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苏州河上的船长啥样?这是上海作家徐策在他最新的创意特展当中给出的答案。10月27日,“钢笔淡彩:百年苏州河上的船——作家徐策创意特展”与“蝶话苏河湾—沉浸式移动剧场”共同向社会公众呈现。
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就此采访了“蝶话苏河湾”特聘顾问、上海作家、一级编辑徐策先生。
对于这次画展在开幕期间与话剧演出一同亮相,徐策对此向记者解释道:“《蝶话苏河湾》与苏州河钢笔画系列专题样式虽不同,其表现的对象或主题都是苏州河,两者高度契合,不期而遇,十分难得。画展既为剧场演出助兴造势,烘托气氛,也是舞台的一种视觉上乃至历史时空的延伸或补充。”
徐策从小就住在河滨大楼,对这位上海作家来说,他是在苏州河畔真正开始自己生命的旅程。“说起来,我和苏州河真的是缘分不浅,我是在家附近的一家医院出生的,但也有一些居民当年是通过助产士的帮助生在大楼里边的。”
徐策的画当中有苏州河,有小船,还有船民。他在展览现场指着部分作品向记者讲解自己和这些船的故事:
我小时候整天都在苏州河边走,当时河里的船数量还很多,特别是那些船发出的声音对我印象特别深刻。那时候苏州河很是闹猛,水上货运发达,河里的船就像高速公路的车子一样,船多到从浜南到浜北,两边都挤满了,甚至于你可以踩着这些船,从河浜的这边走到那一边。因为船多,交通艇会用高音喇叭指挥航道,有时候那些船要转舵。
当人力船慢慢退出历史之后,取而代之的是以柴油引擎作为推力的机驾船。这种船我也画到过,它是用马达放在船后,发出的声音非常响,估计是超分贝的。记得当时推开了窗门,我们都听不见自己讲话的声音。
潮水声、木橹声、螺旋桨声、水上交管的喇叭声此起彼伏,几乎昼夜不息。即便是到了深夜时,你还能听到这些船还在河里走着,它有一种节奏,也是历史的声音,现在这些声音都听不到了。
徐策的童年辰光就在这种生活环境下长大。
徐策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绘画,但工作以后一直和文字打交道。小时候,父母给徐策一支笔、一个糯米团甚至是橡皮泥,他就可以玩上半天。有一次,父亲带徐策去淮海中路,路上走失了。被警察叔叔带到派出所之后,才六岁的徐策要来了笔,在纸上迅速画了三座桥和一栋苏州河边的高楼。通过这些画面,他最后被安全送回到家。“这是我和苏州河特别贴近的一件事情,也是自己记忆非常深的一件事情。”
“当时的那些船已经看不见了,这些船到哪里去了呢?船都在历史里面,我现在的工作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挖掘,去进行各种求证。”徐策告诉记者。
这次展览的作品为钢笔淡彩。一开始,徐策想用白描笔法描绘。动笔前转念一想,对于绚烂的手机屏,单单白描之作未免太素,难以抓住眼球。于是,他便用自创并且渐已熟络的iPad指尖画,画了25幅彩色帆船图《百年上海船来船往——船中‘四大花旦’》,打了头阵。之后,徐策注意到书房墙上挂的英国十九世纪铜版画(复制品)。“它们似乎在齐声唤我,蓦地灵光乍现。随后,就尝试用钢笔淡彩的方式。冬去春来,苦夏中一笔一笔,画出《开埠180年上海远去的帆影船只》钢笔画的一个个系列,至今竟然多达75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毛时安留言说:“苏州河上的木船曾是苏州河上的主人,也是上海血管里的血脉,密密麻麻,给上海输送着生存的养料……船上生活的人们是一道流动的人间风景:拖儿带女、爱恨情仇……突然有一天,几乎彻底消失了,只活在记忆和图画中了。”
上海画家罗希贤也喜欢画船,他对徐策独具风格的钢笔画非常欣赏:
徐策的创意特展之“特”,是他选择了一个被人忽视或早已忘却的视点一一苏州河上的船与人以及两岸的都市风光。我作为一个热心于画“上海老底子”的风俗画家,对他的作品“心有灵犀”乃至“惺惺相惜”。这条从苏州缓缓流来的吴淞江,到了北新泾进入市区,被老百姓称为苏州河。开埠以来,这里演绎过多少动人的故事。
徐策先生是位作家,有很多关于上海和苏州河的小说。他亦多才擅画,能为自己的文章配画插图,这种意趣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这次特展,是“苏州河上的船与人”……,也相信这些画作会引起许多人的遐想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