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新语 | 许湘悦: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

图片
图片


关键词:未名新语


编者按

五湖四海燕又至,未名湖畔启新章。新秋之际,又一批心怀梦想的学子将齐聚燕园,书写他们的青春故事,百廿有余的北大也因此活力无限。追梦途中,他们曾意气风发,也曾消沉低首;他们有师友的陪伴,也有梦想的指引。在此,我们与你分享“未名新语”,见证新燕展翅翱翔,畅想无限未来!



个人信息

图片

学生姓名:许湘悦

毕业中学: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当“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如期而至,看着那庄重的“大学堂”,我的思绪和记忆如电影回放一样,一帧帧,点点滴滴呈现在眼前。


从小时候父母带我旅游时模糊的北大印象到悄悄埋下“燕园梦”的种子,从北大暑校到博雅塔未名湖,从东北边陲小城到首都北京,寒窗数载,心之所向,如影随形的梦想变得越来越清晰。 


寻梦——我欲穿花寻路

图片


犹记得小学时每天晚餐后窝在沙发一角,白炽灯光下氤氲淡淡的书卷气;初中时周日下午坐在窗边阳光斜斜地拍在书页上,留下渐渐生长的日影;高中时的午夜点着床头灯掐着表奢侈地吞咽最后几页墨黑的文字……阅读于我逐渐由被动的要求转变为主动的需要。随着向内的输入与丰富,向外的输出的欲望也愈加强烈。于是,文学,成为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即使文笔非常幼稚,我仍然会把写的每一首小诗装订成册。


那时的我想从无法拥挤的人事里开辟出独属自己的宇审,却往往陷入虚空,怀疑日复一日的存在到底有没有价值。反复的时间,熟稔的空间,不得不做的试卷,还有可有可无的社交。有时真的很渴望从这样没劲的重复中离开,但若是真的有一天从满是书本的桌子上起身后,却又对迎来的另一个世界一无所知。这样也不错,我总是这样给自己打气,然后继续循规蹈矩。


是了,作为一个四五线小城市的孩子,没有优越的教育资源,也没有天才的智商,连付出的努力也微不足道,我有什么理由去追求那个说不出口的梦呢?


直到高一期末的时候,同校的学长学姐考上了北大清华,我才恍惚间意识到,好像,那个梦也不是那么触不可及。于是,小小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那个夏天,我站在操场中央,在众人的哄笑声中,大声地说“我要考北京大学” 。看多了武侠小说的我,那一刻觉得自己当真是英雄侠客——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少年人应有这样的豪气,不是么?


绘梦——春风引路入京城

在2022年,成绩还可观的我参加了北京大学考古学暑期课堂,在福建安溪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学旅行。对于小时候的我来说,北大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我仅仅知道那是全国最高的学府,是我应该为之努力的地方,却也是我触不可及的存在。而这南国之旅,却让那场名为“燕园”的梦逐渐清晰。


图片


而后来高二暑假的暑期学堂,更让我领略了燕园的别样风采。还清楚记得,飞机穿过薄薄的积雨云,向雨后的北京俯冲。我忽然感到身边的一切是那么不真实。从鸭绿江畔到北京,用十二年走完的遥远,抵达的一刻,雨水浸润的泥土气息模糊了时空,记忆里无数个下过雨的夏天午后,穿过厚重的书页与堆叠的试卷重合于盛夏的燕园。与同学漫步在这小小的园子里,未名湖畔的欢声笑语,体育馆内的多姿多彩,教学楼内的群英荟萃,每一位学长学姐都是那样的友善真诚,每一位教授都是那样博学多才,每一位同学都是那样亲切热情。


其实北大感动我的地方有非常多,这方小小的园子里面孕育出这样多有趣而高尚的灵魂,让我在这里面感到温暖备至。而这样的温暖其实不独属于我一人,而是一种洋溢在整个园子中的一种包容的气氛,每一个人都能找到和自己相似的灵魂,让灵魂永不孤单。而每每让我心潮澎湃的理想主义和家国情怀更不必多说,那红楼,那白塔,镌刻着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与未来。不到一周的暑期课堂,却改写了我的人生。从北京回到通化,我一笔一划的在本子上写下“北京大学”,庄重的仪式感背后,是勇气与决心。


