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四川报道
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 (2021—2035年)》,提出要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
上半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29463.3亿元,同比增长5.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9%……四川在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持服务全局与自身发展相统一,深刻把握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全省叠加实施带来的历史机遇,聚焦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统筹施策,加快构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展现出四川肩负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使命的战略远见和责任担当。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赴四川多地采访调研,看四川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正如何担当作为。
成都高新区交子公园商圈
着力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今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把“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作为重要目标之一,其中明确提出:“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四川是怎样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如何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
四川科技创新“非同一般、非常可期”
走进四川天府新区科学城兴隆湖畔,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坐落在此。自2020年投运以来,成都超算中心已服务1300余家用户,服务范围覆盖全国45座城市,完成作业数超6800万项,为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最强大脑”。
在成都科创生态岛,一款“成都造”人形机器人研发工作也进入最后阶段……来自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陈洋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四川丰富的人才沉淀和创新环境让我们选择落户这里,创新中心接下来还会通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招引优势制造企业到成都落户,为人形机器人的中试、量产环节做好支撑。”
谈及四川的科技创新工作,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用“非同一般、非常可期”概括。
四川的科技创新非同一般,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实验室落地四川,在川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位居全国第三。在这一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的“大洗牌”中,四川重组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9个,2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超过重组前水平。
四川科技创新“非常可期”,9月10日召开的四川省科技大会明确部署——锚定2035年全面建成科技强省的战略目标。四川正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结合实际认真谋划、高位推动,下了先手棋,未来可期。
近年来,四川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
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目前,四川省以企业为主体,牵头组建了技术创新中心或者创新联合体,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大力鼓励、激励、包容颠覆性、前沿性、引领性创新,在重视“从0到1”创新的同时,还注重“原点突破式”创新,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针对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不足的问题,我们大力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构建‘中试+’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成都高新区科创局相关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如何破解科技创新领域科研和生产“两张皮”的问题?
四川成都高新区给出了答案,他们将中试作为推动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的关键环节,首倡“中试+研发+孵化+基金+应用场景”的“中试+”生态理念,通过中试平台汇聚科研力量、资本要素、应用场景,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各环节,积极打造全国科技成果转化中试首选地。
截至10月初,成都高新区已建成投运的各类中试平台达49个,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覆盖率达60%,服务创新项目1883个,助力企业、项目融资超19亿元。
“自试运营一年多以来,平台已为来自全国100余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提供数千次的专业服务。”据四川天府新区科创和人才局平台管理处处长聂东介绍,天府新区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公共平台通过搭建中试平台为企业解决概念验证、产品研发、中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并大幅降低研发成本。
成都国际铁路港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产业协同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
提升区域竞争力必须依靠产业。近年来,四川跳出区域限制,携手重庆,打造共生共赢的产业生态,产业协同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明显。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双核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成渝两地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聚焦构建高效分工、错位发展、相互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注重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更多是从增长成渝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着眼。”
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成渝两地合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优势,获批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获批全国首个跨省域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四位,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等重大项目落户,建成全球最大的OLED显示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柔性显示产业集聚地。
在汽车产业方面,成渝地区也具有高度协同性。采访中,多位汽车企业负责人透露,川渝地区40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相互服务整车配套,全域配套率达80%,“重庆车”正源源不断地装上“四川造”的动力电池。
在科技创新方面,四川和重庆也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要素互联互通。两地正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共同打造了3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产业、科技协同效应放大带来的是民生改善。成渝双核间结对覆盖面大幅提升、合作事项不断实化,实现的“首批、首趟、首列、首辆、首个、首次、首张”突破也越来越多:全国首个城镇职工医保缴费年限实现跨省互认、发行两地首张“旅游一卡通”……一句“巴适得板”,讲出了川渝群众多姿多彩的“双城生活”。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双核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川渝党政联席会议框架机制下,重庆成都签署‘1+5’合作协议,建立起国内首个跨省域非毗邻直辖市与省会城市直接协商协作的双核联动联建会议(决策层)、工作专班(执行层)、工作协调组(协调层)三级工作机制,定期研究部署合作重大任务、推进重大项目(事项)、解决重大问题。”
成都国际铁路港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内陆腹地变开放前沿,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
四川虽不沿边、不靠海,是一个典型的内陆省份,但是四川自古就依托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商通四海。
现如今,四川正按照加快“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的战略定位要求,大踏步地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处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推动西部地区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有利于更好发挥西部资源禀赋优势和市场潜力,促进西部地区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对外开放前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国内好产品走出去,国外好产品走进来
