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相伴!巴基斯坦留学生与中国老师见证中巴友谊

“‘中巴友谊万岁’这句话早已融进每个巴基斯坦人的血脉中,从小我便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WAHID ABDUL(中文名杜超),2012年来到中国求学,亲身感受了中巴友谊,目前他正在中南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图片

对于中巴两国的普通民众而言,“患难见真情”不仅仅是形容词,更是现实中的真实故事。对于中巴两国无私交流的师生而言,“互相交流教学相长”不仅仅是赞美词,更在国内高校时刻上演。12 年前第一次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的杜超满怀期待,但陌生的环境、文化的差异都让他感到十分不安,而这种不安在抵达中国后便烟消云散。

初到中国,语言不通成为了杜超求学路上最大的绊脚石。“您教我学习汉语,我教您学习乌尔都语”,这是杜超和长沙医学院中文老师杨赟老师独有的约定,也是中巴友谊最生动的见证。从简单的“好”到流利的汉语交际,从封闭的小圈子到多元文化的学习,从本科毕业到博士就读,纠正读音、传授礼仪、文化交流......以杨赟老师为代表的的中国老师始终用关心和帮助、理解和包容引领着杜超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为巴基斯坦来华的留学生,杜超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将所有时间都聚焦在自己所学的专业上,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他跟随着中华文化老师杨赟一起去过靖港古镇感受千年古镇的魅力,去过敬老院感受中国孝道,去学习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当谈及这段难忘的经历,杜超感慨到:“中华文化深深地吸引着我,这也是我选择来中国求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图片

2018 年,本科毕业的杜超面临着回国就业和留下深造的两难抉择,在杨赟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决定留在中国继续深造,并成功申请研究生学位。他积极参加国内、国际医学学术会议,热衷于就某些疑难点与老师进行交流,他常说,与老师情感的交融、思维的碰撞、灵魂的共鸣总让他受益匪浅。最终他成功以第一作者份发表 SCI 期刊文章,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顺利结束研究生学习生涯,成功申请博士学位。

“虽然杨赟老师只是我本科阶段的老师,但他时常激励我,让我感觉自己还能往前走一走”,杜超回忆到:“我相信,他不仅是我的中国老师,更是我的一位中国挚友,中巴友谊也正是由一群像杨赟老师和我这样的个体凝聚而成。”

潇湘晨报记者钟锦涵 通讯员段雨晴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