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物介绍
《全球健康医疗动态汇编》由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21世纪丝绸之路研究院/海国图智研究院联合出版,对全球公共卫生事务和医疗健康政策经济进行整合,并在每期设置专题,通过撰写有价值的原创文章和论文编译对热点事件进行追踪。以通过多方面的公共卫生研究,为全球的健康协作治理提供多样化的思路,并为读者提供更加客观、更具时效性的资讯与分析。
本文作者:于好
本文审阅:王磊
洪灾与传染病:发展中国家面临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疫情交织的双重困境
引言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全球多个地区频繁遭受极端天气的侵袭,洪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逐年上升。2023年五月以来,巴西南部、刚果民主共和国、肯尼亚等国家相继爆发严重洪灾,引发了多种传染病疫情。在巴西,连续数周的强降雨导致河流泛滥,助长了疾病传播。与此同时,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严重洪水引发了多种传染病。在巴基斯坦,洪灾已成为常态,近年来的气候异常更加剧了危机。本文将探讨洪灾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并以巴基斯坦为例,分析该国在2010年和2022年两次严重的洪灾期间,如何解决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疫情交织的双重困境,并揭示发展中国家在面对这些挑战时的独特处境与应对策略。
一、洪灾与传染病:全球现状与复杂关联
(一)洪灾与传染病的现状
洪水是最常见的自然灾害类型,通常由强降雨、快速融雪或热带气旋或沿海地区海啸造成的风暴潮引起。洪水可造成大范围的破坏,以及个人财产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损失。1998年至2017年,洪水影响了全球超过20亿人。洪水的频率和强度也在增加,由于气候变化,极端降水的频率和强度预计将持续提高。
图1 生活在高风险洪水区的人口比例
资料来源:Rentschler. J、Salhab. M和Jafino. B
巴基斯坦历史上多次遭遇洪水,最为严重的是2010年和2022年的洪灾,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和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导致了水源性传染病的爆发。洪灾也是霍乱、伤寒等各种疾病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霍乱是一种急性腹泻感染,因食用或饮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多发于洪灾后。洪灾还经常导致疟疾的流行,例如1991年哥斯达黎加大西洋地区的地震所致的洪水以及2004年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洪水导致疟疾爆发。
图2 一名霍乱患者在 Al-Sadaqah 医院接受治疗
图源:人道协调厅/Matteo Minasi
(二)洪灾与传染病有何关联?
洪水淹没供水设施、下水道系统和农田,使饮用水中混入病原体,导致饮用水源的污染。这种污染加剧了水源性疾病和粪口传播类疾病爆发的风险。洪水本身虽不会直接导致病媒传播疾病的爆发,但强降雨或河流泛滥造成的积水为蚊虫等病媒提供了理想的繁殖环境,扩大了病媒的栖息范围。洪灾还严重破坏了基础设施,尤其是供水和排污系统。电力供应不足也会影响卫生设施的正常运行,影响疫苗的冷链运输和储存,医务人员也难以到达受灾地区顺利开展。洪灾导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也增加了传染病传播的风险。拥挤的避难所内,卫生设施的缺乏使得人们难以保持个人卫生,增加了呼吸道疾病和接触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洪灾与传染病造成的负面影响
传染病暴发对经济的冲击是显著的。受灾地区的医疗费用大幅上升,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紧急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救援和疾病防控。病患数量过多所导致的工作效率下降、劳动力缺失以及长期健康问题对国家生产力也构成了不良影响。洪灾引发的传染病不仅影响受灾国本身,还可能蔓延至其他地区,特别是在当今移民和难民潮增多的背景下,传染病跨国传播的风险持续加剧。
二、案例分析:巴基斯坦2010年洪灾和2022年洪灾传染病疫情治理的对比
巴基斯坦人口数量为2.415亿,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巴基斯坦在夏季季风期间频繁遭受洪水侵袭。该国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人口密度大且贫困率较高,多次经历了洪水引发的大规模传染病疫情。由于低储备、货币贬值、高通胀和 GDP 增长缓慢,巴基斯坦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困难,而监管限制、进口限制、高借款和汽油价格以及长期的政治不稳定使洪水引发的公共卫生问题进一步恶化。
