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自发的长城研究者在山丹县新河驿附近盖了一座小院,把家安在了长城下
愿做长城脚下“新村民”
【长城名片】
山丹长城
甘肃省山丹县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素有“甘凉咽喉”之称,是丝路重镇“金张掖”的东大门。山丹县境内汉长城94公里、明长城271公里,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夯土长城,也是我国境内唯一汉明长城并行的古遗址,被国内外专家誉为“露天长城博物馆”。
8月7日拍摄的甘肃省山丹县峡口古城。河北日报记者 张昊摄
8月7日,甘肃省河西走廊上的风凉爽怡人。车窗外,那道绵延不断的夯土长城一路陪伴我们前行。
“这次我们要见的长城保护者陈淮是个奇人。他本来家住兰州,1986年辞去工作拍摄起长城。后来干脆卖了兰州的房子,在山丹县新河驿附近盖了一座小院,把家安在了长城下,成为长城脚下的‘新村民’。”中国长城学会首席专家、副会长董耀会一边看着窗外绵延不绝的长城一边告诉记者,他的人生经历和陈淮有相似之处。1984年,董耀会徒步考察长城之前是秦皇岛市电力工人,因为热爱长城踏上终生守望长城的道路。
“老陈,最近又出了什么新作?”见到陈淮,几句简单的寒暄后,董耀会迫不及待地问老友。陈淮从斜背着的军绿色挎包里拿出一本新书,郑重地在扉页签上名字,递给董耀会。
“20年前,我和老陈就是因为山丹长城结缘的。”董耀会告诉我们,2004年,他在山丹县考察长城时,无意中看到陈淮撰写的《山丹长城》便前往拜访,两个热爱长城的人一见如故。
“陈淮是一位自发的长城保护者、研究者,河西走廊上那一段段长城都曾被他一一探寻。”董耀会说,陈淮还和德国人李安一起用近8年时间,完成了从嘉峪关到山海关徒步长城的壮举。
长城是一条纽带,把那些热爱长城的人们连接在一起。
正午的烈日之下,我们来到峡口古城。向西北远望,汉明长城蜿蜒而去,历史的沧桑之感扑面而来。
峡口地处焉支山北麓,是中原通向西域的咽喉,更是甘凉古道的一道天然屏障。唐代诗人陈子昂曾这样描写这一甘凉古道的咽喉:“峡口大漠南,横绝界中国。”董耀会说,峡口古城作为河西走廊通道当中的重要节点,是汉明长城的重要城障,不管是行人还是驼队都要从古城穿行而过,这里是古驿站所在地。
古今中外这些来来往往的人群中,董耀会和陈淮屡次提及一个叫艾黎的新西兰老人,他对丝绸之路上的风土人情和山丹长城一往情深。陈淮说,艾黎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长城边一住就是许多年,还将自己收藏的3700多件文物捐赠给山丹,“如今,山丹县博物馆藏有的国家一级文物唐代胡腾舞俑就是艾黎捐赠的。”
“要充分认识山丹长城在全国长城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把这个重要资源保护好,给子孙后代传下去。”董耀会对山丹县的长城资源非常珍视,他说,当年徒步长城时,山丹军马场让他印象深刻,“汉将霍去病西征匈奴,过焉支至祁连,就在这里屯兵养马。”
事实上,山丹县对长城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019年,峡口古城所在的山丹县老军乡峡口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行的山丹县汉明长城保护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毅告诉我们:“山丹县启动了三维数字化项目,利用遥感测绘技术和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峡口古城遗址进行三维重建,让这座古城获得新生。”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陈淮比原来更忙了,他时常陪同世界各地的友人赴峡口古城,考察山丹及周边的长城,给他们讲述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故事。
如今的山丹,汉明长城已成为文化交流、经济发展的纽带,古丝绸之路正呈现出崭新的发展新前景。“要把长城资源活化,服务今天的经济文化生活,让长城沿线的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董耀会说,这也需要更多像陈淮这样的人。(河北日报记者 崔立秋 韩莉 田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