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侵入高铁联络线与列车相撞,此类事故如何避免?

10月29日中午,就网传随车机械师被撞身亡一事,铁路南京站发布情况说明。经初步调查,10月27日傍晚,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D5515次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过程中,被邻线限速通过的列车碰撞,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铁路部门正在全力做好善后工作。

事故现场

●有乘客在仙林站看到救护车

10月27日傍晚,不少网友反映南京南站出现大面积列车晚点旅客滞留现象,当晚8点多,铁路南京站作出回应。公告显示,10月27日17时17分左右,受仙宁线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区间发生设备故障影响,途经该区间的部分列车晚点。后续经铁路部门紧急处置,列车运行秩序已于18时13分起逐步恢复。
根据目击乘客讲述,当晚7时20分在仙林站看到有救护车,疑似有人受伤送医。
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初步调查判断D5515次动车停车原因为撞击动物导致,但未对动车组造成损伤,后又调阅了G7267次高铁监控视频,显示当日17点16分34秒,D5515次机械师在车下对动车组进行检查时侵入邻线,被G7267次撞上,撞击时速度为130千米/小时。
为了寻找D5515次动车机械师,铁路调度部门要求随后的G7247次动车以低速通过此区间。18时37分,G7247次司机汇报,在该区间发现有人躺在线路中间,随后停车。G7247次机械师与乘警下车,发现该人正是此前失联的D5515次机械师。据知情人士透露,机械师年仅25岁,刚随车三个月,“被发现时已基本无生命体征,但仍呼叫了救护车。”

图片

网友拍到事发列车临时停车的照片
●事发时听到两声明显异响
当晚D5515次列车上08车厢的一名乘客告诉记者,因为他们所在的是第一节车厢,事发时听到车子明显响了一下,并伴随比较严重的车身颠簸,后来停车后发现是撞上了野猪,当时乘警向他们做了及时通报并告知需要临时停车,“当时只有我们这一节车厢知道这一情况,大家都很焦急。”
另外一名同车厢的乘客反映,几分钟后车身传来第二声异响。据她讲述,快进站的时候应该有异物撞击了动车,位置大概在八号和七号车厢连接处附近,然后车停在铁路高架上。机械师匆忙拿着工具下车了,有其他乘客反映停车大约5分钟后对面高铁会车时,车身右前方再次传来一声异响,紧接着就有人喊“撞人了”,“机械师之前在我面前跑过来跑过去两次,是一个个子挺高的小伙子,后来我们再没有看见他。”

相关新闻

野猪闯入高铁线路并非首次发生

其实野猪闯入高铁线路并非首次发生。8月12日,江西赣州兴国县兴国西站内,有一头野猪闯入。当日,该车站一名工作人员称,消防部门进行了处置。
在南京,随着生态环境日益向好,从2017年开始,就多次出现过野猪闯入市区事件,南京市还曾编制过偶遇野猪指南,画出野猪出没的重点区域,提醒人们注意防范。
南京市林业站站长孙立峰接受媒体采访称,南京8个行政区均有野猪分布,且种群密度呈总体上升趋势,从2021年的每平方公里3.24头增加到2023年的4.43头。
南京警方提供的涉及野生动物扰民的数据显示,近三年,涉及野猪的警情累计接报1913起,其中,2023年713起,同比上升18.83%。数据主要是动物侵扰和交通事故,比较多的区域是紫金山、老山沿山大道、江宁汤山周边。
目前南京已经开始对野猪种群数量作出调控。南京市绿化园林局工作人员介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了一个标准,野猪种群数量每平方公里超过两头,就可以开展调控了。根据这一标准,南京从2022年开始在中山陵附近进行试点,目前各个区也都在制定野猪种群数量的调控方案,“一下把野猪全部灭杀是不可能的,这也属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采取逐年控制的方法,目前野猪的密度已有所下降。”
记者从南京市浦口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年初该区结束了首次野猪猎捕试点工作,共捕获了18头野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一做法也正在全市推广。
一位长期监管铁路安全人士指出,高铁线路都是封闭线路,同时也部署了防异物侵线设备,野猪进入高铁正线,说明该段线路的防护系统出现了漏洞,后续调查应该给出结论,并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