巴基斯坦的年降水量波动较大,从7月到9月,强降雨频繁发生,加之孟加拉湾的气候影响,这一时间段往往出现极高的洪峰和大面积洪水。数据显示,巴基斯坦每年平均有超过57万人受到洪水的影响,该国受洪灾影响的严重程度全球位列第九。巴基斯坦在2010年和2022年分别经历了两次大型洪灾,当地政府在这两次洪灾中的疫情治理成效却有明显差异。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在相隔十年左右的两次洪灾引发的传染病疫情及其政府的应对措施,我们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应对类似的自然灾害和疾病疫情提供有益的建议。
(一)2010年巴基斯坦对洪灾与疫情的治理手段
2010年,巴基斯坦遭遇了一场自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洪灾,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城市被淹没、房屋被毁,数千英亩的农作物和农田遭到破坏,一些地区还发生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估计为5520亿巴基斯坦卢比(约65亿美元),而间接损失则达到了3030亿巴基斯坦卢比(约36亿美元)。
图3 鸟瞰图显示,洪水冲走了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北部地区所有道路
来源:Sgt. Monica K. Smith
尽管当地媒体频繁报道水媒疾病的爆发,但学术界对此却未给予足够重视。在2010年的洪水中,约有 620万例严重腹泻、呼吸道感染、皮肤病、麻疹、脊髓灰质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登革热和疟疾病例。由于救援营地缺乏卫生设施和安全的饮用水,洪水之后的第二个最常见的健康问题是胃肠道感染。这场洪水导致了超过150万例腹泻病例,超过235万人在全国的腹泻治疗中心接受治疗。水样分析显示,饮用水中检测出多种有害病原体,指示性大肠菌群、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污染严重,这些微生物被认为是引发伤寒、霍乱、痢疾、食物中毒、肠胃炎、腹泻和阿米巴病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在国家与国际层面,巴基斯坦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合作,升级了疾病早期预警系统(DEWS),以监测和应对疫情。一旦病例数量达到一定阈值,疫情调查小组将进行快速诊断,同时国家公共卫生实验室开展微生物检测。卫生部与联合国机构以及国际和国家人道主义组织共同提供了卫生应对措施,为超过450万人提供药品、开设40多个治疗腹泻病的中心,以及为44.5万名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为42.8万名儿童接种麻疹疫苗。
然而,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政府在洪水和公共卫生危机中的应对表现提出了批评,指责其反应迟缓且缺乏组织,导致了骚乱和抢劫援助车队等问题。政府对受灾家庭的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也明显不足,77.8%的受灾家庭在洪水后的第一个月内未能及时获得医疗保健服务。多人口家庭、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在灾后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显著偏低,更容易出现感染甚至死亡的情况。
(二)2022年巴基斯坦对洪灾与疫情的治理手段
从2022年6月初至8月,巴基斯坦经历了六次强季风事件,波及116个地区,其中66个地区被宣布为灾区。截至2022年8月25日,巴基斯坦全国累计降雨量已达375.4毫米,相较于过去30年的全国平均降雨量(130.8毫米)增加了近三倍。国家灾害管理局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洪水影响了约330万人,并导致937人死亡。自6月中旬以来,季风降雨共造成了至少1033人的死亡。
图4巴基斯坦查尔萨达地区基础设施被大规模洪水摧毁
图源:Int J Surg. 2023 Jan; 109(1): 11–12. Published online 2023 Jan 12.
此次洪灾引发的疟疾病例激增,病例数在短时间内呈指数级增长,从2021年的40万例猛增至2022年的160多万例,是该国自1973年以来最严重的疟疾疫情。世卫组织顾问艾伦·沙皮拉(Allan Schapira)博士指出:“洪水彻底摧毁了巴基斯坦的抗疟疾工作。”
在应对流行疾病暴发方面,巴基斯坦政府采取了更加全面的策略,制定了针对流离失所人口和地方性疾病的长期预防方针。在洪灾发生后,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基金等国际卫生组织迅速与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展开了抗击疟疾的行动,如分发蚊帐、喷洒杀虫剂、和大规模分发药物等。同时,为了应对偏远地区的医疗需求,卫生组织还采用了创新技术,如可折叠蚊帐和移动卫生诊所,以便为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世卫组织还与国内流离失所者社区合作,开展了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计划,并为因洪水流离失所的人们建立了移动健康营地,提供基本的临床服务,确保水传播和病媒传播的疾病得到及时治疗。营地还利用社区卫生工作者的知识和渠道加强了流行病监测,并为新出现的霍乱疫情制定了紧急监测和快速反应机制。
图5 Umaida Hatoon 在巴基斯坦俾路支省世卫组织支持的移动卫生诊所为 6 个月大的儿子接受疟疾治疗。
图源:WHO/Panos Pictures/Saiyna Bashir.
