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与汽车| 欧洲汽车转型之劫:源起美国,反噬美国?

全文2700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欧洲汽车制造商大众近期陷入低谷,销量持续下滑、成本居高不下,引发对美国气候政策的担忧。

02由于欧洲政客推行的不合时宜的气候政策,欧洲汽车工业深陷困境,预计到2040年可能削减50万个工作岗位。

03另一方面,欧洲车企在中国车企的竞争中毫无成本优势,中国电动汽车平均零售价仅为欧洲的不到一半。

04然而,美国大选结果将决定美国对气候变化的态度,目前拜登政府的气候政策受到美国内部反对意见。

05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美国脱碳速度都将放慢,但彻底开倒车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潘昱辰 编辑/高莘)距离2024美国大选只剩一周时间。作为大选的关键性议题之一,气候政策不仅是两党争论的焦点,也将决定未来数年美国乃至全球的气候议程走向,包括与之高度关联的汽车产业。
“欧洲汽车产业的困境是痛苦的证据,不过这个消息来得正是时候,至少能让美国人想清楚,他们是否想重蹈覆辙。”《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称,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大众近期的境遇,已经为美国的气候议程敲响了警钟,并将矛头指向拜登-哈里斯民主党政府执政期间的气候政策。
图片大众汽车集团 华尔街日报
欧洲敲响警钟
《华尔街日报》此刻发文,正值大众汽车集团近期陷入低谷:销量持续下滑、成本居高不下、首次关停本土汽车与零部件工厂、改变30年来本土不裁员承诺……而这也只是欧洲汽车产业的一个缩影,欧洲第二大车企Stellantis集团,以及福特等在欧投资建厂的企业也都作出了停止生产线或裁员的决定。
许多欧洲企业高层及政客都认为,大众汽车集团这一轮失败的变革的起因源自美国环保署(EPA)掀起的“柴油门”事件。2015年9月,EPA率先披露大众旗下柴油发动机涉嫌作弊,共有超过48万辆柴油车受到影响。随后,包括美国、欧洲多国在内的用户及政府均向大众发起诉讼,最终大众因“柴油门”支付的成本超过3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在担任加州总检察长期间,是气候环境政策的强烈支持者,并是导致大众因“柴油门”而遭受重罚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柴油门”事件后,大众成为了电动化转型最为迅速的传统车企之一。时任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主导了大众的MEB纯电动平台和ID.系列纯电动车,试图与当时势头正盛并有意进入德国建厂的特斯拉分庭抗礼。
与此同时,欧盟也在环保人士的压力下,于2022年6月通过至2035年禁售燃油车的激进计划,这进一步迫使包括大众在内的车企将大量资本转移到生产电动汽车上,但也遭到了德国方面的强烈反对。
欧洲汽车供应商联合会此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为实现电动化转型,截至2040年,欧盟汽车供应商可能不得不削减50万个工作岗位,德国自然首当其冲。
尽管如此,欧洲电动汽车的销售却持续疲软。欧洲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欧洲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43.3万辆,同比下滑2.6%;插电混动汽车销量为69.4万辆,同比下滑3.8%,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更降至13.1%。
图片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工厂金融时报
瑞银预计,因价格高、续航里程不足和充电不便,在2024年至2030年间,欧洲人将比预期少购买近900万辆电动汽车,并将203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从原先预测的960万辆下调至830万辆。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企业控制了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欧洲车企在与中国车企的竞争中毫无成本优势。
JATO Dynamics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电动汽车的平均零售价高达6.6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1.1万元),而同期中国电动汽车的平均零售价约为3.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4.8万元),不到欧洲的一半,更有比亚迪海鸥等售价低于1万欧元(约合人民币7.7万元)的车型。尽管不少欧洲车企也正在开发约2万欧元的廉价车型,但上市时间却远远不抵预期。