图片

随车机械师一职进入大众视野
当情况说明通报后,还有很多网友表示第一次知道动车组随车机械师这一职业。据悉,在高铁动车运行途中,随车机械师承担着动车组设备检查操作、运行状态监控、途中应急处理和设备故障维修等任务,大到动车组的牵引制动、走行部的安全状态,小到客室内的空调、电茶炉、卫生间等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都要掌握、时刻对车组状态作出判断,遇到故障就要第一时间处置修复。
列车疾速奔驰,随车机械师每隔2小时穿梭巡视一次全列车厢,看似轻松容易,实则要监控动车组运行状态、检查车内服务设施,确保动车组运行绝对安全可靠,旅客出行体验更加美好。全列巡视作业完成,他们要回到位于列车中部的机械师室,每30分钟,通过监控屏监控动车组运行及设备工作状态,特别是每次停站时,还要全神贯注地盯着监控屏,时刻准备着处置车门突发故障。
以往返上海和北京之间的G6次列车为例,虽是早上8点整从上海虹桥站发车,但随车机械师凌晨5点左右就要起床,完成例行工作后,再去存车线接车,开始各项出库作业。到凌晨1点,等到动车组入库完成钥匙交接工作才算正式结束。

评论:

城市发展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博弈

这名机械师的不幸让人痛心。很多人在看到这条新闻时,也会产生一些疑问,比如悲剧到底是个意外,还是因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更具体点说,当列车遭遇野生动物碰撞等突发状况时,是否有足够规范的处置流程?特别是在临近线路仍有列车通过的情况下,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如何保障?这还有待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和信息披露。
与此同时,事故确因野猪撞上高铁而起,此事也再次将野猪与人类的“领地之争”话题,推到了公众视野。
野猪泛滥,已是个老话题。据报道,我国目前有26个省份857个县区存在野猪致害的情况,野猪“下山进城”主要是为了获得食物,也可能与想要开辟新领地有关。对于不同地区来说,野猪致害的影响也不一样,在农村主要是破坏农作物、种植的药材林果等,在城乡接合部主要是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构成威胁。
野猪泛滥,其实是生态环境改善带来的“副产品”。在这方面,南京可谓典型。作为长江下游生态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南京独特的地形地貌——江河湖泊与山地丘陵的交织,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很多国家一、二级珍稀野生动物(如长江江豚、黑鸢等)都有较大规模的种群存在,就是生态环境向好的力证。但是,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又使得城市不断向山区拓展,人类活动空间与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边界日渐模糊。
生态的改善带来了新的挑战:野猪等野生动物因缺乏天敌制约,数量快速增长,加之其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觅食范围的扩大,与人类活动的交集愈发频繁。特别是每年进入秋季,野猪迎来繁殖高峰,其活动范围因为求偶、觅食等行为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这一时间段也成了野猪“肇事”的高发期。
面对横冲直闯、性情凶猛的野猪,怎么办?
野猪已经被移出“三有”动物名录,通过科学组织捕猎来控制其数量、减少其致害性,是一个比较直接的办法。不过,我国的很多野猪栖息地都在自然保护区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这些区域都是禁止狩猎的。此外也有专家指出,一旦开了狩猎的口子,狩猎枪支管理、捕猎装置的贩卖和使用管理如果不当,很可能殃及其他野生动物,让经过巨大努力取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成果功亏一篑。
所以,需要建立起一个多层次的防范和补偿体系,既要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又要维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农村地区,野猪对农作物的破坏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由此带来的赔偿问题也由来已久。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农业保险制度,但野生动物致害往往游离于保险范围之外。一些地方虽然设立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基金,但补偿标准不一、申报程序烦琐,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现实表明,需要省级等更高层面建立统一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让受害群众能够及时得到合理赔偿,减少损失。
对于高铁、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需要加强防护措施。比如,南京作为长三角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境内高铁线路密布,一旦发生野生动物入侵,后果往往严重。因此,在野猪活动频繁的路段加装防护设施、安装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都是必要的投入。同时,也要考虑修建生态通道,为野生动物活动留出安全道路,这也是减少人兽冲突的有效办法。
从长远来看,野猪致害问题的治理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要加强对野猪种群的科学监测和管理,在确保生态平衡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其数量;另一方面也要在城市规划中预留足够的生态空间,避免人类活动过度挤占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一些生态资源丰富的城市,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好生态廊道,维护生物多样性。
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类似的野生动物“肇事”事件或许还会时有发生。只有建立起科学的防范机制和合理的补偿制度,才能更好地应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类生态挑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