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枚老校徽 让他梦回青春岁月

图片

老校徽

       您上学时的校徽还保留着吗?市民马珂家里收藏了30多枚中小学校的老校徽,既有他自己的,也有身边亲友赠送和从外面淘来的。看着这些老校徽,他仿佛回到了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年代。近日,记者来到马珂家里,听他讲述了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上拖二中时佩戴校徽,他很自豪

  马珂今年53岁,家住涧西区一拖八号街坊。记者去采访他时,他小心翼翼地把存放老校徽的托盘拿出来。“好久没看过了,上面落了不少灰。”马珂边说边拿起毛刷,轻轻拂去老校徽上的灰尘。

  马珂收藏的30多枚老校徽,从小学至高中的都有,例如“敬事街小学”“洛阳拖二中”和“洛阳第一高中”等。大多老校徽材质为铝,正面是白底红字的校名,极个别的为红底白字,背面有别针,颇有年代感。

  “拖二中就是现在的东方二中,这枚校徽是我上学时学校发的,也是我收藏的第一枚校徽。”马珂说,他的父母均是拖厂职工。在那个年代,洛阳各个大厂几乎都建有自己的子弟学校,招生对象以工厂子弟为主。拖二中学校地址位于涧西区,1985年,他从拖二小毕业后,就到这所中学上学。

  初入拖二中,马珂开启了人生新的阶段,不仅结识了新同学,还领到了校服、校徽。拖二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很好,在洛阳属于响当当的好学校。因此,上学时,他将校徽佩戴在胸前,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尤其当其他学校的学生或家长投来羡慕的目光时,他显得更加神气。

  无意间翻到老校徽,他决定开始收藏

  马珂记得,当年校徽用处很大。有一段时间,学校组织师生在门口检查学生仪表,其中一项是查看学生是否佩戴了校徽。此外,学校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学生佩戴校徽。

  “校徽也给我们带来了便利。”马珂说,那时他喜欢看电影,常去的电影院有上海市场的洛阳市工人文化宫和长安路的红星剧院,学生半价。如何证明自己是学生呢?校徽发挥了重要作用。只要他一亮校徽,售票员就会卖给他半价票。

  校徽是“身份”的象征。马珂和同学在外面十分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他们认为那不仅代表自己的形象,更代表学校的形象,佩戴校徽出门不能给学校抹黑。

  不过,马珂的校徽佩戴了没两年,他就报名参军了,但他没舍得扔校徽,把它放进文具盒里保存。

  1997年,马珂在家整理东西,无意间翻到了拖二中的校徽,上学时的画面瞬间在脑海里浮现。他感慨地说,初中同学不常联系,后来有的考上了大学,有的当了兵,还有的进了工厂。当时,他恰好在杂志上看到上海一位老人热衷收集校徽,他受到启发,就开始收藏老校徽。

  看到这些老校徽,他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

  马珂收藏老校徽,先从身边的人开始“挖掘”。他的爱人是原洛阳矿山机器厂的子弟,中学是在原洛阳矿中上的,老校徽一直由马珂的岳父保管着。“岳父平时爱收藏,他不仅保管有女儿的老校徽,自己的老校徽也没丢掉。”马珂说,岳父在原洛阳市回民中学上初中。得知他对老校徽感兴趣,岳父将他们父女俩的老校徽赠送给他。

  马珂坦言,老校徽几乎无人问津,属于冷门收藏,但收藏难度很大,原因是在很多人眼里,老校徽经济价值低,大家一般不会刻意保存,加上校徽发行量有限,损坏、遗失的也很多,于是,大多就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

  马珂常到旧货市场、古玩城逛,不少老校徽是他在这些地方淘到的,每淘到一枚老校徽,他都如获至宝。前一段时间,他看到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建校120周年的庆祝活动,他就收藏了一枚这所学校的老校徽。“那时不仅学生佩戴校徽,老师也佩戴校徽。”马珂说,两者的校徽有区别,一般学生的校徽是白底红字,而老师的校徽是红底白字。

  马珂说,现在不少学校已经合并、更改校名甚至被撤销了,而这些老校徽见证了洛阳部分学校的变迁和洛阳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是在拖厂大院长大的,并且在拖厂子弟学校读书,对老校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马珂说,每当看到这些老校徽,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他希望这些老校徽能起到教育意义,提醒现在的孩子们,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和读书的机会,将来成为一名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魏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