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与内涵兼具!《失去的三百年》刷边本上架!

图片

今天,有两个好消息要分享。


第一个好消息:郭建龙老师的新书《失去的三百年》又加印了!


第二个好消息:读者朋友们期盼的刷边本,已顺利上架!


这一次,我们和特装书书迷朋友们都很熟悉的设计师Iggy(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埃及姐”)合作,给《失去的三百年》进行了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刷边。


不只是颜值惊艳,每一个细节的设计,可以说都别具匠心。





【设计师说】


图片


文 | Iggy


作者郭建龙老师说:不想让这宝贵的三百多年淹没在一句‘闭关锁国’之下。

这本书的书写主题是聚焦且紧凑的。

郭老师依旧平白生动的语气会亲切地牵引我们把目光投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主角,帮助我们以更为宽广的视角,更立体地回望那段历史:

率先随地理大发现抵达东方的葡萄牙,
接踵而至的欧洲商人,
明代倭寇与清代西山朝对华卷起的海盗潮,
明代漳州与清代广州所代表的官方海运政策与海事力量变化起伏......

上京告御状的洋商人更是一局撕开了一道窥向中国社会内部的缝隙,透露出中国官僚体制统治之下,中国与西方民主思想发展所造就的时代发展差距。

利玛窦,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南怀仁......这些背负着科学,艺术与宗教热忱的文化交流使者,更是让这三百年的时光里升起了熠熠的光。


图片


因此,当我们看到中国第一次与欧洲国家缔结下让后世争议无数的尼布楚边界条约,当我们看到马嘎尔尼大使团访华后激化的国际外交矛盾,当我们看到看见西方工业革命推动的世界走向与中国晚清的对比......会更深切地感觉到刺痛。

从地理大发现到鸦片战争,郭老师把全书的叙事分成了三个阶段,从隆庆帝的开关试探,到康乾盛世间从交流到封闭的转变,直至鸦片战争掀起的战火一路燃进了皇城。这本特装的书口与环衬,也忠实依照作者的写作结构,按照三个阶段的时间顺序,把历史图像逐一重映。


环衬设计


因为这是中国开放遂又封闭,最后被强行冲破的三百年,所以特装书口在结合内文主题的基础上,设计了画风的转变,天口切口的中式工笔图像,转到地口,就过渡成了Chinoiserie式的西洋东方风格。


图片

书口设计



天口


由苍龙和《坤舆万国全图》组成。

以腾飞的苍龙代表隆庆开关后,沿海官方口岸开放后的生机。背景是青绿的江山,与《坤舆万国全图》。

这幅由利玛窦和李之藻共同绘制于明万历三十年的世界地图,是中国最早的彩色地图,因其以奥尔特利乌斯等西方学者的地图为蓝本,所以开创了中国地图堪舆绘制的先例,由此体中国在地理大发现之后与世界的交流,与隆庆开关的意向结合。



切口


尼布楚条约和《靖海图》组成。

尼布楚条约以满文,拉丁语,俄语三语签订,见证了清政府第一次把“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写在国际条约上,这也是中国近代最重大的政治谈判事件之一。

论及明代与清代的口岸码头开开合合,对内对外的水路运作不可不提。

《靖海图》代表了明清时期盐业,矿业以及重要的港口贸易及税务对水路网络的需求,也体现了官方海事力量的养息变化,也展现了牵动官方政策变动的,一波又一波的海盗潮背景。


地口


由马嘎尔尼使团面见乾隆图与天津大沽口炮台战役图组成。


马嘎尔尼师团来华,代表了中国与工业革命后的世界来者迎面相逢的其中一个代表性瞬间,迅速积累下财富的英国人在欧洲四处萌发的“东方热”中,面见了西方传说中最强大的东方巨龙。随着建交谈判的破裂,巨龙所匍匐的雄伟废墟也逐渐显现,并敲碎了晚清衰败以前最后的梦华。


天津大沽口是接外系内的皇城咽喉,也是见证了第一次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役要址。本书的叙事在这个时间线上终结,而这个深深的伤口,将会一直提醒我们要不断回望那三百年发生了什么。


图片


作为读者,受到作者行文启发,真切感受到郭老师在书写1516-1840这三百年历史故事的时候,道出了一种以史为鉴的反思。我们已曾失去了三百年,希望不要再次掉入同一条河。



图片


《失去的三百年:

地理大发现之后中国的开放与封闭(1516—1840)》


图片

作者:郭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