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32次!这是魏源送委员开展跨国科教援助的纪录

图片

魏源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













“我刚从斯里兰卡回来。”记者联系采访时,魏源送脸上还带着风尘仆仆的疲倦感。“这已经是我第32次的斯里兰卡之行了。”
图片
△二○二三年十二月魏源送在斯里兰卡北中省农村调研。(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0年,32次,这是作为科技工作者开展跨国科教援助的纪录;也是中国大力推动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缩影。

当地百姓喝上“放心水”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这个节点对魏源送来说也意义非凡,这是他与斯里兰卡结缘的十周年。
2013年,魏源送收到了斯里兰卡国家供排水委员会总工程师维拉高达( S.K.Weragoda )博士的求助。维拉高达曾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官员和专家组织的水与卫生培训班,当时魏源送正是膜技术的授课老师。
在信中,维拉高达博士提出,希望中国科学院帮助解决斯里兰卡饮用水相关的不明原因慢性肾病(CKDu)问题。
数据显示,自1990年以来,斯里兰卡CKDu患者高达4万余人,每年约1000人因此丧生。其中,中年男性患病比例高,一旦患病就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只能靠费用高昂的透析维持生命。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该病与当地百姓饮用的地下水水质高度相关。了解这一情况后,中国科学院决定由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牵头,联合院内外数家科研机构,推动中斯合作解决CKDu问题。
2014年8月,魏源送第一次踏上了斯里兰卡的土地。
然而,虽然当地有迫切需求,但合作初期并不顺畅。
“斯里兰卡地理位置很重要,很多发达国家的科研人员也曾在那里开展科研工作。但很多时候,研究人员考察一番,发篇论文就离开了。”魏源送回忆,他刚开始的几次考察也变成了“囧旅”——由于是非正式访问,当地政府部门并不重视,也不提供任何帮助。魏源送和同事每天都要租车颠簸五六个小时到CKDu病区考察;冒着酷热,挨家挨户走访,召集村民询问病情,很多时候遭到冷遇。想要实地采样却被不明就里的村民阻拦,费尽口舌却只落得满身蚊子包,一天下来甚至喝不上一杯水……
几次考察结束回国,同事们知道了他们的遭遇,纷纷劝退:“还有那么多其他项目,不要在这儿耗费精力。”
但看到当地实际情况,怀着想帮助人的真心和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魏源送和同事坚持了下来——他们频繁往返斯里兰卡,一次次细致考察,认真研究,针对实际情况设计解决方案……
2015年3月,魏源送在阿努拉达普拉对一户CKDu患者家庭进行调研,当要离开时,一位老人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并用僧伽罗语对他说了一句话。随行的斯里兰卡合作伙伴告诉他,她的意思就是“你像我的儿子一样”。“虽然当时没听懂,但我能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情谊。”魏源送说,“他们通过我们的努力感受到我们是真心想帮助他们的。”
经过科学研究,2017年9月起,中国科学院采用纳滤、电渗析等技术,通过联合研究和企业捐赠等方式在斯里兰卡CKDu病区建设了多处饮用水示范工程,为当地5000余名村民和1300余名小学生提供了安全饮用水。
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治理效果也得到了斯方认可。
2023年4月,魏源送收到了一封信。牛皮纸信封上印有辗转多地的邮戳,密密麻麻的斯里兰卡僧伽罗语字母后,附有全体村民的亲笔签名和手印。信中写道:“尼迪亚(Nildiya)村自纳滤饮水站启用以来,当地CKDu患者明显减少,周边越来越多的村民到那里买水喝。衷心感谢魏源送教授的帮助,我们终于喝上了放心可口的饮用水……”如今,这封信就珍藏在魏源送的办公桌中,每当打开抽屉看到,他心中总有一股温暖充盈。
如今,斯方已经在CKDu病区大面积推广饮用水改善工程,建设了1000多个饮用水站。
项目的成功也助推了两国之间的各项合作。
2015年3月,在中、斯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城市发展与供排水部合作备忘录》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同时,该援助项目先后于2016年、2023年两次列入中斯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已成为中斯科技合作的旗舰项目。
2016年,中国—斯里兰卡水技术研究与示范联合中心(中斯水中心)成立,2017年,斯里兰卡专门成立了国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心工作。
2021年,中国商务部援建的中斯水中心科研综合大楼正式启用,并于2022年5月,被确认为国立研究机构,提出要在此打造斯里兰卡一流的水与环境科教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技术传播中心。
与以往的援建——移交模式不同,该中心建设后并没有随着项目移交而结束,而是新合作的开始,2023年12月中国科学院与斯里兰卡供水部、佩拉德尼亚大学签署了三方共同运行管理中斯水中心的协议,中国科学院聚焦学术引领与指导作用。中斯水中心已获得斯里兰卡多个相关部委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双方签署了6份政府级、研究所级双边合作备忘录,建立了1个国家级和1个院级合作平台。
在此过程中,魏源送全程参与了该援助项目的建议、可研、立项、设计、建设、验收等,并充分发挥了指导、协调、执行等作用。
“经过多年合作,我们已经打好了从0到1的基础,今后的合作一定会从1到无穷……”魏源送告诉记者,2024年7月,在中斯水中心科研综合大楼里,第九届中斯联合研讨会召开。今年研讨会的讨论内容从水科技合作扩大至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参与人员也从中斯两国科学家扩展到包括美国、加拿大、马尔代夫等近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

科技合作成为两国外交“使者”