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疟疾的威胁依然存在。过去十年,尽管巴基斯坦在家庭计划满意度(49%)和疫苗接种覆盖率(75.5%)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综合医疗服务覆盖率(47.5%)和每万人医疗工作者的数量仍有待提高。由于优先应对洪水灾害,许多省份的抗疟疾资金也已接近枯竭。
(三)两次洪灾应对措施的差异及成效比较
在2010年巴基斯坦的洪灾中,政府的应对措施被批评为迟缓和无序。尽管卫生部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了疾病早期预警系统(DEWS),并进行了大量疫苗接种和药品分发,但由于组织不力和资源分配不足,许多受灾家庭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卫生设施的短缺导致了大量腹泻和胃肠道感染病例,进一步加剧了公共卫生危机。相比之下,2022年巴基斯坦洪灾后的应对措施有所进步。政府与国际组织迅速合作,实施了更为全面的应对策略。包括分发蚊帐、喷洒杀虫剂、大规模的疫苗接种运动、以及利用移动卫生诊所为偏远地区提供服务。政府还加强了流行病监测和快速响应机制,并通过创新技术如可折叠蚊帐和便携式太阳能设备来改善救援效率。
相较于2010年,2022年的应对措施在速度和协调性上都有所提升。通过国际合作和技术创新,政府在遏制疫情蔓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尽管有这些进展,巴政府仍然存在资金不足和医疗覆盖率低的问题,这使得疟疾等疾病在未来季风季节中仍然存在反弹风险,未来仍需继续改进和加强应对策略。
三、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疾病疫情
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洪水引发的疫情时,不仅应加强短期应急措施,还必须着眼于长远,构建稳健且高效的自然灾害应对机制,完善政策以实现“未雨绸缪”。
在短期应急措施方面,确保持续供应安全饮用水是防止水媒疾病爆发的关键。与此同时,应优先为高危人群接种疫苗,并在灾民集中区域实施喷洒杀虫剂等紧急措施,以降低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同时需强化疾病监测系统和快速响应机制,特别是水媒疾病和病媒疾病管理措施,以应对登革热和疟疾等传染病的威胁。尽管已经采取了防洪措施,灾难过后的“剩余”疾病风险仍然存在。须推动早期预警、灾害响应和恢复的规划与演练,并强化社区参与,开发和实施如多灾害风险评估与损害评估等系统。也应优先推进对脊髓灰质炎、新冠肺炎、白喉和结核病等传染病的全面疫苗接种工作,防止潜在的疾病复发,并提升人群免疫力。
从长远角度看,为了提升应对能力,应为政府官员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洪灾风险管理及相关新技术的培训,并加强与国际大学和机构的合作,以提升本国高等教育机构在综合洪灾风险管理方面的教育水平。同时也要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的疾病预防意识。
气候变化正在加剧洪水、飓风和干旱等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而应对此现象最有效的策略是提前适应气候变化。政府应基于国家工作组的建议制定国家气候变化行动计划,明确所需成本和时间表,并加强技术能力建设。通过强化气候变化机构之间的区域与全球合作,提升国家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支持力度。同时,呼吁增加对灾害管理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并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合作,以提高应对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政府通常难以独自应对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主要依赖事后捐助资金来弥补资金缺口。然而,这种事后风险融资战略往往不足以应对灾害。因此,政府需考虑制定国家巨灾风险融资战略,包括利用储备资金应对频繁但不严重的灾害,通过信贷安排应对中等风险灾害,以及利用保险和巨灾债券应对高风险灾害。
地缘政治的不稳定性大大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洪灾与传染病治理中的能力。一方面,国家内部的政治动荡导致资源分配失衡。另一方面,区域冲突或制裁使得国际援助迟迟无法到位。在地缘政治愈发脆弱的当下,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区域性组织和国际合作,积极寻求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支持,提升灾害应急能力。发展中国家可以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等机构合作,建立区域性的互助机制、预警系统和联合应对措施来解决一国家在灾后处理上的所面临的困境。
四、结语
通过对巴基斯坦2010年和2022年洪灾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自然灾害与传染病疫情的交织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尽管在2022年巴基斯坦政府的应对措施有所改进,但整体成效仍然有限,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双重危机时的治理能力亟待提升。有效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传染病风险不仅依赖于临时的紧急响应措施,更需要长远的战略规划和国际合作。面对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强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并通过区域与全球合作共同提升应对自然灾害和传染病挑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