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与中国航天的不解之缘!

图片



今天(30日)4时27分

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

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在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境内的东风航天城

(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内蒙古额济纳再次见证神舟飞天


而呼和浩特

更是与中国的航天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片

太空中有颗“星”是以呼和浩特命名的


你知道吗?
以呼和浩特命名的卫星——
“青城一号”卫星
于2024年5月21日12时15分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图片

当日,“青城一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乘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以“一箭多星”方式进入预定轨道。


“青城一号”卫星由内蒙古航数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时空天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广泛用于生态环境、农林水利、自然资源、交通建设、文化旅游、应急防灾等方面。“青城一号”卫星的发射,标志着呼和浩特市 “昊天星座”计划正式启动。


从此星空中有了青城元素




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摇篮”也在呼和浩特


图片

在呼和浩特市新华东街有一栋办公楼,这里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六院”)。


图片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办公楼外景。新华网发


1965年10月,六院搬迁到呼和浩特,主要承担我国战略、战术和宇航工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试验任务,被誉为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摇篮”。 


运载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长征一号火箭第三级固体发动机,正是由六院研制生产。  


图片

资料图: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努力,六院成功研制出百余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宇航用固体火箭发动机,获得我国唯一一块优质固体火箭发动机金牌,见证了我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重大跨越。几十年的研发制造积淀,也使得六院成为呼和浩特市发展航天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图片

四个“一” ,看懂呼和浩特的航天缘



四个“一” 

带您秒懂

呼和浩特的航天缘




01

一个馆
02

一幅画
03

一场展
04

一个镇



图片

呼和浩特的种子去太空“出了趟差”


一粒种子,遨游太空后会发生什么?在呼和浩特蒙草种业中心种质资源圃内,一株株嫩绿嫩绿的幼苗正茁壮成长,散发勃勃生机,这些作物正是由曾“凌云踏月,逐梦星河”的种子培育而成。


图片

 

种子是农牧业的“芯片”,小小的种子,紧密连着“国之大者”。将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如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被称为航天育种。 


图片


从2008年首次将甜菜种子送入太空,越来越多的内蒙古“种子”享受过太空之旅。蒙草集团也有众多种质材料进行过航天诱变,品类包括乡土草、生态草、农作物等。目前,蒙草的诱变材料均已进入突变体筛选阶段,按不同批次分别进行组培试验、育种试验。下一步,蒙草的科研团队计划将部分第一代“天选之籽”再次送上太空,进行二次太空诱变,增加突变率,进而筛选出更多优质品种。 


图片


种子,承载的是生生不息的希望;同样,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航天事业,也在塞外青城播撒下希望。





低空经济产业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发挥基础优势,拓展丰富和示范推广“低空+”应用场景,力图带动低空飞行器及零部件制造、基础设施、低空飞行与保障一体化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模式,集聚新动能。


图片

内蒙古北斗应用产业园(呼和浩特商业航天总部)外景。


位于航天经济开发区的北斗应用产业园是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规划的六大产业园之一。该产业园布局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总部经济产业,构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产品、支撑、服务及应用全产业链,打造北斗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北斗导航产业创业孵化平台,打造北斗特色创新应用集聚区,致力于创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应用内蒙古产业基地 ”“内蒙古北斗卫星应用创新中心”“内蒙古北斗导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北斗卫星网络(内蒙古)位置服务中心”“北斗科普教育基地”。引进布局商业航天总部、低空经济总部企业,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北疆地区最先进的北斗信息化服务平台。内蒙古天启星联科技有限公司是北斗应用产业园里商业航天的典型代表,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低轨卫星频率许可证、增值电信许可证和卫星发射许可证的企业,在商业航天领域主要研发低轨卫星、低轨窄带卫星物联网的通讯应用。


7月19日,呼和浩特低空经济装备制造产业园揭牌,标志着内蒙古首个以航天航空产业和低空经济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呼和浩特航天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为呼和浩特发展低空经济提供了有力载体。


10月18日,呼和浩特航开区首个无人机制造项目落地。目前除南京华欧以外,呼和浩特航开区还在对接引进至少4个无人机组装制造项目,将尽快形成无人机制造产业“小”生态,实现无人机“本土造”,更好服务呼和浩特市低空应用场景开发运营。


振翅商业航天、逐梦低空经济

呼和浩特正在蓄势“飞天”!






来源/青橙融媒

编辑/姬   磊  初审/宋塔娜

复审/张姝宁  终审/王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