面对此情此景,欧盟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是效仿美国,简单粗暴地采取贸易保护手段。自2023年10月起,欧盟面向中国电动汽车发起补贴调查。直至今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终于宣告结束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为期5年、最高达35.3%的最终反补贴税。
除中国的强烈抵制这一歧视性政策外,欧洲主要车企也出于担心中方反制等因素,纷纷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随着中国对欧洲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中欧贸易纠纷也随之进入了新的阶段,而这对于已经受到沉重打击的欧洲汽车工业而言,更不是一个好兆头。
美国仍在摇摆
“这一切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政客们迫使车企销售消费者不想要的汽车。”《华尔街日报》认为,导致欧洲汽车工业深陷泥潭的根源,在于政客推行的不合时宜的气候政策。
那么在欧洲的"前车之鉴"下,美国的气候、能源转型又做得如何?美国总统候选人当真会受到欧洲电动汽车转型碰壁的影响,进而调整其气候议程吗?
气候政策一直是美国大选的关键性议题之一。在拜登的任期内,其先后主导推出了《芯片与科学法案》、《两党基础设施法》等法案,特别是《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以数十亿美元的税收抵免补贴鼓励新能源转型,同时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极尽打压之能。由于该法案的推出吸引了不少欧、韩、日制造业企业回流美国,被其视为任期内的最大政治遗产。
据高盛银行估计,如果下一届政府继续实施拜登时期的政策,到2030年,仅《通胀削减法案》一项就将产生超过3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4万亿元)的清洁技术公共和私人投资。
然而另一方面,在拜登的任期内,美国石油产量也继续飙升至新高。凯雷私人股本集团的杰夫·库里(Jeff Currie)甚至在英国《金融时报》举行的能源会议上表示:“在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世界变得更加绿色,而在拜登政府执政期间变得更加‘棕色’。”
图片今年9月,特朗普在佐治亚州发表演说 美联社
尽管对于《通胀削减法案》为首的拜登政府气候政策,包括共和党人士在内美国内部一直持反对意见。特朗普今年7月还表示,一旦当选将取消所有拜登时期的电动汽车政策。不过美国大选的观察人士普遍认为,即便特朗普当选,彻底废除《通胀削减法案》的可能性也不大。
能源咨询公司Boundary Stone认为,特朗普当选最有可能的影响,将是《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减免力度。但就在今年8月,有多达18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8月份宣布反对废除《通胀削减法案》,原因是该法案有近五分之四的信贷流向了共和党选区。如一位现任最高公用事业游说团体负责人的前特朗普能源部长就曾表示,他的首要任务是捍卫其行业的信贷。
此外截至今年8月,特朗普任期内增加的陆上风电场电力比拜登任期内增加了更多,部分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商受到了拜登时代利率飙升的打击。
咨询公司Wood Mackenzie则估计,到2050年,特朗普的总统任期将使美国能源转型投资减少1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万亿元),约为6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2.7万亿元),因此,即使特朗普当选,美国脱碳也仅仅是放慢速度,而非彻底开倒车。
而对于替代拜登参加本届大选的民主党候选人哈里斯,早年作为加州司法部长时便以激进的气候态度著称,曾起诉能源公司管道泄漏以及海上石油开发,并对大众“柴油门”实施严厉打击。在2019年首次参选期间,她支持禁止页岩水力压裂。一些环保主义者则认为,哈里斯的当选可能会推动比拜登更雄心勃勃的气候行动。
图片因汽车产业没落而萧条的美国铁锈地带 WEEK
但据《金融时报》报道,哈里斯在成为总统候选人后态度将比上次参选更加缓和,将同时接受清洁能源和化石燃料。她现在明确支持国内石油、天然气生产以及水力压裂,并公开支持核电和许可程序改革,这将使所有类型的新能源基础设施能够更快建设。
《金融时报》还注意到,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将于美国大选结束一周后进行,届时大选结果将会决定美国对气候变化的态度,而COP29本身的调性也会受到大选结果的影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