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的马屋村,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青山如黛,碧波荡漾,村内绿树成荫,繁花争艳,房前屋后的四小园与山水农田相映成趣,村民们的生活恬静惬意。
近日,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马屋村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水环境和田园生态优势,积极开展农文旅融合发展等工作,大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培育美丽经济,实现乡村建设“大变样”。
家有好风光,赏景何必去远方。今年5月,中国旅游日·广东韶关分会场活动暨首届环沙山湖徒步活动开启,来自韶关和周边各地市的徒步爱好者齐聚于马屋村的韶关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景区,参与了这场“旅游+体育”盛会。徒步者们从景区的粉色沙滩启程,沿着环湖的亲水绿道、环山的林荫小径,穿越田园风光的乡间小路,在原生态的湿地森林与湖光山色中,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徒步之旅,深深领略了马屋村的自然之美。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马屋村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地理和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农业农村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是做好土地流转工作,另一方面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等乡村产业。”马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杰说。
“韶关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作为武江区的首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秉承‘文旅与康养相结合’的经营理念,是集文化、研学、康养、度假于一体的文化旅游生态景区。”韶关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项目负责人黄小龙介绍,该项目依托马屋村的山水田林生态基底,以张九龄的诗歌文化为先导,结合岭南诗派文化、乡村文化、中草药文化以及青梅文化,以产业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目前,韶关南岭诗意文化康养园已逐步形成“三区一园”的多元化开发格局,包括占地千亩的林蒲园高端淡水鱼水产产业区、450亩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覆盖万余亩的青梅种植区,以及占地7500亩的国家级AAA景区。“我们的目标是将景区打造成为‘中国南岭森林康养慢谷’‘广东森林旅游示范基地’‘韶关乡村振兴示范基地’‘韶关青梅产业综合发展基地’等多个品牌,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旅游体验。”黄小龙说道。
“青梅种植区内,我们现在已种植了2000余亩的青梅树苗,为了满足后续种植和管理的需要,现在基本上每天都会聘请20名当地村民参与工作,每人每天能获得180元的报酬。”黄小龙介绍,青梅的生长期较长,从树苗种植到初次结果大约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立足长远规划,他们计划2027年启动青梅深加工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提高青梅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同时为村民提供更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助推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每年的5-7月,是斑点叉尾鮰产卵的时期,这些生机勃勃的斑点叉尾鮰鱼苗,是我们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紧密合作,精心繁殖培育出的成果。在孵化过程中,水质的清新与无污染是至关重要的,水温控制在23℃至25℃,这是确保孵化成功的最适温度。”在华大海洋高端水产产业合作区的斑点叉尾鮰孵化车间,一个个鱼苗孵化池中,增氧机不停地运转,持续为池内的鱼苗和鱼卵输送着充足的氧气。
黄小龙介绍:“2023年基地投入了500组斑点叉尾鮰种鱼,经过一年的试验,成功攻克繁育难关。为了进一步扩展养殖规模,我们流转了马屋村近千亩鱼塘,基于之前的实验成果,今年将对养殖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包括培育池塘、孵化车间等,我们计划投入一万组斑点叉尾鮰种鱼,预计年孵化鱼苗数量将达到1亿尾以上,有望填补广东、广西等地区鱼苗市场的空白。”
此外,马屋村以打造乡村短途游为主要路线,充分挖掘马屋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将林间虫子民宿、田园宴遇农庄、古樟树公园、竹韵亭、休闲垂钓场等项目串联成珠,让游客在此能感受到原生态的吃喝住行,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统筹|马汉青 李艳文
执行统筹|郑强 熊新元 苏燕华 朱光宇
文|记者 欧阳志强 通讯员 神子良 梁丽婷
图|张宇庭 王满昌 欧阳志强
视频|张宇庭 王满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