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做风口猪的时代,比AI进化得更快的,是用AI搞钱的新招儿。
前不久,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1327个AI美女屠版小红书”的话题,就让AI致富之火又在不少人心中死灰复燃。 整个事情,要从一则传闻说起,某大哥放言,自己用AI工具生成美女照片,在小红书做矩阵号,系统不但没有识别出她们是AI人,反而给了一波推流。更神奇的是,大哥一个人同时管理了1327个账号,直接统治了小红书颜值赛道。这逆天的效率,这惊人的成果,霎时在业内外引起轩然大波。紧接着,各个AI工具的公关软文开始满天飞,有说这位大佬用的AI工具是SD ComfyUI,又有说用的是FLUX......总之无一例外要加上“大佬自称”几个大字作为防伪水印。等各路软文飞得差不多,又有传言说,这位哥已经出来道歉,说自己纯纯吹水呢! 一时之间,咱也分不清大哥是真心道歉还是被请去喝过茶了。
若是真事,平台工程师们的脸要被打肿;要是假的,只能说AI圈营销人才还是多。
当然,对咱们围观群众来说,真假不重要,唯一关心的问题是:
对个体户而言,AI商业化最上道的场景在哪?答案当然是自媒体。玩自媒体的朋友们都知道,情色与擦边,是地球人亘古不变的引流捷径。早前想走这条野路子的人,纷纷在找“俊男靓女”的问题上被难住,后来有了美颜滤镜,好歹门槛变低了,但起步仍旧不容易,直到AI工具越来越好用,这条赛道就宽敞起来了。
当一部分阿巴阿巴的年轻人,还在用AI文生图工具发挥奇思以称霸愚人节时,比如,让达斯·维达下乡看望村民。
又或者是梦一下中国男足捧起大力神杯的奇迹场面!
△图源网络
另外一群专注搞钱的年轻人,已经开始用AI美女来掏人兜了!
他们用AI养自媒体号,狂发美女图片,走情感向内容,同时在抖音、小红书、视频号三端分发,快速起号。养矩阵号、带货、卖号,就是这套商业化的几大步骤。在抖音平台,AI美女账号瞄准的是下沉市场和中年男性。作为消费链鄙视链底端人群,中年男性的不受重视程度有目共睹,但比起与其他品牌和达人扎堆内卷电商高净值人群,这片市场却是AI美女的蓝海。
于是,当一个中年男人点开抖音,会发现一批面容姣好,身材傲人的AI美女达人,在屏幕的那边投来炯炯有神的目光,笑意盈盈地关心你冷了?热了?渴了?再给你推荐6.99元的打火机。 这些AI美女,有靠颜值的,也有靠情绪价值的,大多以半身形象出镜,主题总是直戳中年男人的痛点或爽点,例如“为什么现在很多男人,都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一个男人可以爱一个没有钱的女人很久很久”“如果你把男人晾太久,就算他再爱你也会选择离开”等等。 虽然是AI美女主播,但并不影响评论区有人送玫瑰,有人抱着搭讪的心思敲下“你好美女”。上个像这样把下沉市场的中年男性玩弄于鼓掌的商业模式,还是已经创出一片天的赘婿短剧,那它到底有多大的商业潜力呢?
