是扬州通过一系列“生态制度”,对“绿水青山”说“行”——


为换回蓝天常在,淘汰“散乱污”企业,建立道路扬尘污染治理考核体系,打出一套“组合拳”;为守护碧水长流,全面建立河长制,众多家门口的河湖实现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全面展现“水韵扬州”美丽画卷;为留住鸟语花香,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城乡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能力,全面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绿色,早已深深嵌入扬州的城市肌理。


时间回溯,2007年,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作出“关于建立城市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的决议”,扬州在全国开先河,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彰显出“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个性特色;扬州将保障南水北调源头水质、推进长江大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在全国首倡并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成功实施江都水利枢纽环境综合整治、“三河六岸”景观建设等一批先导工程,先后建成十大生态中心,把生态资源变为绿色福利;在全省率先出台文件,对噪声、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领域法律法规条文中的“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有关部门”等,明确了具体监管部门。


一次次敢为人先的“首次”,是扬州用制度坚守城市个性和特质的定力,更展现了扬州用系统思维打好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战的魄力。


今年国庆期间,邗江区沿湖村又一次迎来客流高峰。在长江“十年禁渔”的大背景下,沿湖村实施退养还湖工程,修复生态湿地3000亩。上岸后的渔民怎么生活?当地政府依托渔业特色资源和文化,鼓励渔民发展“渔家乐”,逐步形成了一条集餐饮、住宿、交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渔家特色旅游产业链,吸引了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实现了从穷得叮当响的“渔花子村”,向“国家级最美渔村”“中国美丽休闲村”“江苏最美乡村”的华丽转变。


好山水、好生态成为市民共同守护的“有价之宝”。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扬州逐渐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路,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图片





加快转型,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未来


今年8月,2024仪征枣林湾音乐节点燃夏日激情,上万歌迷齐聚枣林湾。他们不知道的是,脚下的枣林湾曾是一片荒寂。


上世纪的开山采矿热在这里留下了一座座废矿、废坑、废滩。2007年,占仪征市域面积四分之一的重点采矿区被全部纳入生态修复范围。十多年来,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关停并转了所有矿石开采点,且没有新增一家工矿企业,68平方公里内绿化、美化、净化工程实现了全覆盖,森林绿化率超过62%。


经过生态修复的枣林湾,2018年举办江苏省园艺博览会,2021年举办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美丽江苏的一张绿色名片。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近年来,扬州始终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来到高邮东部片区,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一只只“大风车”高高矗立。高邮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水乡湖荡、田野等资源优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走进宝应经济开发区低碳智造产业园,目及之处皆“绿色”。沿路全部使用太阳能路灯,鳞次栉比的厂房顶部是成片的太阳能电池板,厂房内工业用电可以依靠屋顶光伏系统实现绿色循环。


处处好“风”“光”的扬州,“绿”早已不仅是颜色,更是发展的理念和方向。


近年来,扬州加大工业百强企业培育力度,低碳环保成为重要内容;始终坚守环保红线并出台政策,不符合环境准入政策的项目坚决不要;持续淘汰落后低端产能,大力发展“613”产业体系,推动工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组织实施先进节能技术推介和政策资金扶持等措施,推动工业企业节能降碳;开展绿色制造体系(绿色工厂)建设专题培训,大力推进绿色工厂建设;组织编制《扬州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工业碳达峰碳中和,全市节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8%,在“Ⅱ类地区”中列第2位,降低率居全省第四,单位GDP能耗绝对值居全省第三,优于省均水平15%;累计创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4家,省级绿色工厂45家。


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变的是城市面貌不断出新、园区产业加快转型,不变的是扬州始终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


碧水环抱着千年古城的灵动,蓝天彰显着一座城市的胸怀。


今年,扬州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扬州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长江和大运河扬州段水环境和水生态质量稳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保障,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美丽扬州建设成效显著。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扬州,正阔步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未来。


通讯员 扬环宣 记者 露莎 宝军

新媒体编辑 王欢

校对 唐如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