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话精准营养,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 2024CCNC在京召开

肌少症、糖尿病、营养不良……这些看似常见的健康问题,却与营养息息相关。

在健康中国战略全面推进下,我国临床营养学科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0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年会召开,众多临床营养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精准营养治疗,助力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这一会议不仅凸显了营养在健康领域的重要性,而且彰显了我国在临床营养学科方面的进步和成就。

图片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深刻变革,营养治疗研究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史盛丰分析认为,我国临床医学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已构建起以医疗膳食管理、营养相关疾病、营养饮食疗法、营养评估、营养诊断与干预、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为核心的学科框架。在疾病管理中,营养治疗的地位已从辅助手段提升为核心策略,其对于预防疾病、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以及加速康复进程均具有显著意义。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推进,我国临床营养学科正迈入快速发展的新纪元。面对这一历史机遇,史盛丰提到,广大临床营养工作者需紧抓时机,持续加强学科建设、能力提升和团队协作,共同应对并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学科影响力不足以及研究深度与广度有待提高等挑战,进一步推动临床营养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与地位得到显著增强。
图片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张抒扬指出,营养是健康的基础,对国民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一直遵循传承、规范、交流和创新的宗旨,在营养医学领域深耕细作,从政策制定到技术交流,从科研创新到人才培养,始终引领行业发展,推动学科规范化、快速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使更多患者受益于临床营养治疗。

在中国医师协会的支持下,在于康主任多年来的坚持与推动,全国临床营养界共同努力,开展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率先建立了符合国情的医院膳食管理制度,制定了国家卫生行业标准,大力提升了营养及事业整体水平,不断扩大临床营养专业在医疗行业的影响力。

图片

大会主席、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康表示,当前,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要求营养医师从精准营养和主动健康角度出发,将临床营养融入整个医疗诊疗过程,系统提升全国临床营养的整体水平和工作能力。

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和国民营养计划中的临床营养行动,完善临床营养工作制度、诊疗规范及营养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师和专业人才。

一直以来,委员会积极推动科普人才培养和科普规范建设。其中,2024临床营养科普行动暨第七届临床营养科普大赛收到超过300篇投稿。在2023年分支机构评审中,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获得95分,被评为中国医师协会优秀分支机构之一,在90多个优秀分支机构中位列第十三。


专家观点荟萃 助力行业发展


在接下来的主题报告中,与会专家们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在营养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分享了各自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宝贵经验。

图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慧李欣慧在《为什么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指出,患者知情权签署同意就是以保障患者自主决策为核心目的。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进行《食养是良医一食养指南解读》报告时提到,膳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成本低、收益高,是最佳的慢性病防治策略。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齐玉梅分享了《推动临床营养专科能力建设思考》,表示要推动建立覆盖“疾病-营养-疼痛-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综合诊疗模式。

在作《临床营养科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报告时,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教授郭淑岩分享了一组数据:目前,全国89.3%医院已设立营养门诊,在设立营养门诊的医院中,有77.2%医院属于独立诊室。

北京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朱明炜作了《胃肠功能障碍的评估与营养干预》分享,并指出微生态治疗有益于维护胃肠道功能,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及后生元都可有效恢复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

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李增宁则在《营养诊断工作流程与规范》中区别了营养诊断和医学诊断:医学诊断描述了一个疾病或器官或身体系统的病理状况,只要疾病还没治好,其医学诊断就是不变的;但营养诊断随着患者反应而改变,是为了确定和描述特殊营养问题,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营养专业人员的营养干预被解决或改进。

于康在《基于代谢老化循环的肌少症医学营养管理》分享中指出,积极老龄化背景下人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营养异常(包含营养不良),其中肌少症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关系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胡雯对《老年患者家庭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解读中提到,65岁以上人群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社区老人5%~10%,住院老师20%~40%,养老院老人高达50%。

“精准营养一定是糖尿病营养管理的未来和方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在《糖尿病的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中如是表示。

“DRG/DIP2.0时代,营养相关诊断代码写入病案首页至关重要。”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陈伟分享了《DRG模式下应用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营养不良诊断》,并期待营养不良诊断在DRG模式下全面发展。

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马向华在《低GI饮食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分享中指出,低升糖指数饮食(LGI)可以减少餐后血糖及胰岛素的分泌,有利于改善与高血糖及高胰岛素血症相关的疾病:如DM(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肥胖(LGI食物易产生饱腹感)、高血压、血脂异常、CVD、PCOS、肿瘤等。

排版:张晶

编辑:杨瑞静

审核:秦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