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100 天丨冰雪之约渐近,亚冬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图片

10月30日,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迎来了倒计时100天的重要时刻,哈尔滨这座“冰城”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精心的筹备,等待着亚洲各国冰雪健儿的到来,一场精彩绝伦的冰雪盛宴即将拉开帷幕。

01

筹备工作稳扎稳打 场馆设施完备就绪

自成功申办2025年亚冬会以来,哈尔滨便全力以赴投入到赛事的筹备工作中,从场馆建设到赛事组织,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努力和汗水。哈尔滨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丰富的办赛经验,这为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经亚奥理事会审定,本届亚冬会共设置6个大项11个分项64个小项,哈尔滨赛区举办冰上比赛,亚布力赛区举办雪上赛事。为了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所有竞赛场馆在利用旧场馆的基础上,全部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和低碳技术进行改造。目前,比赛场馆改造工作全部完毕,一个个现代化、高标准的场馆已然准备就绪,静待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

哈尔滨冰球馆、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等场馆,经过精心改造和升级,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目前,各场馆陆续开展各类测试赛,亚冬会组委会以正赛标准开展全要素、全流程、满负荷压力测试,排查问题、完善细节,不断提升场馆的运行保障能力。

图片

在赛事运行保障方面,抵离相关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亚冬会组委会成立了民航、机场、铁路、公安、海关等多部门深度融合的抵离指挥中心,组建专业抵离服务团队,并专门开发了抵离管理系统,确保参赛人员能够安全、顺畅地抵达和离开。可以说,在赛事服务体验方面,此次亚冬会组委会事无巨细,筹备工作十分细致全面。

02

参赛热情空前高涨 赛事影响不断扩大

随着亚冬会的临近,亚洲各国代表团的参赛热情也十分高涨,本届亚冬会的参赛国家和地区数量、运动员规模有望创历届之最。截至目前,已有3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余名运动员报名参赛,其中包括首次报名的柬埔寨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家。他们将分别参加高山滑雪、单板滑雪、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项目的角逐。

图片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个别项目的报名热度更是空前。冰壶项目的报名国家和地区增至16个,创历届亚冬会之最;高山滑雪项目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报名,是报名最踊跃的项目;首次设置的滑雪登山项目,也已有10个国家和地区报名。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亚冬会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和参与到这项冰雪运动盛会中来。

中国体育代表团也将派出170余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4个小项比赛,全力争取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对于冬季项目国家队米兰冬奥会周期训练备战而言,哈尔滨亚冬会是一次重要的练兵机会,在发现人才、锻炼队伍、检验备战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运动员选拔方面,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统筹部分项目同期参加米兰冬奥会资格赛,科学制定选拔办法,全过程接受社会监督,确保以最佳人选、最强阵容参赛。

03

市场开发积极推进 资源整合成效明显

在各项紧锣密鼓进行的筹备工作中,市场开发工作同样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自亚冬会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以来,亚冬会组委会持续积极推进企业赞助征集工作。本届亚冬会将赞助层级设定为官方合作伙伴、官方赞助商、官方独家供应商、官方非独家供应商、区域供应商(仅限东北三省一区)五个层级。截至目前,通过公开征集、定向征集、个案征集等多种方式,亚冬会组委会已与包括官方通信和云服务合作伙伴中国联通、官方航空服务合作伙伴东方航空、官方运动服饰合作伙伴三六一度集团、官方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赞助商安恒信息、官方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官方保险服务赞助商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20余家(数据来源:亚冬会官网)企业达成合作。

图片

亚冬会官方航空服务合作伙伴东方航空

推出“亚冬号”主题彩绘飞机

特许经营计划方面,截至9月,亚冬会已开发15个品类1029款特许商品,特许商品线下零售店已通过公示166家,线上抖音、京东、小红书平台均已开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渠道。

此外,票务服务计划也在有序推进中,票务主运营商合作洽谈进展顺利,同时亚冬会组委会已经设立票务咨询台,将以更加合理的票价、便捷的购票方式,吸引广大观众走进赛场,感受亚冬会的魅力。

亚冬会的市场开发工作进展顺利,不仅为赛事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品牌形象的良好平台,更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发展、促进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04

结语

亚冬会的举办,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推动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发展。在赛事的筹备工作中,作为亚冬会市场开发(赞助计划)咨询服务指定合作单位,华体集团积极整合资源,搭建赛企桥梁,吸引众多优秀赞助商,为亚冬会的筹备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在倒计时100天之际,华体集团将继续全力以赴,与亚冬会组委会紧密合作,共邀社会各界朋友共同参与亚冬会,同享冰雪盛会的激情与魅力。

文章内容来源:新华社、人民网、央视新闻、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