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小学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学生用“栓”字组词组出了“栓Q”。诸如“芭比Q了”“YYDS”等网络用语也频频在作文中出现。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一批批网络流行语被创造并使用,有些流行语从线上转入线下,被应用于日常交谈中,比如“点赞”、“打卡”等。同时,黑话烂梗也伴随而生。黑话烂梗为何会出现?有何危害?针对未成年人使用黑话烂梗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做?面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妍,听她讲述30年来中国网络语言的发展演变。
小学生作文使用网络流行语 图片来源于网络
黑话烂梗的出现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部分。”周妍说,从1994年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中国网络语言已经经过了30年的发展。
在2000年前后,互联网发展还处于第一个阶段,使用门槛较高。最初的互联网主流语言以英语为主,为了方便交流和语言的简洁,诸如See you缩写为CU,:-)表示高兴,:-(表示不高兴等,使用字母缩略的简写或计算机符号的网络语言,由于适应网络技术,逐渐流行起来。
2008年,中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首次大幅度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与web1.0时期以阅读为主的“触网”体验不同,在web2.0时期,伴随着博客、微博等的普及,普通人开始在互联网上用汉字发表观点看法,UGC(用户生产内容)出现,网络终端与人们生活联系更加密切,网络语言开始从线上向线下渗透。
“在这个阶段,谐音网络用语开始出现,比如把微博说成‘围脖’,在微博发言叫‘织围脖’。此时网络语言还一定程度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比如‘我爸是李刚’等,这些网络语言代表了人们的态度或意见,传播很快。”周妍说。
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周妍
从2010年以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语言呈现出新的特征。“网络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UGC,普通人从语言使用者,成为内容生产者。网络语言为了表情达意,常常突破现代汉语语法规则,出现简单新颖的形式,容易风靡线上线下,网络技术的更新迭代,也使网络语言进入了爆发期。”周妍认为,伴随着网络语言的爆发式发展,以及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增大和用户下沉,一些过度庸俗甚至烂俗的黑话烂梗随之出现。
例如,在玩网络游戏时,玩家在精神高度集中的同时,对交流语言要求更加精炼,逐渐形成一些带有社群或圈层性质的黑话,其中一些黑话破圈,开始在更大范围内使用。而一些一时引起热议和关注的语言被反复使用,就可能成为烂梗,比如“我在XX很想你”。“刚开始看这句话可能觉得文艺,可当你到每个地方都看到一样的话,就会觉得这句话被用烂了。这句话原来的情感或者文艺色彩,被泛滥的使用消解了。”周妍说。
未成年人使用黑话烂梗怎么办?
周妍认为,网络语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生,黑话烂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网络技术的升级,也导致了黑话烂梗向低龄化渗透速度太快、影响范围太广。“过去,使用网络需要认识汉字,才能看懂帖子;伴随着技术更新迭代,现在的未成年人还未识字,已经“触网”,短视频让低幼年龄的未成年人,也能熟稔地接收网上的内容。他们消费互联网内容的同时,算法推荐又可以进一步向其推送相关的同质内容,这就导致网络语言对他们产生比成年人更大的影响。”
近日,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专项行动聚焦部分网站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要求,聚焦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权益保护,集中清理不规范、不文明网络语言文字相关信息。
各地陆续开始采取相关措施。武汉市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栓Q”“YYDS”“爷青回”等词汇都在被禁之列。
“有些网络语言是对现代汉语的一种重新演绎、拼接或者说变形。未成年人先接触到这些演绎后的语言,很可能影响他们对规范语言和经典文学的理解。”周妍举例说,一些未成年人看短视频时,把网络用语当作知识去学习,通过模仿快速掌握使用语境,在大量的使用中,模糊了正确书面用语和黑话烂梗的使用界限。这就影响了汉语的纯洁性,长此以往会影响未成年人的语言素养、文化素养以及身份认同。
未成年人使用黑话烂梗,该怎么办?“我们把孩子从互联网中隔离出去是非常不容易的。”周妍坦言,互联网已成为当代未成年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要让未成年人摆脱黑话烂梗的影响,需要各方努力。
比如,家长、学校要及时告诉未成年人黑话烂梗的负面含义,教孩子辨别网络语言和规范的书面用语,加强引导。媒体在使用网络词汇时也要注意,同时也应该加大社会监管,比如通过APP的“青少年模式”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对未成年人自身来说,多阅读经典文本十分重要。只有培养阅读能力,增强青少年对经典、优美汉语的理解,提升语言素养,才能更好地摆脱黑话烂梗的危害。
(大众新闻记者 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