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上饶】素素散文:无法告别的乡村(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图片


开栏的话


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是上乘丰饶之地,向上富饶之城。上榜“亚洲100热门目的地”,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王安石赞誉上饶“山水有精神”,释觉范赞叹“江南山水冠天下,上饶山水冠江南”。

上饶文脉“万年长”。上饶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理学大师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英雄方志敏等是上饶人的杰出代表。

上饶山水“有精神”。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婺源篁岭等7个世界级文旅资源;全市3个5A级景区、36个4A级景区。“三清天下秀”、“龟峰天下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晒秋、“悬崖仙侠世界”望仙谷、“过几天神仙日子”葛仙村、“一梦到徽州”婺女洲、“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旅游品牌名扬四方。

上饶创造“活跃跃”。上饶人的血脉里流淌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今天的上饶大地,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预言:“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正朝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

为更好地宣传推介上饶丰富资源和厚重文化,反映上饶城乡变迁和上饶人创业精神,上饶文旅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文艺上饶】专栏,重点选发以上饶元素为题材的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字数3000字以内为主。本栏目暂拟每周一、三、五推出,属公益宣传,文稿来源于社会推荐或作者自荐,有的来源于网络,推送后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来稿和荐稿,邮件主题请标明“文艺上饶投稿”,已发表或获奖作品请在文后注明发表或获奖时间、刊载媒体或所获奖项,尽量附150字以内作者简介。电子邮箱:sr8215716@163.com。网上有链接的可微信号联系荐稿:13320136566。名家写上饶的作品或已在大报大刊大网发表或大赛获奖作品优先刊发。


图片


这个春天,我应邀来婺源,是为了看它的乡村。我对乡村其实并不陌生。乾隆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755年,我的祖先将自己混杂在闯关东的流民群里,从山东半岛乘船到辽东半岛,在一条荒凉的河边盖起一座茅草屋,这条河边自此诞生了一个王姓村庄。大约过了 200年后,在那条快要干涸的河边,降生了一个黄毛小丫头。

这个黄毛丫头就是我。我的童年和青春,像生长在关东乡村院子里的家枣树,细嫩的花蕾虽然如期地开放了,却干巴瘦小,由于缺少水分而散发不出光芒。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一天,当我的生命像院墙外的红家枣一样到了成熟季节,我便沿着村边那条没有波澜的河,如一尾渴望深水的鱼,游进了遥远的城市,从此再也没有回头。

这是一个告别乡村的时代,婺源却让我在这个春天又回到了乡村。

汪口、江湾、李坑、思溪、晓起。它们是各自村庄的名字,听起来就有一种湿润和优雅,它们之间相隔得不远,看上去却像千年以前的人珍藏在深山的秘密。


图片


在婺源,我知道了什么叫书香门第,什么叫大户人家。一个从关东乡村走出来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一个村子,从宋代至清代,居然能出几十个进士,几十个七品以上的官员,文人学士写下的著作居然有几百卷,其中有几十卷被选入《四库全书》。桃溪村潘氏宗祠贴有一副对联曰: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由此可见,红袖添香、金榜题名,当年有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村庄里。在汪口村,有一条从宋代保存至今的老街。1100年前建村的人叫俞杲,曾任一品朝议大夫。老街上那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俞氏宗祠,像一个乡村的王朝,所有走进去的人,无一不被那个大家族绵长的浓阴笼罩着。

在婺源,我知道了什么叫徽州古道。婺源在江西东北部。上个世纪中叶以前,它隶属于安徽境内的徽州。古徽州盛产茶叶、陶路、竹木。这好像是上天的赐予,让它们把徽州人造就成商人。徽商们在攒足了钱财之后,再回乡修筑高宅深院,把自家子弟关在门里苦读诗书。于是,微州古道上就不只是走着卖茶叶的商人,还走着无数学富五车的文人士大夫,走着著名的朱熹。

