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直达,“芳草”串起3座火车站



今年底,武汉市计划开通地铁11号线二期及三期首开段,四期工程正在施工,建成后整条地铁11号线将助推汉阳站(规划站)与武昌火车站、武汉东站等3大铁路枢纽“一线直达”。


图片

地铁11号线四期工程线路走向图


去年开工的11号线四期项目设站6座,分别为汤山站、四新大道站、芳草路站等,连接新汉阳站、四新城市副中心及武昌白沙洲片区。



其中,由汉阳市政承建的四期五标芳草路站及联络线土建预埋工程在全线率先开工,为11号线与12号线换乘站,当前主体施工进度也是全线最快车站:今年10月15日,项目第一块底板浇筑完成,其是四期首个进入主体结构施工的项目。

图片

首块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



当前,该项目正以安全和智慧化管理手段推进生产,筑牢平安智慧工地。未来,从该站乘坐地铁11号线,将直达武汉3座火车站。

加快土方外运

为主体施工腾出作业空间


项目“加速跑”,冲刺四季度。


10月28日,站在芳草路站施工现场,极目新闻记者看到,工人正操作莲花抓斗设备,将基坑内的土方抓到地面上的土方转运车,为后续基坑施工腾出作业空间......


据了解,芳草路站外包总长677.85米(含12号线代建长度94米),标准段外包总宽23.1米。建设前期,土方外运是项目的重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该站与相邻同步建设的四新方岛金茂览秀城的地下基坑共建,合建基坑和车站基坑出土量总计达60万余立方米。


图片

航拍下的项目现场


“现场严格执行先撑后挖方案,钢支撑班组、结构班组轮班转换,当前出土量还剩9万余方,我们正加快土方外运效率,将按照建设计划,有序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任务。”汉阳市政该项目负责人吴康表示。


克服多项难点

地连墙及支撑体系已完成


基坑施工现场,项目总工石乾向极目新闻记者指引,现场地连墙及三道砼支撑体系施工完成。


图片

支撑梁结构显现


项目建设中,需克服多项难点:该项目处于长江三级阶地,但车站开挖范围含有10-14米深厚淤泥层;合建基坑(包含金茂览秀城)存在0.5-8.9米高度不等的627个溶洞,岩溶发育发达;独立基坑车站主体横穿凤凰湖水系等。


结合以上重难点,汉阳市政项目部积极对接设计方研究方案,针对岩溶、深厚淤泥层及跨湖重难点,邀请武汉资深专家组召开4次咨询会,通过各方讨论后制定可行性实施方案。后来通过回填注浆、地基加固、围堰回填等方式克服困难,现场稳定推进。


图片

围护结构施工


其中,围护结构采用1米厚地墙施工+4道内支撑方式,地下连续墙平均入岩6-10米,为保证施工正常及施工质量,现场投入4台成槽机、2台双轮铣、4台旋挖、4台履带吊进行配合施工,2班倒作业;通过成槽机+双轮铣及成槽机+旋挖钻两套成槽方案结合使用,顺利完成围护结构施工。


针对主体结构横跨凤凰湖作业,项目前期和设计及业主充分对接,确定围堰施工方案,采用钢板桩沙袋围堰,内部回填优质黄土。回填过程层层压实,层层检测,确保围堰施工质量,为主体施工夯实基础。


此外,车站Ⅳ号出入口穿越四新大道及四新大道明渠,目前项目团队正在和设计方对接具体施工方案,拟采用顶管法施工横穿明渠。


主体结构中,为保证车站地下连续墙整体防渗漏性能、提高地下连续墙接头质量、解决地下连续墙接头处发生的混凝土绕流问题的质量通病,项目部采用气囊式防绕流结构。


“车站地下连续墙共241幅,深度为26-34.5米,目前已全部施工完成。”项目副经理丁畅说,应用气囊封堵工艺代替传统的沙袋填充方式,能使气囊与H型钢紧密贴合,减少混凝土渗漏,防绕流效果得到提高,且可循环利用降低成本。


开展文明施工

争创省级安全施工现场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规范化管理,获得了武汉市、区主管部门的肯定:项目分别在2023年1月、5月、6月、7月获得武汉市流动红旗工地称号;在2023年3月获得汉阳区文明专班第164期周优工地、武汉市3月十优工地;2023年8月获得武汉市城建局2023年全市观摩工地、2024年7月被评为2024年上半年“武汉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工地”;2024年1月项目被武汉公安轨道交通管理分局评为2023年度武汉地铁“平安工地”十佳先进单位......


图片

武汉市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学习交流工地证书


图片

武汉地铁“平安工地”十佳先进单位荣誉证书


“我们还将持续做好安全工作,以争创‘湖北省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为管理目标,齐抓共管,在项目工地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对安全文明施工采取分区制,成立安全文明施工专班,责任到人,项目每周进行一次综合大检查,进行评比,奖优罚劣。”项目安全总监赵瑞说。


图片


图片

基坑涌水涌砂应急救援演练


以练为“战”筑牢安全生产。今年9月30日,武汉市市政工程基坑涌水涌砂应急救援演练在该项目举行。应急模拟演练中,项目人员发现险情后,立即拉响应急警报并停止施工,组织基坑内作业人员紧急疏散。各应急小组分工明确、行动迅速,多方救援力量联通协调,经过紧张有序的抢险,坑底涌水涌砂险情得到控制,险情排除。活动演练受到武汉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中心、武汉地铁集团等与会单位领导的好评。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项目现场设置了安全标牌及文明施工牌,按照平面布置图要求,现场临建、料具、设备布置合理有序,料具堆放整齐,施工用电用水符合规范,设置降噪隔音冲洗平台,生活区卫生状况良好。


施工至今,项目共购置安全绿网4000余卷、40个标准配电箱、350顶智能安全帽、150根安全带、240块安全标识牌,“四口”及各种“临边防护”项目采用定型化、工具化搭设。安全防护设施和搭设钢管防护栏杆,刷黄黑相间的安全标色,挂安全警示标识牌。现场所有安全防护均由专人负责,专业班组施工。


图片

实名制通道


图片

项目围挡设置智能喷淋


在智慧化施工方面,项目引用劳务实名制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围挡自动喷淋系统、门禁管理系统、VR安全体验区等。


图片

自动化监测设备助力基坑施工安全


图片

基坑自动化监测展示平台


在项目VR设备室,现场还设置了自动检测系统,其中,监测设备由1台测量机器人、结构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软件和监测控制房组成;变形体由地连墙顶部、立柱顶部变形监测点组成;控制设备由工控机及远程控制电脑组成,实时反映基坑围护结构受力情况,实时掌控基坑变形数据,根据数据调整现场施工部署。


图片

班组开展内部培训


目前,该项目紧扣节点目标,以学习型班组为依托,聚焦精细化管理,组织项目内部培训、识图讲图34次,外部观摩2次,营造出了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劳动竞赛氛围,掀起施工大干热潮 ,积极推动各项任务有序完成。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极目新闻记者 黎先才

通讯员 刘杰 丁睿瑛