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戏剧:一场特殊的舞台试验

近日,莱因哈特戏剧学院出品的戏剧《人工智能与亚伯》亮相以“如磐”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乌镇戏剧节,备受关注。此次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中,有多部充满科幻构想的精彩剧作,为观众开启一场兼具思辨深度和审美愉悦的艺术狂想。在小镇对话环节,《人工智能与亚伯》的编剧、导演和舞台设计比安卡·托马斯,以及莱因哈特戏剧学院院长亚历山德拉·戴安娜·阿尔索夫,对该剧创排情况进行了分享,带来了许多思考。

图片

Chat GPT生成的剧本,被搬上了舞台

比安卡·托马斯做了一件在大学里通常不允许做的事情:她让人工智能来写剧本。

人工智能与亚伯》探讨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伦理议题,视角独到、方式新颖。利落的审美风格与丰富的灯光、装置融合,将舞台空间不断变幻成不同的生活场景,趣味十足的表演生动呈现了信息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分割与交叠。该剧关注“人”在科技发展历程中的身份,同时也反思了人工智能在当下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关于创作缘由,比安卡·托马斯表示,当代社会对人工智能有很多讨论,比如往什么方向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多少有些恐惧和激动的情绪。“所以我想看一下人工智能的发展,通过戏剧形式来表达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人工智能与亚伯》的文本是基于Chat GPT生成的,但过程并不容易。比安卡·托马斯先是跟Chat GPT进行一场对话,看它怎么回答,从而了解Chat GPT是怎么思考的,怎么回答问题的,怎么运作的。随后,她有意识地设置议题,比如爱、亲密、战争、仇恨等主题,跟Chat GPT聊天。

总体来说,《人工智能与亚伯》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人工智能生成剧本的利与弊。在最终剧本中,有一些故事线是由Chat GPT直接生产的,显示出科技的力量。但与此同时,Chat GPT生成的一些错误,也在舞台上被呈现了出来,从而让观众知道人工智能目前还是不完美的。

当然,比安卡·托马斯会从整体上对全剧文本进行主观调整,使之更有意义。“作为创作者,我希望它生成出来的信息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跟当下切合。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过于迅速,最后呈现出来的东西是过时的,因为创作过程本身有周期。”

比安卡·托马斯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审视技术进步的矛盾性。在实践中,她会有意识地挑逗Chat GPT说出一些自相矛盾的结论。Chat GPT总说:“我是个机器,有没有情绪,我是一个没有主观判断的机器算法。”但是,在《人工智能与亚伯》中,导演会让它面向观众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说出跟自己与之前照本宣科时相悖的结论,这种反差的营造很有趣。

她敏锐地注意到,使用者的文化背景会对人工智能有巨大影响。“我在工作时会说英语、德语和匈牙利语。在用这三种不同语言跟Chat GPT交流时,我发现它会用不同语言里的专属词汇来回应。换句话说,语言背后的文化,会在Chat GPT里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同一个问题,用德语和匈牙利语来问,它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让Chat GPT写一个工作简历,也会因为语言背景不同,生成不同的内容。”

尽管问题多多,但比安卡·托马斯承认,人工智能是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的。“每个人有个自己的账户,发布专属信息,Chat GPT能以此感知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它会根据你每次的想法逐渐做调整。”

对待人工智能的不完美,比安卡·托马斯表现出宽容的态度。她认为,人在做判断时会有错误,这个错误可能产生意外,可能产生美,因此有时我们并不想完全抹去这种错误。与此类似,人工智能的每次尝试,可能会给使用者带来意外之喜,这未必是坏事。

图片

人工智能与戏剧结合,还有很长路要走

不过,有了这次深度接触,比安卡·托马斯明显感受到,人工智能与戏剧的结合,还有很长路要走。

在音乐创作上,人工智能是非常好的工具,因为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就组合生成海量的音乐篇章。随后,使用者可以择优选用,看哪段人工智能生成的音乐更符合自己所要表达的初衷,然后使用它。本质上,还是人在做主导。

相比而言,剧本生成就困难多了。“比如我想用布莱希特的口吻来说这件事,给Chat GPT下指令后,它的确会用布莱希特的口吻生成一段文本,但是我觉得读起来不通顺,有时候读起来甚至很奇怪。”比安卡·托马斯直言,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里,不乏错误信息。“人因为具有思辨能力,更容易把文本里的结构和逻辑梳理出来,人工智能则不行。”

阿尔索夫院长有同样的感受。“在我熟悉的领域,用人工智能查东西时,会发现有很多错误,很多误导、误读,所以我认为它不够准确。另外,在创新时,需要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独特的视野看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些是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取代的。”

除了写剧本,近年来,由人工智能机器人表演的作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一些学校甚至开设了人工智能戏剧表演的专业课程。众所周知,戏剧是情感的表达,如果戏剧的表演者从人类变成人工智能的话,我们还能在其中获得同样的感动吗?

比安卡·托马斯认为,这要根据一部戏剧本身的结构来判断。“如果剧本需要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演员在台上来表现,我觉得是没问题的。毕竟,机器人将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会无处不在。但是,我更希望看见人类演员跟人工智能机器人演员同时存在舞台上。”实际上,《人工智能与亚伯》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在剧中,人工智能有了困惑和挣扎之后,会跟人类一样,这才显得有趣。”

(大众新闻记者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