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灌溉工程遗产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文化的记忆”(引题)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国际研讨会:把丰厚水利遗产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蒋菡
10月下旬,稻田的收割已到尾声。在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境内的上堡梯田,已经收割完的稻田呈现一片安详的土棕色,而尚待收割的几处稻田向人们传递洋溢着金灿灿的喜悦。梯田如链如带,依山势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群戴着帽子和面罩的妇女正在把一捆捆稻子堆到一处,准备脱粒。她们每天从早上六七点干到太阳下山,中午就在地头吃点面包之类的干粮。
千百年来,农民们就是这样辛勤耕耘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而梯田也是这样经过春种秋收地哺育了一方百姓。起源于先秦时期的上堡梯田,距今至少有2200年的历史,包含完整的“森林—水系—梯田—村落”生态体系,在2022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灌溉工程遗产不仅是工程效益的传承,也是文化的记忆,每一处灌溉工程遗产都是活生生的实证,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科学与技术精神呈现出来。”10月25日,在赣州举行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国际研讨会上,水利部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陈明忠表示,“面对古人留下的丰厚水利遗产,我们要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
活着的遗产
大上堡梯田是典型的自流灌溉系统,当地居民便遵从自然法则高山建田,山有多高,水有多长,从高到低逐级灌溉。并且用最简单的工程设施,达到了最大效益的自流灌溉。
行走在梯田里,一只石龟吸引了记者的视线,潺潺流水就从它嘴里流到地里。据介绍,古时候的出水口常常会做成动物的形象,寓意威严与庄重,能让老百姓珍视水资源,保护水利设施。并会从特定的排水口流出,细水长流,有很好的防漏、节水效果。
除了上述“百兽散水”之外,这里还有蓄水分流、筑坝引水、平梁分水石等梯田灌溉工程遗存。分水石是通过在石头上刻凿上几个宽窄不一的凹槽,来解决田块之间的水量分配问题。
自2014年以来,经由各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的推荐和国际评委会的评审,全球共有177处古代灌溉工程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前,我国共有包括都江堰、灵渠和郑国渠三大古代水利工程在内的38处灌溉工程被成功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上堡梯田是其中之一。它面积5.1万亩,主要属于陡坡梯田。梯田最高海拔达到1260m,最低海拔约为260m,垂直落差将近1000m,多者拥有62梯层。
这个灌溉工程遗址遗存有取水口、石头陂、木石陂、水池等蓄水工程,有原始水渠、竹笕引水、借田输水、水车、筒车等灌排工程,还有平梁分水石、凿槽分水石、竹笕分水等水量调节控制设施。
此外,这里的非水利工程遗址遗存有猺人祖先崇拜石狗遗存、古冰川石遗存、平茶寮碑、水磨、水碓、水楼、德丰古桥、章源古桥等与梯田灌溉工程有紧密关系的历史文物遗址遗存,都是上堡梯田开垦及其灌溉工程修建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
“一处灌溉工程历经几百上千年得以延续利用至今,往往意味着它在规划、工程类型和管理上的可持续性,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其功能和效益仍在不断扩展。”陈明忠表示,留存至今的古代灌溉工程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生动地诠释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为当代提供借鉴
“在意大利,自罗马时代就开始使用渡槽和水槽,23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用。”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国际研讨会上,来自意大利的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席马克可·阿西里表示,灌溉工程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记忆,也承载了古人在治水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所以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遗产,为当代水利发展提供借鉴。
在我国,自古以来,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就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而数千年的治水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放眼中国,因水资源和自然环境差异而产生出了类型丰富、数量众多的灌溉工程,这些工程对支撑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维系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明忠说。
早在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特别提出要加强“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灌溉遗产的保护工作也提到了更高的高度。
在国家灌溉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高黎辉看来,大陆性季风气候决定了在中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而传承上千年至今的灌溉工程遗产,经历了各种气候变化的严峻考验,展现了极高的工程韧性和适应性,已经被证明是可持续运行的典范。
古人修建灌溉工程的一大特点是因地制宜、遵循自然规律。高黎辉举例说,堰坝作为一种拦河引水灌溉工程类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大部分的古代堰坝在规划布置上采用与河流斜交的方式,延长溢流长度,减小洪水对堰坝的冲击。“不仅在技术上展现了智慧,还在理念上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顺应。”
持续活化利用
如何推动灌溉工程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灌溉遗产是活态的工程,在运行管理、修缮维护、更新改造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并加强遗产监测。”高黎辉说。
他以灵渠为例介绍道,那里一度出现坝前淤积,文物部门把华嘴延长,可是泥沙排不到左岸。“所以遗产保护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不能为了加固而影响工程运行。”当地的文物部门为了加固灵渠的分水长达70米的砌石导水堤铧嘴,曾经延长了它的长度。因为这一做法没有考虑对自然河势的影响自然规律,因而改变了上游河流输水输沙疏水疏沙的效果,导致灵渠的大天平坝前产生了淤积,需要定期进行清淤处理。所以在今后的水利遗产保护中,还需遵循水流的基础性原理,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高黎辉还表示,灌溉工程在古代是社会性水利工程,承载了深厚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需要有更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从不同角度阐释遗产的价值,将古人的智慧发扬光大。
江西省水利厅宣发中心主任占任生介绍了当地如何因地制宜,持续发力,积极做好灌溉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的经验。“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申遗过程就是一个保护遗产的过程。”他说,锚定申遗,不仅做好保护发展规划,还统筹协调形成保护合力,并用真金白银实施抢救计划。比如,在上堡梯田投入900余万元,建立上堡梯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博物馆,修缮12个重点灌溉工程遗址。
占任生还提出科学利用遗产,文旅有机融合,形成良性循环。“我们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打造集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餐饮等为一体的遗产地风景区,助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从而反哺灌溉遗产保护。”他说,上堡梯田将灌溉工程遗产与客家农耕文化有机结合,形成独具一格的稻田走廊、竹林幽探等特色景观,形成了品牌效应。它在2022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2022年上堡梯田游客22.71万人,2023年增加到59.37万人。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水文化处副处长陈金明主任朱泽华表示,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和治水智慧,其保护利用经验之一是科学改造工程,持续造福百姓。都江堰引进的岷江水通过纵横交错的河渠网络在成都平原流淌后,又回归岷江、沱江等天然河道,没有引起生态危机。此外,持续维护管理让都江堰健康运行。2021年,都江堰灌区9个省管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进行一体化改革,成立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更有利于维护管理。
正如河海大学副教授代小平所说:“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