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 ——在秘色中遇见家国情怀

东南形胜,人文荟萃;吴越文化,赓续千年。

五代十国时期,杭州临安人钱镠,平定两浙,封国吴越。

他为“人间天堂”杭州奠基,既有“保境安民”的爱民之心,也有“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浪漫之情,更是留下了充满人生智慧的治家之训。

跨越历史长河,吴越印记早已深刻融入这方水土。

不久前,位于临安的吴越文化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这是国内首个吴越国史专题博物馆。

图片

6200平方米的三层展厅,依托临安丰富的吴越国考古遗迹和文物资源,重磅开启了“吴越千秋——五代十国时期的东南乐土”主题展览。

350件(套)展出文物中有150件一级文物,其中众多秘色瓷珍品首次面世。观众来到这里,可以一览吴越风华,感受“夺得千峰翠色来”的秘色之美。

2003年7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指出:“浙江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浙江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融会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特质,兼具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长处,融合了吴越文化与中原文化之精髓,反映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激荡。”

吴越文化到底是什么?其中,既有以家为根、祖训传世,孕育钱氏千年望族的家训文化,也有以城为业、扩城兴市,奠定杭城千年风貌的营城理念,更有以国为本、善事中国,开创江南千年繁华的保境安民策略。

文化的传承需要有与时代同频共振的精神内核,吴越文化对今天的我们依然影响深远。钱氏后人整理而成的《钱氏家训》,将修身、齐家、治国融合为一体,以地域及家庭为单元,构建涵盖大中华格局的家国情怀。它既是历史的遗产,更是现代的财富,影响深远,利在千秋。

图片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钱镠这句话温暖了千年 背后藏着深深的家国情怀

秋日的临安功臣山,林木葱郁,山下是碧水潺潺的锦溪,缓缓注入青山湖中。

锦溪之畔,全新开放的吴越文化博物馆依山而立,宛如一条卧龙。

当年,吴越国王钱镠正是从这里出发,走出大山,在烽火连天的唐末五代,出身武夫的他,凭着高超的政治智慧,维护了两浙的安宁,保障了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最终缔造了“一剑霜寒十四州”的宏图伟业,人称“钱王”。

图片

吴越千年。一千多年前,钱镠建立了吴越国,同时也开创了传承发展至今的吴越文化。纵观长三角文明史,无数灿若星辰的文化宝藏中,吴越文化占重要一席。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不到百年时间,却在区域历史上留下“国强民富”的美誉。因其始终奉行“保境安民、善事中国”的政策,开辟了一片净土、护佑了一方百姓,而家国情怀便是其在动荡乱世中的立国之本。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到吴越王钱镠的家国情怀,《十国春秋》中记载了他给夫人写家书的故事。

钱镠不仅是一位好君主,还是一位深情的丈夫。这一年,钱镠的庄穆夫人吴氏回临安娘家省亲了。她不在身边的日子,钱王很是思念。一日,从繁忙政事中抽身,钱王轻装带着几个随从便出了杭州的宫门,来到凤凰山下,见西湖堤岸草长莺飞、桃红柳绿,触景生情,难掩心中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回宫提笔写了一封家书:“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思是,亲爱的,春天来了,田间小路上的花都开了,你可以慢慢往回走了呀。仅仅9个字,但纸短情长,浪漫了千年。

图片

北宋熙宁年间,苏东坡任杭州通判,当他听到“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乡间歌谣时,颇为感动,诗兴大发,以此为题赋诗《陌上花三首》:“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遗民几度垂垂老,游女长歌缓缓归。”他还在诗的开篇将“王与王妃”的爱情故事记录了下来。

于是,在这位“顶流”大文豪的加持下,这句话和这个故事就这样“出圈”了,被历代文人雅士们的不断作诗吟诵和扩散,流传至今。

图片

这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情话之一了。

清代学者王士祯也曾对这封绝世情书给出了高赞评价:“钱武肃王目不知书,然其寄夫人书云:‘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不过数言,而姿致无限,虽复文人操笔,无以过之。”

这独属于中国人的一份浪漫,看似云淡风轻,却又刻骨铭心。

不少文艺青年的网名都用过“陌上花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句温暖了千年的话,就出自杭州,出自吴越王钱镠,一位铁汉柔情的君王,在他的心中,国与家,是饱含深情的脉脉相连。

