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记者观察丨关闭德国工厂、裁员上万人……大众“扛不住”了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劳资委员会日前透露,集团管理层计划关闭至少三家德国本土工厂并裁撤上万名员工。消息一出,引发各界轩然大波。曾几何时,这家汽车巨头在全球市场上叱咤风云,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是什么让大众不得不做出如此艰难的决定?

图片

 
 

市场寒冬 销量骤降

尽管2023年大众的营业额创下新高,达到3323亿欧元,相当于增长15.5%,但这并未能掩盖销量的真实状况。尤其在中国市场,销量几乎暴跌20%。在电动车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众多中国本土品牌以更高的性价比和更创新的技术迅速崛起,大众的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这种局面,无疑给大众的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

图片

△大众季度交付车辆数值曲线图(来源:德国今日新闻网站)

 
 

成本压力加剧 盈利空间被挤压

大众在德国的劳动成本高于许多其他欧洲国家,这使得其在与其他制造商竞争时处于劣势。虽然大众在数字化和电气化方面有所投资,但现有的高工资结构与其市场定位不再匹配。成本的持续上升迫使公司不得不采取更为激进的削减措施,以确保盈利能力。公司在过去一个月内宣布,计划在2024年年中取消自1994年以来的就业保障措施,直接预示着其在德国的裁员及工厂关闭的紧迫性。

 
 

转型滞后 错失电动车浪潮

图片

在全球汽车行业快速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大众显然未能跟上潮流。行业专家普遍认为,大众在这一领域的战略规划显得迟缓,导致其在关键市场失去竞争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向电动车,大众亟须重新评估其产品线和技术路线,以适应未来的市场需求。

 
 

政府与公众的关注

德国政府和民众对这一关厂及裁员消息表现出高度关注,纷纷呼吁企业在调整时应考虑到员工的利益。德国总理朔尔茨已表示希望通过合作,保障就业机会,促进电动车的发展。这不仅关乎大众汽车的未来,也关乎整个德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性。

 
 

未来何去何从?

图片

面对严峻的挑战,大众必须迅速调整战略,抓住电动车发展的机遇。关闭工厂和裁员虽然是短期内降低成本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释放出的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只有这样,大众才能重整旗鼓,在全球汽车市场中重新占据一席之地。

总的来说,大众这一决定不仅是对自身经营状况的无奈反映,更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缩影。在未来的竞争中,适应变化、把握机遇,将是所有国际汽车制造商必须面对的课题。(总台记者 阮佳闻)

©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