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万户”工人新村蝶变为“五宜社区”,228街坊跨越70年青春归来的传奇成为了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注脚,10月29日,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和博士组成的书稿团队编写的新书《228街坊:一个工人新村的焕新蝶变》正式亮相,在解读和剖析228街坊前世今生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这片热土未来蓝图的积极思考。
活动当日,一场聚焦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的活动——“人民城市:从二万户到五宜社区”大家谈暨228街坊焕新蝶变新书启动仪式在228街坊举行。新书《228街坊:一个工人新村的焕新蝶变》在会上正式发布,这是一本由华东师范大学的教师和博士组成的书稿团队编写的新书。
本书作者之一,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纪检监察研究院副院长樊士博副教授告诉记者,书稿编写团队中既有上海的原住民,也包括一些外来的新上海人,虽然书稿团队中的大部分人并不工作生活在杨浦,但是大家通过实地探访228街坊,对这片土地,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感连结。
“作为曾经的工业大区,这里虽然不像电视剧里所拍摄的那么繁华光鲜,但是228街坊完美诠释了一切以人民需求为中心的人民城市最美好的样子,老人在草坪上遛弯儿,小朋友在这里嬉戏打闹,”樊士博告诉记者,缝缝补补这种“小事”都能在228街坊的商圈里轻松解决,自己作为“外区人”,也深刻感受到了在这里生活的便利和美好。
高校编写团队在整个书稿写作的过程中完整还原了工人新村的时代记忆,更挖掘和解读赓续工人新村的文化传承。228街坊从建到拆,再由规划调整到风貌重现,不仅成为上海城市更新的示范标杆项目,还成为了“二万户”工人新村最后的集体记忆。这里的烟火气与生活气让228街坊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更是成为了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去处”。
由单位制下的工人新村到15分钟覆盖下的现代街区,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城市建设的不懈追求。尽管历史的斑驳已经融入228街坊的新生之中,但是我们仍可以感受到城市的沧桑巨变。“我们这本书写不完,因为整个228街坊它始终在发展。”樊士博说,228街坊的中国式蝶变传奇还在继续。
会上,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冯倍欢为樊士博教授颁发了228街坊IP打造顾问聘书。这一举措标志着228街坊的品牌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高校赋能228街坊IP打造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随后的“人民城市:大家谈”环节,5位专家、作家围绕“人民城市:从二万户到五宜社区”的主题进行了深入对话。他们从不同视角探讨了人民城市的内涵、本质和新实践,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启发。
“目前我们规划方向是‘一核三圈’,以228街坊为核心,划分为内圈、中圈、外圈。希望通过228街坊独创的城市更新模式,为老城区的集体更新腾飞做出典范指引、形成辐射带动。”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胡建冬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长白新村街道邀请并依托专家力量加入,发动全社会资源共同挖掘228街坊的魅力和底蕴,同时希望从更宽的视野来考虑228街坊的未来十年规划,把思想转化成蓝图,全力回应和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文字/图片:沈莹
编辑:周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