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价暴涨330亿!温州首富真赚钱


















昨天
2024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
张一鸣次成为中国首富
温州青山控股的项光达
以670亿元财富居第50位
跻身百强大名单

2024胡润百富榜:


张一鸣第一次成中国首富


10月29日,备受瞩目的2024胡润百富榜正式发布。今年共有1094位个人财富达到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家上榜,相比去年减少了12%。
上榜企业家的总财富也呈现下降趋势,比去年减少了10%(2.4万亿),降至21万亿元。

图片张一鸣 资料图

字节跳动41岁的张一鸣财富比去年增长1050亿元,以3500亿元第一次成为中国首富,他是过去26年来第18位中国首富,也是第一位“80后”白手起家的中国首富。凭借旗下的抖音、TikTok等短视频平台,张一鸣带领字节跳动成为全球最大的独角兽。
70岁的钟睒睒财富比去年缩水1100亿元,以3400亿元让出坐了三年之久的首富位子,位列第二。

图片


从财富来源看,工业产品、消费品、大健康、房地产和食品饮料是上榜企业家的前五大财富来源。这些行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为众多企业家提供了广阔的财富增长空间。 

在地域分布上,上榜企业家最集中的城市依然是北京、上海和深圳。香港和杭州分别以82位和68位位列第四和第五。 前十名企业家的平均年龄为65岁,比去年增长了4岁。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和粤商在前十名中的数量持平,各有4位。浙商包括钟睒睒、黄峥、丁磊和马云;粤商则包括马化腾、何享健、李嘉诚和李兆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331位企业家的财富比去年增长,其中包括54位新人。

图片宗馥莉 资料图

此外,女企业家占比下降1.9个百分点,至23.5%,去年25.4%。其中超过七成是白手起家的。娃哈哈接班人42岁的宗馥莉取代邝肖卿成为中国女首富,财富810亿元。

身家670亿元


温州首富还是他


在2024胡润百富榜中,温州的青山控股项光达以财富670亿元排名第50位,跻身百强大名单。

图片

不仅如此,较去年340亿元身家,今年项光达的财富几乎涨了一倍,显示出其强大的财富增长能力。

图片

项光达一直在钢铁行业耕耘布局。
1986年,28岁的项光达在温州海洋渔业公司机修车间里面担任车间主任,两年后,他放弃了人人艳羡的国企“铁饭碗”。他用亲朋好友凑的几千元钱,开了一家专门做汽车门窗的工厂。

图片

项光达发现,生产汽车门框要比普通门窗更赚钱,于是成立了瓯海汽车门窗公司。当年,他的大客户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不到两年时光,项光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如果一直给汽车厂做门窗配套,项光达或许会成为一个发达的温州小老板,但永远不可能是今天的青山控股。
转机出现在1989年。项光达与一汽集团在温州合作建造5万吨汽车轮辋钢(俗称轮圈)项目——这是一个轧钢项目。因为多种原因,项光达和亲戚们一起商量,决定停止汽车门窗业务,自创品牌开始生产钢材。
1995年,项光达、张积敏等股东合伙创办的“浙江丰业集团”成立,这是温州第一家炼钢企业,同时也是我国第一家生产钢铁的民营企业。这一年,也被称为青山控股的起步之年。
由于种种原因,1997年,张积敏、项光达与另外两名股东退出了浙江丰业集团,并在此后成立了浙江青山特钢有限公司。汽车门窗当时在国内还是空白,产品一经推出,上门来要求订做的人络绎不绝。

项光达确踩中了风口。从1992年到2009年,国内诞生了一万多家民营钢厂。

不过,还没等到青山钢铁出名,从2005年开始,国内钢铁产能过剩,大量钢厂倒闭,剩下的不是搞房地产,就是搞金融。
在整个钢铁行业都被唱衰的时候,项光达却咬着牙,在2009年去印尼买矿。
他想保住“青山”,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这成了他翻盘决定性的一步。
他用重金抢下印尼4.7万公顷红土镍矿。在不锈钢的生产中,耐高温腐蚀的镍金属,成本甚至能占一半以上。买下红土镍矿后,项光达避开了国内钢铁利润率4%的激烈竞争,从成本端打开了新局面,从镍矿开采和加工入手,节约了不锈钢生产20%-30%的成本。

图片

项光达随后几年在印尼、印度、津巴布韦等海外各国四处买矿,尽管买镍矿最初的动机是守住青山钢铁,但随着掌控的镍越来越多,他一步一步逼近了“世界镍王”的位置。

在2021年,一个成立仅3年的电池企业和宁德时代、比亚迪出现在了同一张榜单里——中国动力电池装机Top10。排在第10的瑞浦能源,是项光达掌握的青山控股集团旗下的公司之一。

图片

另一家同属青山控股集团的兰钧新能源主攻高镍无钴方向,两家电池企业都站在了青山集团前期积累起来的镍优势之上。

在外人看来,这个温州企业家,似乎守得“青山”在,无往而不利。

项光达说过的为数不多足够强势的话里,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每做一个行业,就要成为这一行的中流砥柱。”

当他每次被问到,在一个行业里走到最前有什么诀窍时,他的解释总是相似的:“印尼工业园,前期建设要5年,投产后还要亏损7年,很多企业现在已经没耐心做这种长线投资了。”

图片

青山总部大楼

项光达的故事其实很简单,没有华丽的情节转折。30年来,他只是在每一个不起眼的节点上,选择了坚持和深耕。


来源: 胡润百富官网、时代财经、澎湃新闻

封面来源网络,与本文无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