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让我们跟随当年‘四大’代表的步伐,沿着弹硌路,走进上海这条石库门里弄。”今天(31日)上午,中共四大纪念馆内,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陈梁顺和社区少年服务队的青年民警们正通过生动讲解,带领继光中学的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中共四大召开时的情景。
图说:陈梁顺在中共四大纪念馆为学生讲解 警方供图
活动中,陈梁顺特意向每位学生赠送了一本书——《在敌人心脏燃烧的红色火炬——上海旧警察中的地下党》。1931年8月,上海警察系统中最早的中共地下组织就是在虹口的嘉兴路巡捕房里成立的,它像一把尖刀插进了敌人的心脏。2024年的今天,以陈梁顺为代表的新时代人民警察秉持着不变的初心和忠诚,在这片热土接续奋斗再出发。
图说:陈梁顺向学生讲述“地下警委”的故事
打开孩子的“心门”
家庭是个“同心圆”,“圆心”往往是孩子。一旦“圆心”偏移,家庭就难以“圆满”,作为一名社区民警,陈梁顺在日常社区走访、矛盾纠纷调处和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中感悟到:亲子关系是影响社区安定的重要因素,其中,青少年这个群体尤其需要关注。
2020年春天,居民老桂与正在读初三的儿子小桂因为玩游戏而产生矛盾,最终老桂使出杀手锏——“断网”,彻底激化了家庭矛盾。小桂先后5次绝食,最长一次达50多个小时不吃不喝。老桂向社区民警陈梁顺紧急求助。
面对小桂紧闭的房门,陈梁顺并没有说教,而是以游戏为切入点,通过3个多小时的深聊打开了房门,也打开了孩子的心门。随后的一个多月里,陈梁顺先后上门40多次,和小桂结下了深情厚谊,并帮助他在中考中成功逆袭。现如今,小桂已是一名网络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陈梁顺打开孩子“心门”的故事在社区中传播,不少家长慕名前来,甚至还有人专程从外地赶来求助。五年来,陈梁顺见面约谈100多个家庭,为25位问题青少年打开新的人生大门;他还将“三所联动”引入青少年帮扶工作,推动辖区纠纷类警情大幅下降。以陈梁顺为榜样,目前,上海全市已有350余家地区派出所建立起社区少年服务队,1900余名民警、2200余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全心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守护一方平安
图说:陈梁顺对辖区老年人重点开展反诈宣传
陈梁顺所管辖的飘鹰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虹口区兴建的首批商品房之一,有1000多户居民,其中老龄人口占比较大。然而,陈梁顺刚成为社区民警时,小区正面临“内忧外患”。居民小吵小闹不断,由于逐渐老化的小区环境和设施越来越跟不上居民需求,物业和业委会更换过好几茬,各类矛盾纠纷此消彼长。
居民王先生6年前搬入小区,不久后,底楼沿街铺面被出租给快递驿站,半夜卸货总发出各种噪音,不堪其扰的王先生多次求助无果,几乎考虑搬家。后求他在朋友推荐下求助居委会,恰巧那日陈梁顺也在场,他与快递驿站负责人沟通时,王先生跟着去旁听。调整卸货时间、为滑轨安装隔音棉、在地板铺上厚地毯……陈梁顺提出一些调整措施,效果好、花费小,驿站负责人爽快答应,王先生当晚就睡了个安稳觉。
居委会主任闵荣与陈梁顺“合作”多年,他眼中的陈梁顺并不是一个“老好人”,调解矛盾时讲原则分是非、亲力亲为,同时也不大包大揽,懂得寻求各类职能部门的适当介入,“居民合法合规的诉求,总是第一时间帮忙解决。”
如果说调处矛盾纠纷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功,那侦查办案就是陈梁顺的加分项。在曾经做过5年巡逻和办案民警的他看来,不管身处什么岗位,守护一方平安都是人民警察的职责使命所在。
居民老余求助,停在小区里的车辆车胎总是漏气。陈梁顺建议他把车子停到小区外试试。老余照做后,发现依然漏气。陈梁顺调取视频资料后发现,有个人曾在车边短暂停留,形迹可疑。“那天在小区里,有个人和老余打招呼,但看向我的眼神有些闪躲。”陈梁顺回想起来,此人的穿着和视频里的可疑人员一模一样。陈梁顺来来回回盯着视频看,终于发现那人经过后不久,车辆发生了明显的沉降!最终,在证据面前,嫌疑人交代自己因琐事对老余心存不满,想以扎轮胎的方式报复泄愤。
“小事情也肯花大工夫。”这是小区居民对陈梁顺的一致评价。陈梁顺不断在扎紧社区平安的篱笆,五年来,调处矛盾纠纷400余起,办理实事500余件,加装公共视频设备、加强小区门岗管理,提高保安巡逻频次……他还不遗余力地开展安全宣讲,给小朋友上安全演练课,常年向老人传授防骗要点,他的辖区已经连续五年保持电信诈骗“零发案”。
真情服务社区
图说:陈梁顺走访辖区老人
“小陈的电话,24小时都能打通。”凯虹小区曹阿婆说。多年前,曹阿婆因患病失去了一条手臂,生活起居存在诸多不便,门口一棵大树的枯树叶时常弄污她千辛万苦洗好晾晒出去的衣裳。陈梁顺得知后,对这件事格外上心,请来专业师傅剪枝。烦心事解决了,关爱却并未止步。担心曹阿婆在家摔跤无人知晓,陈梁顺自掏腰包购买预警设备,随时关注她的安全。去年陈梁顺曾被调到另一家派出所挂职锻炼,曹阿婆写下足足六页感谢信寄到嘉兴路派出所,希望能把陈梁顺“讨回来”。
前不久,陈梁顺去看望独居老人陈安娣,不想给老人添麻烦,便脱了鞋进门。“不要赤脚,把鞋子穿起来!”陈阿婆一口宁波语调的“嗔怪”,让同为宁波籍贯的他心头一暖,“看到她总想起我‘阿娘’(奶奶)。”
几年前,陈梁顺第一次见到陈安娣时,老人身子骨尚且硬朗,时常在小区小花园里锻炼,两人聊得很投机。陈梁顺把老人送回家,当场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有事就打我电话”。自此,陈梁顺成了陈家的“编外家人”每年春节期间,陈阿婆总是邀请他和居委干部到家里吃汤团,氤氲热气里,芝麻白糖的甜沁入每个人的心田。面对居民们的需求,陈梁顺总是尽力为之,在他看来,居民们找到他时,说明这件事已经难以靠个人力量来解决,需要有人帮一把。服务群众的点滴小事中,折射出的是“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