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独立成科,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和人物及花鸟共同成为中国绘画熠熠生辉的三大艺术科目,发展至今,已逾千年。
在会客厅馆藏的众多中国山水画中,有两幅画作《山高水长》和《苏河春晓》,他们的创作者分别是中国山水画的杰出代表,海派山水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一对志同道合、携手半个世纪的艺术伉俪——乐震文先生和张弛女士。
我们十分有幸,邀请到他们做客世界会客厅。在一个和煦的午后,两位艺术家向我们娓娓道来为会客厅创作的灵感和艺术构思,分享山水画的现在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于《山高水长》
乐震文的作品以雄浑高远、平淡淳朴而著称,“乐氏山水”擅将色与墨相撞、相溶,营造出一种出人意表的奇妙境界。他的山水画将云气、泉水、密林与山石、丘壑浑然一体,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更是在笔墨间流露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山高水长》是他专门为会客厅创作的一幅全景式山水画,站在画作前,先生坦言:“我画的是大别山,第一次掌控这么大的作品,对我来说是个挑战。” 从金寨往天堂寨,景色随山体的起伏而变化,梅花桃花渐露芳华,春之大别山浪漫而温柔;从山顶至山脚,峰峦巍峨、山路崎岖,瀑布溪流潺潺流淌,水雾中的大别山苍劲而坚毅。
先生多次实地探访及考察,最终跃然纸上的不仅仅是艺术家心目中的大别山图景,更是将山高水长的民族胸怀深深地印刻在每一位观画者的心中。
从技法上来说,《山高水长》是山水画中的青绿山水,“如果按照古代的青绿的方法去表现,画面呈现出来会很旧,” 先生说,“我尽量用写生中得到的体会融到创作中去。大稿画好以后,趣味全部变成新的韵致。”
“我觉得这幅画是对青绿山水怎么更加走向现代,让现代人觉得青绿山水可以演变成一种趣味,是很好的尝试。”
关于《苏河春晓》
张弛师承陆俨少大师,擅长用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的瞬间美,用笔法诗意的水墨与城市景点交融、碰撞。在她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更多的都市景象,她为会客厅创作的《苏河春晓》就是一幅意象的都市山水画。
“为我们会客厅创作一幅没有人画过的上海,当时我一点概念都没有。” 张弛女士笑着说,谈到创作的灵感,她分享道:“我们家住在苏州河边,有一天看着窗外, 一缕阳光照在远处的高层建筑上,金光灿灿熠熠闪光,漂亮的不得了,那个感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苏河春晓》整幅画有着轻快明亮的颜色,意象化的表达,这样的一种意境表现,和张弛女士主张的“画画最重要的是观察自然”密不可分:“世界会客厅是一个非常时尚,充满阳光和朝气蓬勃的地方,窗外刚好是陆家嘴三件套,我的作品应该有一个呼应,表现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感觉。大家都在为着上海的建设努力奋斗,我想把这种精神在画面上用一种新的方法来体现。”
关于传承和发展
作为海派山水的领军人物,两位艺术家凭借深厚的传统山水底蕴,多年来始终为中国山水画的现代发展做着努力。从为会客厅创作的两幅作品中,不仅能看到国画山水的意境和韵味,更能看到从传统山水幻化出更加意蕴的万境,山水和城市的交织及贯通。
从山水画可以集中体会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乐震文先生表示:“中国的笔墨纸砚是独特的,如果中国人能够在这个阵地上去表现艺术的多样性,这是一个真正有担当的中国画艺术家的一个责任。”
关于世界会客厅
从接到会客厅邀约画作伊始,两位艺术家和会客厅就结下了深厚的缘分,他们在不同创作阶段多次来访会客厅,每次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象和发展。“每一次进来,都觉得像一个艺术殿堂......在这里,展示我们上海建筑工人的气概,展示上海艺术家的缤纷多姿,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乐震文先生说。
会客厅也期待着未来两位艺术家带着他们的作品,在会客厅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现代山水~
作者:
编辑:施薇责任编辑:钱亦琛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