图片


追梦——每依北斗望京华


梦想发出提问,行动即是答案。我深知,作为一个并不那么优秀的小城姑娘,想要抓住那个梦想,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租下自习室,在十一点四晚放学后仍然继续刷题、复盘;每天拿着习题每个办公室跑请教老师……不计成本地投入、堆砌,我不断对自己说,相信相信的力量。每当疲惫与压力交织而来,我便抬头看看书架里的那张来自北大的明信片,力量便油然而生——坚持,果然是最伟大的品质。惶然而又茫然的我们在敬畏与期待中迎来又送走了一模、二模以及N模,每根神经都被冷酷无情的现实锤炼得紧不可摧,不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情,还是习惯了信手涂鸦的诗意。在这个来去匆匆的季节里,一切敏感纤细都是奢侈,徒留无数次的激扬在无数次的颓丧下摔得头破血流。每个人比昨天更加明白理想和现实之间那不可逾越的鸿沟,同时也比昨天更加拼命地努力挣扎。


曾经热爱的诗歌创作也被迫让路,我在自己的诗集封皮上写下——每依北斗望京华。京华远吗?也许一个小时的飞行距离算不了什么;但京华近吗?或许只有日日夜夜的长途跋涉才能让我接近它分毫。但我愿意,书柜里的一抹红色,如一道若有若无的光,是心中遥远却坚定的渴望与梦想。正如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说,幸福是圣洁,是日高日远的觉悟,是不断的拷问与扬弃,是通过苦恼的欢欣。或许,我们都曾经历过学业上的坎坷磨难,经历过生活上的忧郁伤感,但我们只要享受着这份高贵的苦恼,终而会获得宝贵的欢欣。


圆梦——“一日看尽长安花”


日子在一次次的考试中过去,一直激励着我们的龙虎榜不断刷新,时间线慢慢延长,毕业典礼的人声鼎沸很快过去,高考很快来临。高考重要吗?当然。重要到它可以改变你的一生。可它又没那么重要,它只是你人生中大大小小历练中的一个,无论分数,无论排名,你永远是优秀的自己。


我不记得高考题目或难或易,也不记得当时紧张而兴奋的心情。


我只记得进考场前每一位老师的拥抱,记得在考生中传递的“一举夺葵”;记得所有人都进场,只剩下仍拿着政治错题不肯松手的我。


我只记得手腕上一直不肯摘的、被每一位老师都亲切抚摸过的“高考必胜”,记得与书记、老师用力的击掌,记得在考场楼梯上最后询问同学们的知识点。


我只记得高考考场上带着微汗的手心;记得铃响后陡然放松的心情;记得考完政治后蔚蓝的天空,记得飞奔出考场时家长欣喜的笑容。


我只记得考试前紧张地不行,小丁刘哥为我提供的情绪价值;记得担心害怕时秀杰赐予我的力量;我只记得华遥学姐从燕园送来的独一份的祝福,记得李佳伦学长和马铭驹学长对我说的“轻松拿下”“你永远无敌”;我只记得爸爸妈妈为我忙前忙后事无巨细,记得姥姥姥爷在考场外偷偷陪伴的身影和出成绩后爷爷奶奶的泪流满面。


其实我什么都不记得了,我只记得,爱我的你们,和爱你们的我。


三年的时间里,能够归入“青春”一词的事情似乎并不算多,没有喧闹的故事、特别的情节。留在记忆中的,只有在书本前抬头时透过班级的窗户看到的一场又一场日落,操场上吹过的夏日晚风,教学楼旁飘散的杏花花瓣,以及小农场里的绚烂花影。一切温吞的、缓慢的,却在转瞬间改变了。翻看了高中全部的信件、诗歌和日记,青春的一部分侧面被展开,奇妙地感知到一种重逢的幸福。看着蓝天白云想问一句,如何跟自己漫长的青春期告别呢?如何轻轻挥手走向成为大人的路途?时常说这几年的关键词是停滞,其实也不是,横跨过青春的险关,度过数个热烈的夏日,便又是新的夏天了。


在新的夏天,我迎来了自己的盛大的梦想。


而圆梦之后,是更广阔的天地、更漫长的旅途、更遥远的朝圣。



来源 | “吉聚燕园”公众号,内容有修改

供稿 | 许湘悦

编辑 | 徐华遥

审核 | 王延辉、孙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