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与伦理反应
贺敏年 著
一种对日常生活的伦理省察
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与思想,对20世纪哲学史来说可谓举足轻重。在逻辑之下,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具有深刻的伦理指向。《维特根斯坦与伦理反应》关注维氏哲学的伦理特质,认为维特根斯坦就逻辑与伦理之间张力的持久运思表明,人的实践本性植根于某种深沉持久的自我调适,即一种旨在精神与语用、事实与关系、表征与内省等层面获得深度平衡的内在反应。反应即本质。
贺敏年,甘肃武威人。浙江大学-卑尔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卑尔根大学维特根斯坦档案馆(WAB)、挪威科学论中心访问学者,现就职于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研究方向:维特根斯坦哲学、当代实践哲学、哲学语用学等。在《哲学分析》《道德与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若干。
维特根斯坦呈现在“感觉-心理”语法探究中的实践品格,经由经验之规范秩序的理论扩容,最终深化为现代性话语实践所依赖的诸生活形式及其伦理表征,后者作为一种“伦理反应”,致力于对日常生活实践的伦理省察,并从中肩负一种恢复自我理解与重启人际尊严的实践吁求。
前 言
第一章
心灵规范的语用确证
第二章
“内在性”与心理批判
第三章
经验场及其概念运作
第四章
实践逻辑的客观性
第五章
实践反思的伦理限度
第六章
符号场域下的情境认定
第七章
生活形式与伦理反应
附 录
维特根斯坦著作缩写列表
后 记
多年以后,当年迈的证伪大师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回想起发生在 1946 年 10 月 25 日晚剑桥国王学院吉布斯大楼 H3室的那场争执时,仍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次事件在其智性生涯里所造成的长久隐痛。尽管在大卫·爱德蒙(David Edmonds)笔下,争执的肇端在种种视角变换下几近变成 H3 室的“罗生门”,但维特根斯坦高举火钳的形象无疑成为最具传播功能的一刻。对于初登荣殿的波普尔而言,这只是一次巩固身份的智性较量,但在维特根斯坦那里情况并非如此明朗。在某种程度上,这是长久以来存续在言说与沉默之间张力的再次显现,波普尔只是提供了一个外部刺激,而维特根斯坦真正遭遇的依然是那个介于伦理与逻辑之间的阴沉泥淖。紧张与深邃在此共生,它们合力铸就了一个自主反应的逻辑时刻。问题在于,这种反应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里触及一个重要直觉,即言说与沉默的张力不可避免地凸显在行动与思想的关系中,而平衡张力的方式就立足于对两者间统一性的探查。那么,产生这一直觉的原点何在?在发生意义上,行动的境遇性和思想的局部性暗示着共同的界限,即某种不可规避的情境依赖。实际上,正是基于这种伦理的促动,所谓“过渡时期”维特根斯坦哲学运思的一个关键方面即在于对“感觉—心理”秩序的持续关切。从维特根斯坦在这一时期不断调整思考方案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显明感知与陈述、心理与表达、哲学与行动等内容之间的密切关联始终贯穿于其整个思想活动。事实上,伴随回归“现象”与“日常”,有关哲学行动之精神地缘性的觉识促使维特根斯坦从早期关于阐明表达结构的客观化诉求逐渐转向对刻画具体言语实践的规范性诉求,而逻辑秩序的统一性与单义性则在实践分析中被具体化为感觉心理秩序的多重性与复杂性。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于“感觉—心理”秩序的哲学探究密切关联于感知经验的日常表达形式,而这种语法联系与语用规范深刻地依赖于对“内在性”论域的全新审视,他由此揭示出感觉心理秩序的语义特性及其在人际转换中的规范内涵。鉴于此,这种语法探究就在哲学策略以及相关论域上均实现了某种扩容。概言之,日常感觉经验仅作为个体心理秩序的特定例示,因此必然吁求对感觉的语法追踪需超出感知经验的领域,即由单纯的感觉表达式渗透至心理语汇,并深化为对相关心理学概念的详细探查。借这种语法扩展,维特根斯坦意在澄清一个关键要旨:对于心理秩序与生活情境之间关系的理解深刻地依赖于一种植根于语言实践的规范内涵及其背后的秩序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