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大方县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公布,此次公布名录包括彝族月琴演奏、苗族糖药等9项。
开展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公布,旨在进一步挖掘和保护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工作。
此次公布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文旅部门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要求,认真开展申报评审工作。经过线索搜集、归类整理、反复筛选、专家评审、会议研究和社会公示等程序,将彝族月琴演奏、苗族糖药等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公布为大方县第六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提请县人民政府予以核定并公布。
一起来看看,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哪些,你又识得几项?
一、传统木叶吹奏
木叶,是最简单、最古老的乐器。原始社会狩猎时代,曾用以拟声捕猎禽鸟,后来逐渐转化为以声代乐、以音伴唱的乐器。早在1000多年前,木叶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是唐代、前蜀宫廷乐队中的常用乐器。大方县全域范围内各族人民多擅长木叶吹奏。木叶吹奏本来自乡野,最初来源于乡间小伙把木叶当作是向心上姑娘求爱的一种方式。如今,木叶吹奏艺术作为一种传统音乐艺术,符合大众音乐审美情趣,能与时尚音乐媲美,深受大众喜爱。至今还流传着“大山木叶烂成堆,哥妹相爱不用媒,几时吹得木叶叫,哥妹牵手过一生”的真实生活写照。
传统木叶吹奏
二、彝族月琴演奏
彝族的月琴历史可谓悠久,据彝族布摩经书《恳咪数》《剃透数》记载,彝族“哎哺时代”(旧石器时期)就已经有了月琴的雏形,古籍中月琴被称为“铠则”。彝族月琴传统演奏技艺与承载其生存的社会密不可分,是彝族人民艺术审美的外延,也是社会需求的真实反映。在大方八堡天宝村、凤山店子村一带的彝族寨子里,农闲,月白风清之夜,小伙子们三三两两,怀抱月琴,叮叮咚咚,徜徉于寨中小道,或小聚某家檐口、院坝,弹着自己喜欢的曲子,这是彝寨常见的惬意逍遥情景。春暖花开,或歌节之际,男女青年盛装打扮,悠然拨动典雅的月琴,到花下林间相聚,歌声悠扬,乐曲情深,歌乐相融,情景相映,恰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迷人美景。保护、传承、发展彝族月琴演奏艺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艺术人类学视觉下的彝族月琴及其演奏技艺的发展是彝族音乐、艺术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
彝族月琴演奏
三、文琴戏
大方的文琴戏原称扬琴戏,是一种传统的戏曲剧种。以坐堂形式表演,以扬琴伴奏、温文尔雅而得名。溯其渊源,系由弹词演变而来,从四川、两湖传入。明末清初,随着九驿商道的开通,从四川来的商人不但带来了四川川剧坐唱形式的围鼓戏,还传入了四川高腔、弹词,由于弹词只使用两三件乐器伴奏,可以用本地方言演唱,所以在大方得到了传播。在大方传播的吴氏后人,在1950年清匪反霸斗争中,联络几个戏友,在南下干部张晓光的倡导下,把从延安传过来的秦腔《穷人恨》改编成文琴戏唱腔,用大方方言演唱并改变坐唱形式搬上舞台,获得成功。
文琴戏
四、大方宫保肉
大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大方宫保肉,是流传在贵州省大方县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菜品。相传,大方宫保肉曾是明代宣慰府和清代大定府之“官宴”用菜,后流传民间,经善厨者传承演绎,成为各家厨房的看家菜。大方宫保肉有着明清时期地方“官宴菜”的神秘传说,历来还是当地人节庆餐桌、重大宴席和招待贵客的必备大菜,它以色娇味爽、香辣独特的无比魅力,自成一绝,它能下饭,可佐酒,拌面、蘸馒头,深受人们喜爱。
大方宫保肉
五、苗族传统织布技艺
苗族传统织布技艺主要分布在大方县兴隆、八堡一带的六寨苗中,织布机结构复杂,操作讲究,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也是千百年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的情景。传统织布机有一个传统木床类似的框架,一端是布满经线的机头(线柱子),机头两端有六个翅,可控可放机头转动。离机头不远处安装着竖立的框架,其作用是通过上方的横木棒向下引绳提拉两个缯,缯是与机头等宽、高约20厘米的长方形线刷,缯的下方通过引绳连接两个踏板,轮流踏下踏板,缯便分出高下,均匀穿过细细缯眼的经线便被分为两层,织布梭子从两层经线中间穿过,带领纬线与经线交错,再通过机杼的挤压便形成了布匹。苗族织布帛因制作工序繁杂不易,且折射出苗族人民吃苦耐劳的民族精神,故而极具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感染魅力。
苗族传统织布技艺
六、传统土法养蜂技艺
我国的养蜂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养殖的蜂种为中华蜂,这是我国特有的蜂种,其所产的土蜂蜜更是营养价值极高。从原始自生自灭状态下的野生蜜蜂巢穴中采收蜂产品,逐渐转变为将野生蜂收回家中驯化饲养,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养蜂的开端,同时说明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对蜜蜂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从此,为中国养蜂科学的发展和中华蜜蜂传统饲养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大方县雨冲乡油杉河村传统土法养蜂主要养的是中蜂,蜂源都是收回来的野生中蜂,用圆桶、背篓、木框箱、土圾做的土格子来饲养中蜂,传统蜜蜂养殖需要放养。
传统土法养蜂技艺
七、苗族糖药
苗医的诊疗理念及其治疗方法均有自己的特点,操作方便,取材简单。“有毒于内必发于外”的“毒学说”是苗医针疗的理论依据。苗医治疗针具包括挑针、弩药针、刺针等多种形式,通常使用自己制作的短针,就地取材,方便简单。苗族糖药针疗法溯源于古老的弓弩上应用的弩药,从弩药的成分上看,主要是古代苗人将“见血封喉”的剧毒药汁敷涂于弩箭尖上,以猎取虎豹等凶猛动物,该疗法由两部分组成,针具和糖药液,治疗时用针均匀粘上糖药,使用巧力逐排扎向皮肤,深浅度根据病痛程度衡量,有排毒、拔毒、止痛、消炎之功,对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对疼痛类或风类疾病,如湿热风、顺筋风、半边风、冷骨风等,常用于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腰、腿、肩、颈疼痛等疾病。
苗族糖药
八、大方王家骨科
大方王家骨科传统医术为祖上代代传承。治疗过程,基本采用传统的中医药物正骨疗法,具有不开刀、少痛苦、康复快、花钱少等特点。15天左右为一个疗程。按疗程用药,根据病情恢复程度及患者反应情况等在配方上变换药味或增减。根据年龄大小一般上肢骨折6—8周康复、下肢骨折8—12周康复,对位对线好的骨折,只要病人配合得好,治愈率高达95%,对位对线略差的骨折,只要病人配合得好,治愈率能达90%。
大方王家骨科
九、傩戏
傩戏,也称端公戏,是中国传统戏剧的一种独特形式。作为一种古老的宗教仪式与戏剧表演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傩戏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傩戏在元明时期传入大方并逐渐与当地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坛门形式。它以祈福迎祥为目的,由民间称为“端公、道士先生”的艺人组班表演。这种傩戏融合了歌、舞、说、唱等元素,呈现出娱神和娱人结合、祭祀与艺术交融的特征。傩戏中的许多剧目都是根据当地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改编而成的,这些故事往往寓意深刻,富有教育意义。
傩戏
作 者:赵 江 郑吉军
编 辑:杜培先 亢清华
编 审:杨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