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永兴路二小距离人民广场不过3公里,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校园将临时空地改成了半亩稻田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左手抓住稻秆,右手握紧镰刀,来回用力割啊割,成功,收获了一把香香的秋天的味道!今年6月末,静安区永兴路第二小学的同学们亲手在学校的半亩水稻田里插下了秧苗(羡慕这群小学生吗?他们在上海市中心拥有了半亩稻田 |学堂有名堂)。经过今夏的高温,也扛住了台风的考验,沉甸甸的稻谷挂上枝头,本周,孩子们迎来了丰收的时刻。
图说:从夏到秋,孩子们迎来丰收时刻
半亩稻田共分6块,昨天,最后一块稻田轮到五(1)班来收割。“每天出操的时候都会看一眼,这些水稻也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女孩赵紫涵有些感慨。老家在江西农村、从小看着爷爷奶奶插秧长大的李柳萱是班上公认的“种田小能手”,穿上胶鞋,重新一脚深一脚浅踩进“橡皮泥”一样的稻田里,手起刀落,忙了快一个钟头仍没有停下的意思。收割下的稻谷很快堆成了小山,这个瘦小的小姑娘左手一捆,右手一捆,捧起稻谷就往晒谷场走。“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劳动的机会,老师也很难看到在课堂里面,他们能够那么吃苦耐劳。”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95后班主任李祎文感慨道。
图说:种田小能手李柳萱俨然成了“女汉子”
收割、打谷、脱粒……同学们各司其职,方知一小把大米来之不易。“先要把稻谷塞进去,然后脚要不停地踩,不能停下来!”李祎文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着如何使用半自动打谷机。虽然外婆家在崇明,自己也是第一次干农活,和孩子们一样,真切感受到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胖乎乎的男孩胡启晨则真实演绎了“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他和同学们一起手动打谷,拿着一捆水稻,用力拍打着木箱。“我们把他们机器加工过的稻谷再甩一下,就更精细一点!”说着话,脸上晶晶亮的汗珠滴落下来。擦擦干,继续!“暑假里,我们还来做过田间管理,捉过一种叫‘稻飞虱’的小虫子!”胡启晨说。
图说:同学们在卖力地手动打谷,不一会就体验了什么是“汗滴禾下土”
“前一阵台风来了,我们都特别担心稻田会不会遭殃。没想到,过了一个礼拜,倒伏的水稻重新挺了起来。”校长赵蔚秋感叹,这也让师生们看到了生命的韧劲。
除了“干农活”,小小的半亩稻田,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更丰富的体验。孩子们拿到了一份“金秋稻梦 励志躬耕”实践活动手册,教导主任黄盈秋介绍,那是各学科老师围绕稻田做的“文章”:语文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文字捕捉“稻田里的小镜头”;数学老师请孩子们自己设计“50克稻米的包装盒”;英语老师让孩子们自己查一查,如何用英语介绍水稻的生长历程;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玩起了“稻草人射箭比赛”……根据不同年龄段特点,孩子们还有不同的小任务——水稻标识牌是低年级的孩子们画的,中高年级的学生们制作美化了学校稻田“伴手礼”礼品盒。
图说:各学科老师设计了不同的学习任务
五彩缤纷的晒谷场,也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如上图)。
稻田收割进入尾声,仍有一组同学在忙碌——在专业仪器帮助下,他们挖取样本,为稻田“体检”。
图说:同学们在进行土壤检测
“水稻喜欢在酸性、中性土壤中生长,我们稻田的土壤PH值有7.5,略微偏碱性,还可以再调整一下。”“小科学家”崔正谊说,下一季,他们还有新的任务要完成。
新民晚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