图片

图片

《钱氏家训》世代相传

成就千年名门望族 让吴越文化根脉遍布长三角

骁勇善战的英武君王和陌上花开的柔情丈夫,正好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钱镠对两浙一带的贡献和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社会生活方面,还体现在精神领域。

据说,当年钱镠在当上一国之主后,便在临安故里建造豪宅,每次回乡都骑一匹高头大马,大臣和将士前呼后拥,排场十足。父亲钱宽对此十分不满,每次只要听闻儿子要衣锦还乡都会有意避开他。

钱镠意识到父亲的反常态度后,有一次只带几名随从低调地回家,找到父亲后恳求说明对他不满的原因。钱宽说:“我家世代以田渔过活,从未出过如此显贵之人。你如今为一方霸主,周围都是敌对势力,还要与人争利。我怕祸及吾家,所以不忍见汝。”钱镠拜谢了父亲的教诲,之后从政小心谨慎,力求保住基业。

这是钱氏家族史上最早出现的一份家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公元912年,在钱镠的治理下,江浙一带承平多年。60岁的他,对外地位尊崇,被后梁皇帝尊为尚父,家藏金书铁券;对内威信空前,修筑钱塘江海塘,疏浚西湖,江南地区可谓富甲全国,但他却异常清醒。钱镠给家人制订了八条家训,也就是后人所说的《武肃王八训》。

家训中,钱镠提到了江西钟氏、河中王氏、幽州刘氏等家族,家风不正、兄弟不睦,最终家族分崩瓦解,“子孙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家灭门”。

公元932年,钱镠一病不起,他自觉时日不多,趁着头脑尚清醒,便将子孙后辈叫到病榻旁边,向他们缓缓地作了一番训言,将自己一生的感悟,浓缩成了十条家训,被后世称作《武肃王遗训》。

相比之前的八训,《武肃王遗训》体现出的眼光更为长远。钱镠教育子孙后代化家为国,从一家的兴衰,论述到一国的兴亡,认为“家道和而国治平”。最后他口气严厉地说:“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家风,当鸣鼓而攻!”

现在世人看到的《钱氏家训》,是钱氏后人编选的。它的内容,根据《武肃王遗训》和《武肃王八训》的精神,综合了各地钱氏宗谱的家训内容,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后以格言形式加以呈现,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篇,从修身持家到为人处世,留下了众多广为流传的名句,这也是我国第一部“国家级家训非遗”,如今已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千多年来,《钱氏家训》在钱氏家族世代相传,钱氏宗族自古名人辈出,家族兴旺,有我国“千年名门望族 两浙第一世家”的誉称。钱镠之孙钱俶遵从先祖“爱兵恤民”“善事中原,维护一统”的遗训,在和同宗同族的北宋战争与和平的选项中,顺应时势,作出了“纳土归宋”的重大决策。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钱王后裔更是为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如钱伟长、钱学森、钱三强、钱正英、钱钟书等,国人一旦提起他们无不肃然起敬,高山仰止。

图片

在千年历史长河中,以临安为原点,吴越文化的根脉遍布长三角,影响深远。吴越时期留下的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它们不仅是精神象征,还是与我们朝夕相伴、一处处实实在在的生活地标。

除了作为吴越王钱镠出生地和归息地的临安,拥有无可替代的吴越国历史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传播和弘扬吴越文化的高地外,还有杭州的钱王祠、保俶塔、雷峰塔、六和塔、飞来峰造像……都是吴越国流传千年的文化遗产;嘉兴南湖烟雨楼、绍兴新昌大佛寺、上海龙华寺塔、苏州虎丘塔与沧浪亭……江南大地上的许多名胜古迹,也都刻有吴越文化的烙印。

图片

吴越文化留给杭州的财富,既有向海而生的生存智慧,勇敢无畏的不屈斗志,还有对外开放的拓展意识,更有崇文重教的人文气度,以及持续创新的不懈追求和崇尚统一的国家意识。

图片

这也许就是杭州的城市性格,每一次历史纵横的行走在路,都是阡陌之间的花开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