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芦芦粟、嘉定白蚕豆、崇明金瓜、兰花茄,被国家选中的四份上海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你尝过吗?

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上,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推介了140份全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发布了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其中,上海的江芦芦粟、嘉定白蚕豆、崇明金瓜、兰花茄入选全国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崇明金瓜还以“创新品种,增强产业优势”的特点入选了十大农作物种质资源开发典型案例。

江芦芦粟:汁甘如蔗的甜芦粟

图片

图说:江芦芦粟。市农业农村委供图(下同)

“一棵树,高又高,浑身桂满绿绸条;砍一刀,往下倒,孩子乐得咧满笑。”在崇明流传着这样一个谜语,它的谜底就是上海人熟悉的“小时候的味道”——甜芦粟。

崇明甜芦粟,也称芦穄。明代正德年间编修的《崇明县志》记载:“芦穄汁甘如蔗,邑产最美。” 作为品种之一,江芦芦粟在沪郊久负盛名。

江芦芦粟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强,特别是对盐碱的忍耐力比玉米还强,在荒地、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上都能正常生长。它还具有生长周期短、生物产量高、光合效率高、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等优点,除了食用外,茎秆还可用于制糖、酿酒、制酒精燃料、造纸和饲料等。

崇明区城桥镇聚训村地处世界江芦芦粟生产最佳纬度区,这里号称中国“甜芦粟之乡”,也是崇明第一个把江芦芦粟作为产业支柱的村,村里生产的“吉吉甜”江芦芦粟享誉岛内外。

嘉定白蚕豆:五香豆的不二之选

图片

图说:嘉定白蚕豆

嘉定种植蚕豆历史悠久,在清光绪年间已有记载。据《嘉定县志》记载:“白蚕豆,大如拇指盖,味佳胜他邑。”解放后,嘉定白蚕豆、嘉定白蒜、嘉定白蘑菇,也组成了嘉定农业史上有名的“嘉定三白”。

嘉定白蚕豆早在民国初年就远销日本。上世纪50年代,曾作为名优产品参加江苏省、上海市和全国等农展会。1959年还送印度新德里国际博览会展出。

“相比我们熟悉的青绿色蚕豆,嘉定白蚕豆颜色更浅,它具有白皮、白肉、白眼的特征,口感也更为香糯。”嘉定区农技中心蔬菜科邹丹蓉介绍,嘉定白蚕豆曾是上海城隍庙五香豆原料的不二之选,嘉定娄塘加工的蚕豆粉丝也一度风靡市场。

目前,农技人员重点开展嘉定白蚕豆提纯复壮,重现老品种的优良特性。这也为嘉定白蚕豆等蚕豆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崇明金瓜:冷盆珍品“素海蜇”

图片

图说:崇明金瓜

吃崇明农家菜,市民总爱点上一份凉拌金瓜丝。崇明金瓜的果肉呈金黄色,能自然成丝,味、形似海蜇,因此又有“植物海蜇”“素海蜇”的美称。

约1.5kg重的“小个子”金瓜,是崇明本地纯种,因口感爽脆,适合鲜食,是崇明当地人记忆中的味道。崇明金瓜栽培历史悠久,旧时,崇明岛上农户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金瓜,大部分人还有囤金瓜的习惯。目前,崇明区金瓜栽培面积超过7000亩,年总产量1.5万吨。

庙镇联益村,是崇明区的金瓜科技示范区。遍地香蔬果专业合作社、丰绿粮食专业合作社等5家合作社联手成立了上海崇明金瓜种植专业合作联社,联社每年可种植二茬金瓜,全年不间断供应市场。

兰花茄:腌着吃的“小落酥”

图片

图说:兰花茄

兰花茄距今已有500-600年栽培历史。在松江本地,它又被称为“小落酥”。

兰花茄形状与普通茄子没有区别,颜色比一般长茄略深。长到大约6厘米时,是兰花茄的最佳食用期。大约手指长度,松江本地人一般将它腌制成酱菜。酱小茄紫中带青,油光发亮,软而不酥,肉质爽口,腌制后茄子中心好似咸蛋黄,有油渗出;吃起来带有淡淡的兰花香味,十分爽口,是夏令佐餐佳品。

松江县农业志记载,1979年上海市食品公司曾委托松江酱菜厂加工900担松江兰花酱小茄远销日本,颇受欢迎。目前,这一品种在松江区仓桥石湖荡、叶榭等地有少量种植,主要用于自家制作酱菜食用。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