拿昔日AI美女的代表账号“小姨妹”来说,立下80后单亲妈妈的人设,粉丝量高达110万,很多媒体扒过它的盈利情况:仅在今年2月,“小姨妹”共发布118条视频,销售额在7.5万-10万之间,而在去年12月,销售额则达到25万-50万之间。也就是说,依靠AI的强大生产力,该账号媒体能发布大约10条视频,每条视频产值近1000元,且平台上存在不少这样的账号,辛苦选品实拍的底层达播听完哭晕。然而,随着吃螃蟹的人越来越多,这行也开始内卷起来。再去看“小姨妹”账号,已经转型做了短剧切片,大概是卖号退场了。与此同时,小红书上的AI美女,大多走的是颜值路线和生活方式内容。账号整体的精细度和逼真度都远高于其他平台,但商业模式大差不差,概因平台的主要受众是女性,账号要吸足女粉,才能卖出好价。
用AI做自媒体,除了矩阵起号卖号之外,还有博主是真用AI来卷内容,随处可见的鬼畜视频和创意视频,卷到头部的博主们个个武艺高强,风格自成一派,比如,喜欢把产品和LOGO调到最大的AIGC博主“土豆人”,已成为奢侈品AI广告的御用合作方。
除了自媒体,野蛮生长的个体户们,还摸索出了不少用AI赚钱的门路:有自己开发AI工具的,有用AI辅助做跨境电商的,有用AI做设计图的,还有用AI“复活”去世亲人的.....拿AI矩阵起号来说,听起来很简单,看起来也很容易变现,但真相确实如此吗?首先,无论是各路账号鼓吹的AI美女,还是叫卖最多的AI喵喵,目前的变现思路依然初级,大都是养成熟号之后再卖给商家。它能广泛存在的原因是,很多平台对变现功能和权益会设置门槛,比如小红书蒲公英计划的门槛是1000粉丝,抖音得1000粉丝才能挂车,商家需要熟号,才能最快解除基本阻碍。 但是用AI养号,内容是很大的短板,依靠美女照片和低质内容转化来的粉丝,大多商业价值较低,消费力不足,很难为接手的商家带来实际收益;其次,矩阵起号的风险较高,要时刻防着被平台打击风险,一不留神就会被封号;更现实的是,越多人加入,AI起号越内卷,成功率更低。
细想之下,这并非靠AI赚钱的长久之计,只是少部分人先迟到的红利。
而在互联网上大肆疯传的案例,也不是凤毛麟角,或者是割韭菜的营销手段,
毕竟,迄今为止,AI商业化最早也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无它,唯卖课尔。春节水暖鸭先知,风口来了先卖课!堪称是万年长青的致富途径。
这套变现方式,以“课程+社群运营”为载体,资源方负责投流,课程主理方负责运营和销售转化,课程内容方负责具体指导,知识产权方享有分账,四方协力做大做强。
△AI最火的两个话题:课程&搞钱
更重要的,只要社群运营起来了,还可以客群资源包转卖,今天还在搞AI培训,明天就喜提web3成长课,换个割法罢了。 这套方法屡试不爽,还要归功于当代年轻人普遍有风口焦虑,生怕自己错失任何一条财富快车道,由此衍生的知识焦虑,为市场培养了一茬又一茬鲜嫩的韭菜。尤其是那些已经烂熟于人心的箴言:“你赚不到认知以外的钱?”“基于新知识应用而形成的‘AI经济差距’会逐渐扩大。”而卖课机构或者卖课博主,通常会打造1到2个成功样板,来不断地对潜在受众们洗脑,不走心的可能是直接P图或者挪用其他账号的数据,以此来为自己的课程背书。
一边是日渐加深的恐慌与焦虑,一边是近在眼前的财富诱惑,韭菜们只能靠怒砸9.9元,99元,999元,甚至9999元来平衡心态。有多少人因此搞到钱不清楚,打开黑猫投诉搜索“AI带货”、“AI起号”等关键词,控诉的声音还真不少。割韭菜的手法和套路极为常见,但是架不住上头的人们前赴后继地掉坑。毋庸置疑,掌握AI工具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很重要,它意味着生产力的提升,意味着与时代发展同频,但听信某些机构的营销,试图买几节AI课程来快速搞钱,实是异想天开。
在信息爆炸、知识泛滥的时代,利用搜索引擎,动动小手,现成的课程就摆在眼前,整合好的课程能顺手就挂咸鱼转卖,省下来的课程费还攒起来做第一桶金。
等等,真要学会了,拜托少整点AI美女和AI俊男。
设计/视觉:L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