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泉城丨打造“诗城词都”,诗意就在济南

奔着打造全国重要的区域经济中心、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前进,一个“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轮廓渐渐清晰,不久的将来,诗意和远方,我们会在济南一并拥有。

图片

“泉城书房”开设了“二安”文化专区 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资料照片)

“二安”唤起城市“诗意”的灵魂

首先提出“二安”概念的是清初文坛领袖、出生于济南府辖县新城(今桓台)的王士祯,“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二安”不仅是中国诗词史上的一段美谈,更是千年来让济南源源不断散发诗意的灵魂人物。

李清照与辛弃疾被称为“诗词双星”,一个“婉约派”代表,一个“豪放派”代表,二人皆生在济南,不可不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也是上天对济南的眷顾。直到今天,游客们来到漱玉泉边,仍会不自觉吟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大明湖畔看到荷花盛开,会念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来到稼轩祠,会想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千百年来,“二安”为济南留下的诗意点缀,在城市里依然遍地可寻,更不要说一代代喝着泉水长大的“诗词小名士”,继续传颂着“二安”的美名。

图片

大明湖畔漱玉祠内的李清照铜像 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资料照片)

泉水中流淌着中华诗词文脉

除了“二安”,济南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还诞生了诸多诗词名人,泉水润泽的数千年来,中华的诗词文脉从未在济南断过。

济南市文联原主席、济南市作协原主席张柯在《二安+二城:济南城历史文化的灵魂与神韵》一文中写道:“济南诗城的建城史应该始于三千年前。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古谭国大夫写下《大东》一诗,诗中出现了‘氿泉’二字,这应该是写济南的古诗中最早出现‘泉’字的作品之一,《大东》进入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这就为未来诗城济南的建构,涂抹上了浓重的底色。”而在李清照、辛弃疾相继震惊文坛后,济南又走出了众多影响后来文坛的诗词大家。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下这句千古流传散曲的张养浩,乃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出生于济南的“诗词奇才”。19岁时他游览珍珠泉,就慷慨写下《白云楼赋》,一时名声大噪。为官期间,张养浩的个人品行、政事文章都被称为典范,闲居家乡期间,留下大量咏诵家乡的诗曲。明代著名诗人,明代“前七子”之一的边贡,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热爱家乡湖光山色,写下了大量吟咏济南湖光山色的作品,如《西园八景》《寒食郊行》《题贾园四首》《七月四日泛湖》等。罢官后,他在大明湖筑起“万卷楼”,将一生收藏的金石作品和书籍收纳其中。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李攀龙也是济南人,趵突泉公园内的白雪楼便是他回乡建造的。他的诗长于七言近体(七律、七绝),有《沧溟先生集》三十卷,流传至今。此外,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嘉靖八才子”李开先以及“诗坛怪杰”清代诗人王苹都是济南人。王苹一生写过三千多首诗词,热爱济南的他甚至直呼自己“七十二泉主人”,在济南写过许多咏歌家乡的诗词:“湖干烟乱柳毵毵,是处桃花雨半含。七十二泉春涨暖,可怜只说似江南。”

图片

文人墨客为“诗城词都”留下注脚

“山泉湖河城”构成的自然环境勾勒出济南兼具婉约和豪放的城市轮廓,丰沛的泉水资源造就了济南七十二泉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如画美景,它们与济南温厚淳朴的人文环境共同滋养着济南独特的城市人文气质,孕育了济南得天独厚的灵气和韵味。古往今来吸引无数文人骚客到此,留下生活印记,写下不朽诗篇,“济南名士多”成为佳话,也为如今的“诗词城都”留下历史的注脚。

公元745年,诗人杜甫在济南的历下亭,留下千古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如今已经成为济南的一张文化名片。金代最杰出的诗人元好问曾数度造访济南,游览过趵突泉、金线泉、珍珠泉、大明湖等众多济南名胜之后,由衷发出了“羡煞济南山水好,有心长作济南人”的感叹。济南历史上最著名的知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为济南最早的泉文化设计者、建设者,不仅在济南留下了众多歌颂美景的诗歌,还为将济南建成一个潇洒的园林名城作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济南籍的明代著名诗人王象春在他的诗里如此歌颂济南:“济南自古多名士,每得风流太守来。”除了曾巩,注文中还列举了李邕、晁无咎、赵孟頫的名字,赵孟頫曾经登上趵突泉西侧的“胜概楼”,写下了令济南人津津乐道的“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不仅是古代,现代诗人也与济南有一份渊源。诗人作家王统照、臧克家、李广田、冯毅之、苗得雨、孔林、孔孚、山青、桑恒昌等,或求学、或工作,都在济南留下他们的诗作和足迹。诗人郭沫若、公刘,李根红、孙静轩等来济南游玩,也都为世人留下了歌咏济南的诗作佳篇。“东方诗神”泰戈尔曾在徐志摩、林徽因陪同下于1924年来到济南,后来写道:“我怀念满城的泉池,它们在光芒下大声地说着光芒。”

图片

济南时报 王锋 摄

“诗城词都”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塑造“诗城词都”文化品牌,这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千年来的必然选择,也是民意的选择。去年底,济南亮出一张亮眼的成绩单,经济建设逆势上扬、科创潜力大幅增强、金融产业全面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大步向前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文化济南”建设提出了全新诉求,相信不久的将来,生活在此、来此游历的人们都会切实感受到“不必去远方,诗意在济南”。

泉水是济南外柔内刚的骨,诗词是济南生动丰饶的魂。泉水涌动全城,让济南成为“泉城”;诗词世代吟诵,让济南被称“诗城”。泉水和诗词之于济南,缺一不可。30多年前,著名学者徐北文先生就撰文说,“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我们还可以再给她献上一顶‘诗城’的桂冠。”当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正在为济南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给城市文化和旅游业发展带来新契机,文化品牌“诗城词都”的打造,又为济南添加了一张新时代文化名片。

原标题:打造“诗城词都”,诗意就在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