法国的红酒、比利时的巧克力,德国的啤酒……国外产品正越来越多融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欧班列拉近了四川与世界的距离,不仅让广大市民“在蓉城 逛全球”,也推动了四川造产品走向世界。
据了解,如今四川的花木、茶叶、猕猴桃也正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到国际市场,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办公室主任夏纪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成都国际铁路港通过其高效的物流服务和便捷的交通网络,吸引了大量货物和资源。这种效应不仅促进了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带动了整个四川省乃至更广泛区域的经济发展。
作为内陆省份,四川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拿到了一把开启建设开放高地的“金钥匙”。
大通道方面,四川建成进出川大通道48条、机场17座。四川省会成都是我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去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超过7500万人次,四川国际班列联通境外112个城市,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3万列。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不断提升枢纽能级和辐射带动能力、要素集成能力,聚焦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依托链接全球的亚蓉欧陆海联运大道通,打造“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承载区。
大平台方面,四川强化开放平台聚集功能,拓展壮大对外开放的主战场、主力军。50多个国家级综保区、高新区、经开区,以及121个省级开发区,引领全省对外开放。四川自贸试验区集聚了全省1/4的外资企业、产出了1/10的外贸进出口,14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得以复制推广。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高新区帮助园区企业走出国门,抢占国际市场,推动以中国技术和中国品牌为代表的优秀本土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容,抢回更多外贸订单。
一组数据可以“描绘”成都高新区对外开放成绩单:2023年,成都高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4646.42亿元(占全省48.5%),成都高新综保区进出口规模连续6年位居全国综保区前列;截至2024年9月,进出口规模继续保持全国综合保税区第一名;今年一季度,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32.34亿元,同比增长16.9%。
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
国内企业走得出,国外企业愿意来
9月12日,搭载着一批越南茶叶、食品等货物的列车缓缓地驶出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奔向欧洲,全程时效预计20天左右。这是全国首趟串联越南、云南、四川直达欧洲的全铁货运班列,进一步强化了成都贯通亚欧、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集散地功能。
四川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迈进,开放型经济水平显著提升。9月25日,据四川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省货物进出口额达1361.1亿美元,是1978年的3346.8倍,年均增长19.8%;外商直接投资总额245.2亿元,稳居中西部第一位;存量外资企业达5390家,居中西部第一位,在川落户世界500强达381家。
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市场部主管龙曲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继今年4月全国首列“中老泰马”全铁快速直达货运列车后,不到半年时间,成都国际班列再次新增全国首趟“越滇蓉欧”全铁货运班列。通过“存量稳固、增量拓展、前瞻布局”构建起“一带一路”大通道新格局,释放四川地区开放发展新动能。
大市场方面,四川聚力培育对外开放的市场主体,助力企业拓展国际市场。2023年四川实施了外贸主体培育专项行动,新增外贸实绩企业近1000家,组织近3000家企业参加150多场海外拓展市场的活动,省领导带团出海闯市场,新增订单680亿元。
目前,外向型产业正在向四川集群集聚,比如法国邮政DPD、中远海运、孩子王等供应链管理企业建有“一带一路”供应链配置中心;香港玉湖、厦门象屿、京东等国际贸易龙头企业落户四川;TCL、佩南顿、思味思我等出口型先进制造业集聚四川。
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供应链经理舒永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中欧班列,公司产品运往欧洲等地的通关时间大幅缩短,通关效率的大幅提升也提升了公司运营效率,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据舒永君透露,公司2017年开始走中欧班列,到2023年年底,通过中欧班列运出去的柜量已经增长超过4倍。“西部中欧班列被公司视为重要贸易物流通道,未来将考虑在西部扩大产能布局,加大投资力度。”
在打造营商环境方面,四川省也取得亮丽成绩。四川实施了外籍人士在川消费支付便利化的措施,今年“五一”期间外籍人士在川移动支付消费额同比增长9倍。
上述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区域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要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深入领会和认真贯彻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座谈会重要要求,全方位打造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西部窗口。”
千年蜀道满眼绿,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四川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显得十分重要。
为做好生态文明大文章,202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美丽四川建设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是西部较早出台的一部美丽中国建设地方实践规划纲要,这也是全省各地加快美丽四川建设地方实践的规划指南和科学指引。
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
时间回溯到2023年10月27日,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将崇州等15县市确定为美丽四川建设试点县,把富顺县等7个县确定为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培育县(市)。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公开表示,将加快推进以市(州)为主体的美丽城市建设,与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有效衔接,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美丽中国“四川样板”。同时,拓展试点层次和领域,大力开展“美丽细胞”建设,分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小镇、和美乡村、美丽河湖等,让“美丽细胞”成为美丽四川独特魅力的发力点。
除了探索美丽四川先行县建设,四川在生态环保投资方面也走在前列。
在今年4月召开的四川省节能环保产业暨环保基础设施招商会,四川相关部门为优质企业和项目搭建“招商引资”对接平台,推动落地268个总金额2777亿元的生态环保项目。累计推动发行绿色金融债券90亿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障额度约36亿元,收费质押权贷款80亿元,EOD项目724.94亿元。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这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国家生态安全先行区道路上迈出的坚实一步,深化政金企合作、推动共赢发展、建设绿色发展先行区的重要里程碑,将最大限度发挥环保财政资金杠杆放大效应,推动四川省生态环保领域财政金融互动机制持续走深走实,引领社会资金汇聚成推动绿色发展和美丽四川建设的磅礴力量。
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
千年蜀道满眼绿。作为经济大省、资源大省和人口大省的四川,在经济总量不断突破之后,如何激发新的发展动力,实现绿色发展,这又是一道必答题。
近年来,四川省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长江黄河干流四川段水质稳定在Ⅱ类及以上,实现一江清水向东流。
说到生态,人见人爱的大熊猫最有“发言权”。大熊猫已从濒危降为易危。野生大熊猫还时常下山“串门”,上个月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调查队员一天内就偶遇了3只大熊猫。
作为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四川肩负着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责任。近年来,四川坚定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进一步树牢上游意识、强化上游担当,不断提升巴山蜀水颜值、生态产品价值和人居环境品质。
截至2024年6月底,四川全省电力总装机1.33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9745万千瓦,累计实现替代电量1026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8950万吨,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9%左右,高于全国约20个百分点。
四川还用绿色发展托起民生福祉。“千万条绿道串起成都境内的绿地、公园、小游园等多级城市生态体系,宛如一根‘绿藤’装饰着城市。每天来城市绿道走走,神清气爽。”漫步在城市绿道的王先生告诉记者。
数据显示,四川优化城市绿地空间布局,公园绿地面积超6万公顷,绿道建设超1.1万公里。实施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五年行动,2023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超6500万平方米。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近年来,绿色发展理念在四川已深入人心,推进环保督察、落实河湖长制,聚焦源头减排,四川打出了环境保护治理组合拳,四川蹚出了一条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