10多年来,魏源送和同事们已经成为中斯之间的友好使者。如今,他们每次到斯里兰卡,斯里兰卡供水部部长和常务秘书都会安排时间见面,并就双方合作进展和行动计划进行深入研讨。斯里兰卡供水部在制定水与环境政策时,也非常愿意听取中国科学院水治理专家的意见。他们还协助促成了两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
在魏源送看来,水与环境问题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和重大民生问题。多数国家目前缺乏解决问题所需的技术、资金、人才和产业支撑。而中国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
2022年9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上,魏源送曾代表北京科协发言,以“享有清洁饮用水是一项基本人权”为论点,向世界各国的参会代表介绍中斯水科技合作成果。
魏源送提出,中斯合作创新了国际合作模式,在合作中始终坚持“凡事商量着办”的办法,不仅“授人以鱼”,还“授人以渔”。通过采用“人才培养—科教援助—企业落实”的新型模式,一方面培养了知华友华的人才,另一方面把我国饮用水技术输送出去,为斯里兰卡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斯里兰卡年轻人来中国学习;同时,魏源送和同事们的工作为斯里兰卡源源不断地培养了许多本土科技人才。
据统计,仅中斯水中心,2015—2023年间已为斯里兰卡共培育了66名水与环境、肾内科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的专家、43名研究生。魏源送课题组两篇中斯合作的CKDu相关研究论文分别在2023和2024年获得了斯里兰卡总统科学奖。
中斯水中心培养的博士生蒂图斯·库雷告诉记者,“当地百姓现在最信任的就是中国科学家,很多人一见到他们就会鞠躬道谢。还有许多患肾病的村民说,因为中国科学家的帮助,自己已经好几年不用再去医院了。”
魏源送说,不仅在水领域,我国与斯里兰卡两国在环境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还有很大空间。近年来,他和同事们也在助力推进两国在垃圾处理、能源资源转化方面的科技合作。
多年的实践工作让魏源送深刻地感受到,近年来,我国实现了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
2023年,魏源送成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在2024年的全国两会中,他提出加强绿色“一带一路”环境治理的提案。建议以重大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联合研究、技术合作和示范、组建生态环境研究机构、科教援助等不同方法,共同拿出适宜这些国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同方案,并在合作过程中,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提升共建国家的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强化我国企业绿色共建能力,鼓励海外中资企业资助当地生态环保事业,通过“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和模式走出去等建议。

    做生态文明建设的

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10余年的辛苦耕耘,30余次的往返,魏源送如今对斯里兰卡的各种情况如数家珍。但在他看来,支撑其工作的根源是中国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成就,而他正是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
从博士阶段算起,魏源送从事区域流域水污染控制科研与教学已经近30年。从北运河、海河北系、浑河中游、滨海盐碱退化湿地等水环境治理,到挂职江西省科学院、驻点南昌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攻坚战,再到沿黄河开展生态保护考察等,围绕水,他已参与了数十个国家与地方的科研项目。
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2009年至2024年15年间,他作为国家“水专项”北运河(北京段)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并参加了“水专项”中6个工程项目示范工作。
北运河(北京段)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人口最集中、产业最聚集、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承担着首都6个城区90%的排水任务。
为给运河找到“病因”“对症下药”,魏源送带领团队搜集整理了30年间北运河的水质数据;同时,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传统水污染控制三维坐标的基础上,提出“水动力”新维度,把河流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廊道、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发展相关联,以期通过治理让这条水系“活起来”,打造人水和谐的滨水空间。
这些富有说服力的数据、清晰的目标和治理手段,得到了北京市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也为此后北京市相关区域连续实施3个“三年治污行动”、开展北运河流域水系综合治理提供了重要科学支撑。
在各方的推动下,如今北运河已经完成“蜕变”——流域随处可见鱼虾畅游、绿树成荫、水鸟栖息的美丽环境。
“河流是有生命的。”魏源送认为,从总体上看,我国水污染控制已经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流域治理从单一的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水治理、良水保护协同发力,而这些都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魏老师”更是魏源送珍视的一个身份。“青年人是我们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和先锋力量。”多年的研究教学生涯,无论多么繁忙,在教学、指导学生时,他都无比认真负责。
他所在的实验室曾被称为“仅靠嗅觉就能找到”的实验室。因为要时常去研究污水、污泥等,实验室常常弥漫着“怪异”的味道。
很多初到实验室的学生并不适应。因此,每年新生入所前,魏源送都会将实验室的工作情况介绍清楚,鼓励同学们敢为天下先,做新时代的环保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科研的乐趣。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几位斯里兰卡的学生无法返校。作为导师,魏源送专门为他们重新制定了学习方案,每周定期召开视频会议,讨论研究进展。他还把学生的研究计划提前通报给斯方合作伙伴,帮助学生打通研究障碍。
从2023年成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也是新成立界别——环境资源界别的委员,新的履职生涯让魏源送有新的感触。“让我的视野和工作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既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又要注重可操作性,期间得到了太多人的支持与帮助,深刻体会到开放与包容性成长。”
几年间,他基于前期开展的调研和交流,提案建议关注极端气候条件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加强国家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的科技支撑;反映所在界别群众建议,共同联名提案建言要统筹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富民;并关注最新趋势,呼吁发展数字生态文明建设,通过体系构建推动决策过程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让生态环境治理更“聪明”……
“202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看望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我就在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环境资源界委员‘责任在肩,大有可为’,对环保事业强调‘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都让我们既自豪,也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感。”魏源送说,新时代赋予中国科技人员新的使命。“踏上新征程,我将立足本职工作,始终保持饱满的热情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勇攀高峰、敢闯新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王硕

文字编辑:张园

新媒体编辑:杨明珠(实习)

审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