在婺源,我知道了什么叫徽派建筑。古道依山势起起伏伏,溪流随山口曲曲弯弯,那一个一个乡村则灿若星子,镶嵌在古道两旁,山水之间。白色的马头墙,有灰而黑的薄瓦,还有精美工巧的砖雕、石雕、木雕,它们一笔一画地拼写成徽式乡村的图腾。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里,一不小心,就可能迈进一座官宅或商宅。凡门枋上刻着“大夫第”“进士第”“尚书第”“司马第”字样,就是官宅。官宅的气太盛,门面朝着正街,门口还有一个专门用来插旗杆的石座。商宅就有一点委曲,在应该开门的地方设一堵墙,人从两侧进入,于是商人就只能在屋子里下工夫,在门檐上做文章。他们故意把出入的门檐和门口设计成“商”字形,让那些做官的人来作客的时候从商字下面走过,以求心里平衡。几乎在每个乡村,都可以看见这样的官宅和商宅。因为总有人出仕为官,总有人抱布贸丝,千百年的城市文明、商业文明与乡野文明,通过士大夫和商人的传接和回递,在这里执手相握,虽然算不上一团和气,可也是相映成趣,不但成就了一种建筑风格,而且还影响了一方乡土一方人。


图片


在婺源,我知道了什么叫荣归故里,什么叫告老还家。过去的朝廷官员也有退休制度,那时候把退休叫“致仕”,不论在京域做官还是在地方做官,致仕后都回原籍地,父母在侍奉父母;兄弟在,投奔兄弟,其实是寻祖归根,衣锦还乡。他们用自己多年积蓄的朝廷俸禄,修屋筑舍,办学架桥,以余热泽及乡邻。他们把京城气质、城市品位,夹在线装书里带回乡村。是,在婺源乡村,不出闭,看不见俗,文化没有什么差异,世界也没有多么远。记得,我在同一间官宅里既看见了中国式的雕梁画栋,还见了西洋风格的百叶窗。

婺源,我知道了什么叫避,什么叫隐姓埋名,什么叫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唐昭帝时代帝都由长安迁洛阳,御驾途中发生了“朱温之乱”,昭帝李皇后将幼皇子托给内待婺源人胡。胡原籍考水居,给皇子起名胡翼。于是,就有了考水村的“明经胡氏”,就有了那座年太子墓。江湾的江氏原为汉代萧何之后商。唐懿宗年间,萧氏后人萧相,因死于“朱玫之难”,其子萧祯避位,从江而来,故以江为姓。晓起村的来历更有意思,公元870年,汪姓一家因为避祸逃乱,在天刚破晓的时候走到这里就停下了,于是就把这地方叫晓起。所以,婺源乡村的书香气,不完全是茶叶商、木材商的后裔渲染的,还因为有一批批逃亡者、失意官宦或隐士,他们让这里成为藏龙卧虎之地,人杰地灵之隅。

在婺源,我还知道,乡村的村口一定要有一株或一片百年古樟,村的背后一定要有青葱的山峦,村的前面一定要有碧绿的溪水,村里的路巷一定要铺着大块的青石板,村子的上空一定要有云雾缭绕,还要有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样的乡村,只有在婺源能找到。这样的乡村,在婺源并不是一个,而所有的村子都可以挂起来,让你当诗读,当画看。


图片


这个春天,当我走进婺源的乡村,我的所有关于乡村的记忆都变得不真实。我甚至开始怀念那个逃离过或被遗弃的乡村,我甚至想被婺源的乡村从此收留,并且永远不再回到城市。我发现,有这种念头的人不止我一个,那位从新疆来的女士竟当着县委书记的面说:我不想走了,我想留在这里。

我相信她说的是真话。我知道,现在仍有不少婺源人寻着那条徽州古道,踩着前辈的脚印,向城市走去,向山外走去,却不见多少人像前辈那样,再沿着那条古道回来。婺源的乡村依然宁静,而且面孔越来越陈旧,越来越苍老。可惟其如此,它与别的乡村不同,它比别的乡村美,它具有金石一般的重量,惟其如此,在面对它的时候,我,以及与我一起来的人,才有一种久违了的并想融入其中的冲动。

我知道,婺源乡村的古朴和自在,深邃和风雅,在别处不可复制,而且也无法效仿。它是中国最美的乡村,也是最后的乡村。也许有一天,它因为消失而变成记忆,或者就在那里被做乡村的标本。(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作者简介:素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散文集《独语东北》获“中国作协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流光碎影》获“第二届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工程奖”,《张望天上那朵玫瑰》获“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等。已出版十多部散文集,有《独语东北》、《欧洲细节》两部文集在海外翻译出版。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

初审:黄昱艳
复审:刘诗良

终审:谢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